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胸中山河(5.6K)
- 說好東京打工,你成幕后教父?
- 其明其光
- 5621字
- 2025-08-20 16:59:39
《白色巨塔》正式開拍的第三周,一個包裹被專人送到了藤原星海的辦公室。
里面是一盤錄像帶和幾張沖洗出來的劇照,包裹署名是巖井俊二。
他的風(fēng)格一向如此,相信影像比任何文字都更有說服力。
藤原星海將錄像帶插入播放機。
屏幕亮起,是第一外科總回診的場景。
這段特意沒有配樂,只有現(xiàn)場收音,十幾人的腳步聲在空曠的走廊里回響,配上縱深極長的構(gòu)圖,瞬間壓迫感就上來了。
唐澤壽明飾演的財前五郎從走廊盡頭出現(xiàn)。
他雙手插在白大褂口袋里平靜地走著,但隨著他的前進,鏡頭里那些扮演下屬的資深演員們,呼吸都下意識地變輕了。
一個特寫給到了一位老戲骨的額頭,上面竟然滲出了汗珠。
畫面一轉(zhuǎn),當唐澤壽明用毫無情緒的語調(diào)分析病情時,藤原星海按下了暫停。
他走近屏幕,觀察畫面中那雙眼睛,那是一種將生命視為純粹技術(shù)課題的眼神,專注,帶著絕對理性。
藤原星海的嘴角,幾不可察地向上牽動了一下。看來在解剖室里度過的三個月,已經(jīng)刻進了這個男人的骨子里。
他繼續(xù)播放。
江口洋介飾演的里見修二從人群后方走出,提出了異議。鏡頭立刻切換,對準了他的臉。
那張臉上能看到明顯的疲憊,眼角有細紋,但他的眼神卻異常清亮。
藤原星海注意到一個小細節(jié)。
當他說出病人的并發(fā)癥風(fēng)險時,他的視線沒有看向財前,而是下意識地飄向了躺在病床上的那位扮演病人的群演。
這種下意識的動作是可以設(shè)計的,但能像他這般如此自然的卻是少見。
接下來是兩人對峙,構(gòu)圖極佳,演員的表情和氣場也很到位。
藤原星海靠在了椅背上,靜靜地看完了整個片段。
他關(guān)掉電視,拿起那幾張黑白劇照。
一張是財前在手術(shù)中的側(cè)臉,眼神專注,雙手不曾抖動半分。
另一張是里見坐在病房走廊的長椅上,低著頭,電燈將他的影子拉長。
他將兩張照片并排放在桌上,端詳了許久。
“靜香。”他按下內(nèi)線電話。
“在。”
“準備一個信封,把這盤錄像帶的復(fù)制品和這兩張照片放進去。收件人寫《電影旬報》的主編,地址我稍后給你。”
“不要署名,找個不相關(guān)的人去投遞。”
電話那頭沉默了兩秒,靜香的聲音再次傳來:“明白了。需要安排媒體跟進嗎?”
“暫時不用。”藤原星海的聲音很平靜,“好的東西,自己會說話。讓它先發(fā)酵幾天。”
“是。”
掛掉電話,藤原星海將那兩張照片收進抽屜。
他突然想起前些天岸本龍一開玩笑時說的,繁星這部劇又要橫掃學(xué)院獎了。
他倒是不怎么在意獎項的事,那些都是事情成功后的附屬品。
他此刻考慮的,是這盤錄像帶和這兩張照片會給現(xiàn)實中的浪速大學(xué)附屬醫(yī)院,以及某些人帶去怎樣的壓力。
他從另一個文件夾里抽出一份文件。
現(xiàn)實體育題材在漫畫市場的調(diào)研報告。
《白色巨塔》和《灌籃高手》。
一個用來攻城拔寨,一個用來輸送糧草。
他拿起電話,撥通了富士電視臺大野木的號碼。
“大野木先生,晚上好。關(guān)于動畫劇場企劃的事,我想我們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溝通了。”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
他的目光,已經(jīng)投向了那片能為整個事務(wù)所提供穩(wěn)定現(xiàn)金流,并能將星耀滲透到每一個家庭的領(lǐng)域。
長篇電視動畫。
……
這天下午,繁星事務(wù)所的會議室里,氣氛微妙。
受邀前來的,是富士電視臺、東京電視臺等幾家主流電視臺的動畫部門負責(zé)人。
藤原星海是以【國民文化振興基金會】的名義發(fā)出的邀請,這個面子他們不能不給。
但每個人都坐得筆直,身體微微后傾,一副禮貌卻疏遠的姿態(tài)。
