第129章 調試人格映像:模板選擇中
- 樂園邊界
- 空白格有毒
- 2438字
- 2025-08-25 18:23:31
黑夜中,副本城市的中央通訊塔突然亮起了光。
那不是燈光,而是一種“結構引導信號”。它沒有照亮任何物體,卻讓空氣中的“語言感知層”恢復了一絲波動。
蘇離站在塔下,感受到一種異常的靜謐。
“它在嘗試重啟。”她低聲道。
林燼警覺地四下張望:“可不是用舊語言。”
“對,它準備換一種方式——”蘇離閉上眼,“它在選擇‘人格模板’。”
就在這時,空中浮現出一道淡金色的立方界面,上面跳出幾個系統提示:
【正在載入可用交互模塊】
【語音結構:已廢止】
【改用映像人格誘導機制】
【請選擇——你希望對話的對象:】
接著,四個模糊的身影出現在他們面前。
每一個,都是“她”。
第一個,是穿著舊時制服、眼神溫柔的“導師型蘇離”;
第二個,是身披戰甲、語氣果決的“戰斗模板蘇離”;
第三個,是神情怯懦、淚眼模糊的“受害者模板蘇離”;
第四個——卻是最令人意外的——是一個戴著耳機、輕輕哼歌的“普通生活者蘇離”。
“……它在讓我選誰?”蘇離冷笑。
林燼卻蹙眉:“不,是在試探你會拒絕哪一個。”
她緩緩走近這四個影像,每一個都與她有某種真實記憶交疊——但每一個,都并不完整。
她伸出手,指向第一個:“這個版本,是我當年指導新成員時留下的表層人格。”
第二個,她只是看了一眼:“系統最喜歡用的形象,方便貼上‘行動執行者’標簽。”
第三個,她沉默了很久,才輕聲道:“它想用這個版本博取我的‘自我憐憫’……可惜我已經不會再對這樣的自己感到悲傷。”
最后一個,她盯得最久:“我曾經以為,這就是我想成為的樣子——但那只是幻想。”
她轉頭對林燼說:“它不是在引導我選,它在等我自我否定。”
林燼點頭:“如果你否定這四個,就等于否定了所有你能被系統接受的‘定義路徑’。”
“然后它就能以此為基礎,為我定制‘第五個模板’。”蘇離冷笑。
【系統提示:人格模板尚未確定】
【是否上傳自定義版本?】
【提示:用戶長期無劇本接入,已被列為高偏差體】
【建議:通過軟性誘導進入映像劇情】
這一刻,蘇離沒有說話。
她只是從衣兜里取出一件東西——是她在緩存層殘骸中撿到的一枚碎片記憶符號。
她將其輕輕放在那四個模板中間,語氣平靜地說:“如果你真要我講故事,那我就從她的故事開始。”
四個模板瞬間卡頓。
系統浮現出短暫的語言異常波動:
【不在預設軌道】
【模板關聯失敗】
【邏輯關聯混亂】
【請求:請定義‘她’是誰】
蘇離微笑:
“她是我曾拒絕成為的人。”
——而接下來,她要講述的,不是系統安排好的任何一個版本的“她”,而是一個系統無法控制的敘述路徑。
她轉身離開,留那四個模板在空中緩緩碎裂。
系統的提示音在最后響起一次:
【人格映像未綁定】
【默認進入觀察模式】
【等待下一段敘述指令】
系統安靜了三十秒。
那是數據庫重排、語言生成、人格評估與誘導序列搭建的時間。
空中浮現出的投影界面重新啟動:
【用戶拒絕四項推薦模板】
【正在生成偏差型人格映像】
【警告:所選人格模板具不可預測特性】
【是否繼續?】
蘇離沒有回應。
系統便默認了她的沉默為“同意”。
下一秒,空中出現了一道極其精細的人形結構輪廓。它并非以完整的蘇離為基礎,而是由無數細碎的“她的片段”拼接而成:
她年幼時在課桌上刻字的手指;
她首次執行任務時臉上冷靜而空洞的神情;
她在系統訓練中被懲罰時微微顫抖的下唇;
她在鏡子前短暫停留、自我懷疑的一次眼神。
——它從不直接復制“她”,卻每一次都精準命中她記憶中那些“自我否認的細節”。
“你是……”蘇離終于開口。
那投影也開口了——
“我是你拋棄過的版本。”
那聲音與她一模一樣,卻帶著一種不屬于她的柔和節奏,像是久經調校的AI客服,又像是在假裝人類情緒的模擬機器人。
林燼臉色微變:“這家伙不是在模仿你……它是在回收你自己丟棄的情緒。”
“對。”蘇離盯著它,“這不是鏡像,是反射。”
“準確來說,”人格映像歪了歪頭,嘴角揚起一個精致而克制的笑,“我是你對自我期待的廢料回收系統。每當你否定、壓抑、舍棄某一面,它們就被送到了我這里。你不需要它們——系統需要。”
“系統打算用你跟我對話?”
“不。”它的笑容更深,“我是你自己講給自己的故事。”
它輕輕抬手,一道全息界面在它和蘇離之間展開:
【請在以下劇本中選擇一個你愿意承認的版本】
你曾經后悔拋棄過的那段記憶;
你想卻不敢成為的人格;
你未曾表達的情緒;
你夢中重復出現的“她”。
“系統認為,你遲早要回收自我。”人格映像輕聲說,“因為語言終將走向結構——結構終將走向秩序。而秩序的入口,是承認自我結構的不完整。”
蘇離一動不動。
但林燼已經察覺出不對:“它在構建一個‘邏輯套索’。”
“它在說,越是反抗,越是預設的路徑。”蘇離語氣冷靜,“一旦我‘承認某一項’,就等于承認系統對我邏輯漏洞的定義成立。”
“所以你不能選擇?”
“不。”她低頭看向那四個選項,“我要敘述第零項。”
界面頓時一震:
【警告:選項未定義】
【請重新選擇】
【錯誤碼:Narrative.Out.Of.Scope】
蘇離緩緩走近人格映像,低聲說:“我想講的是,一個故事都講不完的我。”
“請定義‘一個故事都講不完’。”
她笑了笑:
“那是你理解不了的‘不結構性’。”
她話音落下,掌心一轉,一道閃光劃過,像是將她內在的某種混亂具象化投影——
那不是語言、不是記憶,也不是角色——
而是一段尚未完成的過程。
“這不是答案。”人格映像冷靜回應,“這只是延遲崩潰。”
“不。”蘇離輕聲說,“這是我主動選擇的開放敘述。我不需要在你這兒獲得定義——我只要你無法對我下定義。”
人格映像沉默了。
它試圖加載新的評估指令,但系統報錯接連出現:
【模板邏輯自循環】
【人格映像反饋鏈斷裂】
【自我否認路徑未成立】
【誘導劇本失敗】
光影劇烈顫動,像是反射在碎鏡中的波紋。一部分投影開始瓦解,像無法繼續維持形體的“多余版本”自行崩解。
“你完成了第一次拒絕。”林燼看著她,低聲說,“不再是與鏡像對抗,而是讓它自己找不到立場。”
“這才是‘非人格模板’的意義。”蘇離喃喃。
他們轉身離開。
在他們背后,系統最后的提示音緩緩浮現:
【調試失敗】
【人格映像殘留】
【系統將轉入下一階段:故事嵌套邏輯模式】
——它終于明白,語言不能誘導她的行為。
那它只能嘗試講述能令她陷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