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榷場風云
- 唐家小茶娘
- 林夕度照
- 2389字
- 2025-07-08 13:31:32
云京與大魯國的邊境貿易,在榷場再平常不過。
管理這買賣的官府叫榷署,專管稅收、貨物查驗、關引文書這些事。原先云京通往大魯國的榷署就一個,自打樞密使蹇大人接手后,愣是拆成了好幾個衙門。如今想把一套流程走完,沒兩個月怕是不行。
不過,銀子能通神。
榷署下頭管貨檢資質、證照辦理、稅收的三大部門,只要肯使錢,加急辦成也不是難事。
陳大郎帶著唐清歡那爆漿餅的餡料、皮料,一路用冰塊鎮著,從衛城碼頭坐船北上,走了二十五天才到云京,時節已近初夏。
云京人好吃食,酥餅糕子尤其出名,滿街都是。
可這爆漿流沁餅,卻是云京百姓頭一回見。
陳大郎人脈廣,很快在云京賃了處宅子當加工坊,又雇了幾個廚娘。按著唐清歡的法子試了幾次,第五回做出來的餅子,就和唐清歡做的分毫不差了。
他又在臨街盤下個鋪面,掛上“清歡爆漿流沁餅”的招牌,門口立塊木牌,寫著:試吃三日,分文不取。三日后開售,每份二十文,內裝三個餅。
招牌一亮,立刻引來不少食客。
云京素有美食之都,滿街食肆林立,家家高朋滿座。
三天的試吃,讓這餅子名震云京。連陳大郎那位當丞相的堂哥,也換了身尋常衣裳,悄悄溜進來嘗鮮。
“哥?你怎么來了也不說一聲?”
丞相被身后聲音驚得一怔,緩過神才道:“聽說你鋪子開張,過來嘗嘗。這餅子好!打哪兒學來的?”
“不是學,是加盟了人家的招牌,算連鎖經營?!标惔罄蓧旱土寺曇簦拔冶P算著,過些日子就銷往大魯國。”
“嗯!二弟總算懂事了?!必┫噢壑?,話鋒一轉,“不過,新貨要銷往大魯國,榷場那套流程你得走完。最近是蹇大人管著,衙門拆得七零八落,怕是難辦。”
“怕什么?”陳大郎滿不在乎,“這路上朋友,我認得不少,未必就不講人情?!?
從云京往北去大魯國的商道上,有些繁華驛站,鋪子林立,熱鬧得很。
陳大郎打算沿途挑三家鋪子分銷,一直鋪到遼國都城。
這餅子三日后在云京傳得沸沸揚揚,自然也鉆進了李斯風的耳朵。
他知道這是唐清歡和陳大郎合伙開的分號。
一想到唐清歡壞了他的好事——低價搶走他心心念念的江家茶鋪,又用低價吃下他看好的吳家茶坊,李斯風就恨得牙癢癢。
這晚,趁著夜色深重,人跡稀少,李斯風摸到了樞密院,求見蹇大人。
樞密院不愧是天子重地,雕梁畫棟,莊嚴肅穆。
等了一會兒,小廝才引他進去。
“李老板,今日怎么有空來我這兒?”蹇大人語氣冷淡。
“嗨!小的替王爺辦事,也為王爺操心。今日來,是有件小事想求大人……”
蹇大人隨手放下案卷,抬眼打量他:“何事?”
燭火將廳堂映得暖紅。
正中一張紫檀案幾,背后是頂天立地的書柜,粗實的木柱撐起整個廳堂。墻上,投下兩個湊得很近的身影。
李斯風把和唐清歡的過節,添油加醋地說了一遍。
蹇大人斜睨著他,半晌,忽地嗤笑一聲:“我當是什么大事,不過是個牙行的小角色。你且回去,等消息便是?!?
三日后,陳大郎的鋪子正式開賣,生意好得出奇。
他心下暗贊,唐清歡這小娘子,腦子是真靈光。
云京人愛茶也愛酒,可兩樣一起喝,味道總有些沖。這帶著酒香的餅子,配上一口清冽的薄荷茶,那滋味,絕了!