藤原星海沒有繞圈子,直接展示了一份名為《星耀少年動畫劇場》的企劃。
在他闡述完畢后,會議室里陷入了一陣禮貌的沉默。
眾人翻閱著企劃書,不時點頭,卻無人率先發(fā)言。
最終,東京電視臺的動畫部總監(jiān),以作風(fēng)保守聞名的近藤信介,清了清嗓子,開口了。
“藤原先生,非常感謝您的邀請。這份企劃……可以說相當有魄力。”
他先是給予了肯定,隨即話鋒一轉(zhuǎn),語氣變得謹慎。
“只是,原創(chuàng)長篇動畫的風(fēng)險,想必您也清楚。”
“去年我們臺參與的《宇宙獵人札古》,結(jié)果不盡如人意,整個部門都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所以,對于如此大規(guī)模的年度企劃,我們內(nèi)部……恐怕需要一個更長的評估周期。”
他這番話說得滴水不漏,先是賣慘,卻沒有直接拒絕,留了個壓根沒有準信的評估周期。
藤原星海面上不露神色,心中卻是一沉。
老狐貍,文部省的面子都不好使。
立刻,富士電視臺的動畫負責(zé)人,一位笑容可掬的胖子,大野木,出來打圓場:
“是啊是啊,近藤總監(jiān)說得有道理。藤原先生的構(gòu)想非常宏大,我們都非常敬佩。”
“只是,這么大的項目,確實需要從長計議,從長計議啊。”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場面一時間變得團團和氣,但核心問題卻被巧妙地回避了。
藤原星海又提出的漫畫先行的策略,他們聽了,卻假裝沒聽懂,沒人愿意接這個話茬。
接連兩次受挫,他也不惱,前段時間跑基金會的流程,跟那些官場的老油子打了不少交道。
現(xiàn)在只是幾個電視臺的而已,這點小場面還在他的掌控之中。
藤原星海沒有表現(xiàn)出任何不悅,微笑著收起了文件。
“各位的顧慮,我完全理解。今天只是一個初步的溝通,讓各位對我們繁星的決心有一個了解。具體合作,我們確實不急。”
他站起身,結(jié)束了這場看似一無所獲的會議。
“感謝各位撥冗前來。”
會議結(jié)束后,工藤靜香送走了那些各懷心思的電視臺負責(zé)人。
她回到會議室,看到藤原星海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著東京的街景,身影顯得有些孤單。
她走到他身邊,從身后輕輕環(huán)住了他的腰,將臉頰貼在他的背上。
“在想什么?”她有些擔心這個男人的心情。
“今天下午,他們好像不太領(lǐng)情呢。”
藤原星海感受著身后的溫暖,緊繃的肩膀頓時放松了下來。
他轉(zhuǎn)過身,握住她的手,拉著她一起在沙發(fā)上坐下。
“他們不是不領(lǐng)情,只是剛剛被燙到過,不敢再碰熱的東西。”他為她倒了一杯溫水,遞到她手里。
靜香捧著水杯看著他,清澈的眼眸里倒映著他的身影。
“星海君,或許……我們可以不用這么急?”她認真地說出自己的思慮,想為他分憂。
“我剛才在想,如果我們的第一步,只是制作一部24集的季番,或者先改編一部已經(jīng)很有人氣的漫畫,會不會更穩(wěn)妥一些?
這樣風(fēng)險小,也能讓星耀動畫先在業(yè)界站穩(wěn)腳跟。我知道你的想法一向很大膽,但我有點擔心,步子邁得太大……”
她沒有說下去,但眼里的關(guān)切已經(jīng)說明了一切。
工藤靜香就是這樣。
那個曾經(jīng)只為舞臺燈光而生的女孩,如今卻會在深夜里,固執(zhí)地鉆研那些晦澀難懂的財務(wù)報表。
商界的規(guī)則,資本的邏輯,她不懂的還有很多,也曾因此感到無所適從,但她總學(xué)得那么用力,那么固執(zhí)。
因為在她心里,他所憂慮的,便是她要去攻克的課題。他所凝視的遠方,便是她拼盡全力也要跟上的方向。
藤原星海感受到她的心意,伸手理了理她額前的一縷碎發(fā),解釋道。
“靜香,如果我們想在電視動畫這個領(lǐng)域分一塊蛋糕,你說的確實是很穩(wěn)妥的方法。”
“但我們想要的不只是那一小塊蛋糕,而是要將這塊蛋糕做大,然后我們來當那個分蛋糕的人。”
他看著她的眼睛,認真地問:“你覺得一部24集的動畫播完之后,人們會記多久?”
