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什么?朕的侄子?
- 皇帝陸續降臨:天子角斗場
- 烽火逐鹿
- 2089字
- 2025-06-27 00:40:45
楊廣看著宇文化急的尸體慢慢倒去。
他微微皺眉,他突然想到了什么。
如果說沒有林峰,他楊廣就會死去,如此,那這天下是誰的是宇文化及的嗎?還是另有其人?
“小友,朕有些不解。。。”
楊廣把心里所想全部對著林風說了出來。
“陛下可知,隴西的李氏?”
林風擦了擦身上的血跡,看向楊廣不慌不慢的道。
楊廣微微皺眉:“可是那李淵?”
“正是,不過李淵沒有他的兒子,他可統一不了天下呀。”
楊廣的身體微微發顫:
“那李淵也算得上是朕的兄弟啊,哼!他不幫我大隋就算了,他還統一了天下?他也配?!朕的天下,豈容他人所得?”
“來人,傳我令!速速召隴西李淵入宮!”
此時,林峰打斷了他的話。
“可是在他們統一了天下之后,天下可是一片欣欣向榮啊,而且他們開創了貞觀之治!”林風脫口而出。
話一出口,他便知大禍臨頭——
死寂籠罩大殿。
楊廣緩緩起身,玄袍下擺掃過血冰。
“貞觀……之治?”四字在齒間碾磨,似毒蛇舔舐刀鋒。
他忽地低笑,笑聲震得冠冕玉藻叮當亂撞:
“李淵和他的兒子?朕記得有……李世民。”
染血的護甲撫過腰間螭龍玉璜——那是晉陽宮舊物,昔年他親賜稚童李世民的抓周禮。
“那個扯著朕袍角,討要西域糖人的小童……”
帝王眼底最后一絲溫度凍結:
“竟用朕的江山……治他的太平?!”
“陛下不可!”林風撲跪攔駕,“后世自有公論……”
“公論?”楊廣一腳踹開他,嘶吼震落梁上冰凌:
“朕要他的頭!掛在運河閘口!讓天下看看何謂公論!”
檢測時空悖律!強制啟動緊急躍遷!】
系統警報紅光淹沒視野——
青藍裂痕撕開太極殿晨霧。
李世民正執筆批閱《賑河南水患詔》,朱砂未干,忽見御案前跌出兩道人影!
玄黑龍袍裹著血腥氣撞翻墨硯,楊廣抬頭剎那——
正對上李世民驚愕的眼。
“護駕!”長孫無忌的嘶吼劃破死寂。
千牛衛刀斧如林圍攏時,楊廣的視線卻釘死在李世民手中詔書上:
“……遣太醫署攜藥石萬斤?開太倉粟三十萬斛?”
他染血的指尖劃過詔書末尾朱批,聲音陡然尖利,“河南水患朕也遇過!發十萬民夫固堤便是!何須糟蹋糧食救螻蟻!”
李世民揮手屏退刀斧。
他解下自己的紫貂大氅,輕輕披在楊廣肩頭:
“姨父。”這一聲喚得楊廣渾身劇震。
年輕的帝王捧起案頭《災民戶冊》,指腹摩挲墨字:
“貞觀二年,河南餓殍盈野。朕問策魏徵,他說——”
詔書被風吹開,露出壓角的八個瘦金小字:
“水能載舟,易覆者舟。”
林風趁勢啟動【實景回溯】功能(透支最后10點能量):
——洛陽漕運碼頭,貞觀十一年春——
運河千帆競過,胡商粟特人正與唐吏用銀幣結算關稅。
梢公號子聲里,有婦人將新蒸的胡餅塞給巡河衛兵:“托陛下福!今年漕船免了力役錢……”
楊廣枯槁的手指穿透虛影中的帆索。
他認得這碼頭——大業五年征高麗時,此處栓滿押送軍糧的囚船。
溺斃民夫的尸首纏在纜樁上,像一串慘白的浮標。
“假的……”他踉蹌后退,“定是幻術!”
李世民卻引他至殿外闕樓。
長安城在晨曦中蘇醒,一百零八坊炊煙如縷。
皇城根早市喧嚷聲隨風飄來:
“新磨的麥粉!三文一升!”
“淮南道新到的粳米——”
有老農在朱雀門前叩首,懷中襁褓露出半塊咬過的胡麻餅。
“那是陳三郎。”
李世民指尖點向宮門衛兵,“去歲他阿耶凍斃在涇陽渠工地。”
楊廣瞳孔驟縮——他記得大業七年修渠凍斃者的處置:尸首填作路基。
“朕免了他家三年庸調。”
大唐天子語聲沉靜,“今春他自愿應募府兵。”
晨光中,陳三郎將半袋粟米塞進老農懷里。
落日熔金時,楊廣獨立闕樓。
腳下是萬盞燈火織就的貞觀長安,背后是太極殿壁上巨大的《九州輿圖》——那上面再沒有征遼的紅箭,唯見絲綢之路金線蜿蜒。
“運河……”他忽然抓住欄桿,指節青白,“后世當真用它……運糧貨?”
林風調出全息投影:汴河商船桅桿如林,蘇杭漕糧直抵幽燕的動畫流淌過宮墻。
“大業八年,陛下龍舟經過汴口時,”李世民的聲音傳來,“曾因纖夫尸塞河道,停航三日。”
楊廣猛地閉眼。
他想起龍舟上歌姬的象牙板,與水下腫脹發綠的尸手——那手曾緊攥著半塊混了觀音土的馕餅。
還駕紫微宮的藍光亮起時,楊廣最后回望長安。
太極殿飛檐下,李世民正親手攙扶起叩謝蠲免賦稅的老翁。
“走罷。”
玄袍帝王轉身步入漩渦,玉藻冠冕在長安燈火中碎成星塵。
青藍裂痕閉合前,林風聽見他喉間滾過一聲極輕的喟嘆:
“告訴世民……”
風雪吞沒尾音,唯有一物當啷墜地——
是那枚螭龍玉璜,晉陽宮舊年的抓周禮。
大業十三年的閘口風雪更狂。
宇文化及的頭顱早已不見,唯余幾截凍硬的繩纜在風中嗚咽。
楊廣孤身立于堤岸,看民夫們喊著新編的號子拖動漕船:
“哎呦嘿——!加把勁呀!”
“過了閘口呀——!見娘子嘍!”
林風腦中響起提示:
【暴君改造進度:7%】
【新任務:說服楊廣廢除“龍舟纖夫溺斃償金減半”律】
他抬眼望去——
帝王玄色大氅被風卷起,如垂死黑蝶撲向運河。
而運河沉默東流,將號子聲、風雪聲、一個王朝最后的悲鳴,統統揉碎在千里波濤里。
【系統提示:五秒后楊廣即將返回大業年間,宿主一并返回大業。】
。。。。。。。。。。。。。。
史載大業十三年冬,煬帝罷江都宮新殿工役,出太倉粟賑漕夫。
當夜有老卒見帝獨立閘口,風雪滿袍。
問之,不答。
當貞觀年的麥香飄進大業風雪時,楊廣正用彈殼在冰面刻寫新詔。
林風瞥見殘句:“纖夫溺斃者……全恤……”
一粒雪落進“全”字凹槽,
像填平了十三年的血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