他當即吩咐伙計,快馬傳書給衛城的唐清歡,讓她備好第二批貨——這次要一個半月的餡料和皮料。
正午時分,陳大郎揣著備齊的文書,滿面春風地走進云京榷署,客氣地遞了過去。
那辦事的小吏接過來,翻來覆去地看,磨磨蹭蹭,看得陳大郎心頭火起。
要擱以前,這點事片刻就能辦妥。
可如今蹇大人新官上任三把火,把舊人全調走了不說,還硬生生拆出三個衙門來。
那小吏終于抬起頭,板著臉,冷冰冰地吐出三個字:“不通過!”
陳大郎本就等得不耐煩,這一句“不通過”更是火上澆油。
“你說什么?不通過?”
“嚷什么?當這榷署是你家開的?”小吏也橫了起來。
陳大郎一把揪住他衣領,怒目圓睜:“混賬!你才來幾天?認得我是誰嗎?老子等了一炷香,你就給我個‘不通過’?”
“想殺官造反不成?告訴你,就是不通過!不服?你找蹇大人說去!”小吏梗著脖子。
陳大郎并非莽夫,最后那句“蹇大人”讓他心頭一凜,這事透著蹊蹺。
可他跟蹇大人無冤無仇,連面都沒見過。
堂哥?更不可能,他們的關系沒幾人知曉。
他慢慢松開手。那小吏理了理衣襟,嘴里還嘟囔著:“自己得罪了人,倒拿我撒氣……”
陳大郎恨恨地啐了他一口,轉身大步離去。
夜里,陳大郎緩緩關上了餅鋪的門。
他沿著南邊的塢門巷走。巷口兩邊擠滿了小攤,糖畫、餛飩……各色小吃熱氣騰騰。
穿過巷子往北,街道寬闊起來。兩旁店鋪挨挨擠擠,左邊是綢緞莊、首飾鋪、胭脂行,即便入了夜,依舊燈火通明;右邊是各色酒鋪、茶樓、糕點坊,大多要開到亥時才打烊。
云京治安好,巡街的衙役分作四班,往來不絕。
一路走過,偶爾能聽見說書人興致高昂的聲音。順著大路走到一座石拱橋,再往西走約莫一炷香的功夫,就能看到高懸的燈籠,映著“相府”兩個大字。光亮的匾額下,蹲著兩尊威嚴的石獅子。站在這氣派的府邸門前,朝南望去,隱約能看見皇城的輪廓。
陳大郎沉著臉,叩響了門環。
小廝急忙開門,見是他,恭敬地讓了進去。
丞相剛從三司衙門回來。大魯國新降,要核驗的戰利品、頭年的進貢堆積如山。
一杯熱茶還沒喝完,就見陳大郎灰頭土臉地闖了進來。
“二弟,這是怎么了?”
陳大郎長嘆一口氣,癱坐在紫檀木的交椅上。
“叫人給堵了!”
他把白天在榷署的遭遇,連同那小吏的話,原原本本說了一遍,又把文書遞了過去。
丞相一邊聽著,一邊仔細翻看文書,末了,搖了搖頭。
“文書確實沒問題。那你還說什么?”
陳大郎回想了一下,猛地坐直:“他說我得罪了人!還說就算拿去給蹇大人看也沒用!”
丞相臉上浮起一絲冷笑,輕輕擺了擺手:“罷了,二弟。明日隨我進宮面圣?!?
“面圣?這點小事,犯得著驚動圣上?”
“非也。”丞相捋著胡須,“我若出面替你料理此事,難保日后他們不再刁難你。明日,我借大魯國歸順之機,在朝上奏請圣上,倡導兩國修好,化解戰事積怨,提議簡化榷場交易流程。再將你這件事作為現成的例子稟明。圣上意在安撫戰后民心,必會支持。那蹇童雖是圣上親信,可比起這收攏民心的大局,孰輕孰重,圣上自有明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