靜香認真想了想,回答道:“快的話,下一季就會有新的熱門作品出來。大家會討論新的角色,買新的周邊。”
“沒錯。”藤原星海點頭,“它就像一場絢爛的煙火,美麗,但短暫。而我要的不是煙火。”
他拿起桌上的企劃書。
“為什么必須是52集以上的年番?因為我希望我們的故事,能陪伴一個孩子整整一年。”
“讓他每周都在期盼,每天都在和同學(xué)討論。讓櫻木花道和流川楓,成為他童年記憶的一部分。”
“只有這樣,這個IP才能真正活下來,活得足夠久。”
“那……為什么一定要從頭做原創(chuàng)呢?”靜香又問,她已經(jīng)開始被他的思路吸引,“買一部現(xiàn)成的熱門漫畫,不是更省力嗎?”
“因為省力的代價是受制于人。”
藤原星海拿起筆,在紙上畫了一個小圈,代表漫畫版權(quán),然后在這個圈的外面,畫了一個更大的圈。
“一部作品的版權(quán),就像一塊土地。如果我們買別人的漫畫,我們得到的只是在這塊土地上蓋房子的權(quán)利,但土地永遠是別人的。”
“而從漫畫開始原創(chuàng),就意味著這塊土地上的每一粒沙子就完完全全屬于我們。”
他看著靜香恍然的表情,繼續(xù)說道:
“有了這塊地,我們想在上面蓋動畫的房子,蓋游戲的樂園,還是蓋小說的圖書館,都由我們自己決定。”
“甚至,我們可以在旁邊再買一塊地,蓋另一棟房子,然后修一條路,讓兩棟房子里的人可以互相串門。”
靜香的眼睛亮了起來。
“所以……”她喃喃道,“你想要做的,是一個可以無限延伸的世界。”
“是我們想要做的。”
藤原星海糾正道,他的手指輕輕劃過她的手背。
“做成了,就有一個能為繁星源源不斷提供動力的引擎。”
“就有一份底氣能讓我們像做《白色巨塔》那樣,不計成本地去改變一些事情。”
看著藤原星海眼中那片深邃如星海的圖景,靜香逐漸有些迷醉其中。
她將頭輕輕靠在他的肩膀上,低聲說:“我明白了。那……晚上想吃什么?我去準備。打了這么一場硬仗,得好好犒勞你。”
“不急,剛剛電視臺的事還沒完。”
藤原星海緊了緊握著她的手。
“他們需要一個臺階,也需要一個更私密的場合來確認彼此的底牌。等著吧,電話很快會來的。”
果不其然,半小時后,藤原星海的私人電話響了。
來電的是富士電視臺的大野木。
“大野木先生,晚上好。
……哪里哪里,是我該感謝各位前輩的指點才對。
……銀座?當然有空,能得各位前輩請客,是我的榮幸。”
掛掉電話,他對靜香眨了眨眼:
“晚飯可能要推遲了。有人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想來幫我們修路了。”
……
當晚,銀座一家隱蔽的料亭包廂內(nèi),氣氛與下午截然不同。
榻榻米上,酒過三巡,下午還一臉嚴肅的近藤信介,此刻已是滿面紅光。
他端起酒杯,主動挪到藤原星海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
“藤原先生,下午在貴司,我說話太直接,多有得罪,請您千萬不要放在心上!”他的姿態(tài)放得極低,“我在這里,先自罰三杯,向您賠罪!”
說罷,他便將三杯清酒一飲而盡,毫不含糊。
“近藤總監(jiān)言重了。”藤原星海親自為他斟滿酒,笑容誠懇。
“您提出的風(fēng)險是客觀存在的,您的坦誠反而讓我更加尊敬。如果只會說場面話,那我們今天也不可能坐在這里了,不是嗎?”
他舉起自己的酒杯:“我敬您一杯,為您的專業(yè)和坦率。”
一旁的大野木見狀,立刻笑著打圓場:
“看吧,我就說藤原先生是心胸開闊的年輕人!近藤,你就是想太多!來來來,大家一起喝!”
氣氛瞬間熱絡(luò)起來。
幾輪酒下來,近藤信介借著酒勁,終于吐露了心聲:
“藤原先生,不瞞您說,我們不是不相信您的眼光,我們是……被虧怕了。
《札古》那項目,不僅是錢的問題,電視臺內(nèi)部的斗爭,制作委員會的扯皮……最后項目失敗,我差點就要引咎辭職。
現(xiàn)在整個業(yè)界,聽到原創(chuàng)長篇這四個字,都跟見了鬼一樣。”
“我理解。”藤原星海放下酒杯,神情變得嚴肅起來。
“各位前輩都是各自電視臺的支柱,每天要過目的企劃書堆積如山。一部作品能不能成功,風(fēng)險有多大,我相信沒有人比各位更清楚。”
他先是恭維了一句,接著話鋒一轉(zhuǎn)。
“所以,我今天下午提出的方案,其實質(zhì),并不是在尋求投資伙伴。”
這句話讓在座的幾人都愣了一下,紛紛抬起頭看他。
藤原星海看著在座的所有人:
“《灌籃高手》的漫畫,所有投資由繁星事務(wù)所一力承擔。它在JUMP上連載,本身就是一次全國范圍,長達一年的超長廣告。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把故事、人設(shè)、世界觀打磨到最受市場歡迎的狀態(tài)。
等到動畫化啟動時,我們面對的,將不再是一個不確定的未來,而是一個擁有數(shù)百萬核心粉絲的成熟IP。”
他頓了頓,拋出了真正的誘餌:
“到時候,繁星會主導(dǎo)制作委員會,承擔絕大部分制作成本。
而各位要做的,只是提供播出平臺,并利用你們的渠道優(yōu)勢,參與到后續(xù)的衍生品開發(fā)中來。
至于投資份額……我們可以慢慢談。”
包廂里一片寂靜,只剩下炭火偶爾發(fā)出的輕微爆裂聲。
在座的都是人精,他們立刻明白了藤原星海的潛臺詞,他的意思再明確不過了。
大野木眼中精光一閃,第一個反應(yīng)過來。
他立刻舉起酒杯,打破了沉默,臉上堆滿了笑容,仿佛剛剛領(lǐng)悟了什么絕妙的道理:
“藤原先生的魄力,我大野木是徹底服了!繁星事務(wù)所這是要憑一己之力,為我們整個動畫行業(yè)趟出一條新路啊!
這杯酒,我代表富士電視臺,敬您!”
近藤信介也沉默了片刻,他看著眼前這個年輕人平靜的臉,心中五味雜陳。
他下午還在會議室里拿《札古》的失敗案例敲打?qū)Ψ剑F(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對方從一開始站的維度就和他們不一樣。
他端起酒杯,鄭重地對藤原星海說:
“藤原先生,我為我下午的短視道歉。您看到未來,東京電視臺絕不會錯過。”
藤原星海微笑著與他們一一碰杯,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有些話不必說透,當實力擺在桌面上時,聰明人自己會找到最有利的位置。
酒宴結(jié)束,在料亭門口,藤原星海婉拒了他們派車相送的好意,獨自走入銀座微涼的夜色中。
他的酒量很好,此刻頭腦無比清醒。
他回想著剛才酒桌上,大野木的熱情和近藤信介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
下午在會議室里,他能清晰地感覺到一種無形的阻力,他也很清楚那不是針對他個人的敵意。
若是放在過去,面對這種情況,他的第一反應(yīng)或許是拿出更詳盡的數(shù)據(jù),用更嚴密的邏輯去論證自己方案的可行性。
試圖在會議桌上就說服他們,甚至壓服他們。
但今天,他沒有這樣做。
當一群人已經(jīng)形成共識時,任何正面的辯駁都可能被視為一種冒犯,只會讓他們更加固守原有的立場。
所以,他選擇了先結(jié)束會議,給予彼此一個緩沖。
他所掌握的基金會有文部省背書,若是想強壓一家電視臺同意合作,也不過只需要一紙通知。
但他沒有這么做,反而選擇耐心地等待,并接受了那場心照不宣的晚宴邀請。
在酒桌上,他沒有急于推銷自己的方案,而是先聽他們訴苦,認同他們的難處,給足了在座各位前輩的面子。
直到氣氛緩和,他們的防御姿態(tài)完全卸下之后,他才不急不緩地將自己真正的底牌拋了出來——由繁星承擔全部前期風(fēng)險的模式。
最終的結(jié)果顯而易見。
他沒有強迫任何人接受他的觀點。
相反,是近藤和大野木他們自己,在重新評估了利弊之后,主動,甚至帶著一絲慶幸地選擇靠攏過來。
這種感覺很微妙。
他意識到,隨著繁星事務(wù)所的體量越來越大,他所處的位置也發(fā)生了變化。
過去,他是一個破局者,需要用鋒芒去撕開缺口。
而現(xiàn)在,他更像一個棋手,需要考慮的不再是單一的突破,而是如何引導(dǎo)調(diào)度棋盤上已有的棋子,讓它們各歸其位,最終服務(wù)于自己的棋局。
所謂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便是如此。
他獨步街頭,遙望不遠處流光溢彩的東京塔,胸中自有山河奔涌,萬象森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