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破局
- 重生1980:我的倒爺人生
- 黃油貓悖論
- 2121字
- 2025-07-19 14:30:00
錄用塵埃落定。
劉干事帶著李娟離開了。
新加入的四位女工,加上原有的王大娘、孫嬸,六位一線縫紉工已然就位!
“姐妹們!”
陳默提高聲音,指著那七臺工業縫紉機。
“看到那七臺縫紉機了嗎?那就是你們今后戰斗的武器!省城百貨的兩千條新訂單,能不能按時、按質拿下,就看你們的手藝了!”
他轉向李秀蘭:“秀蘭!你是總教頭,更是總質檢!這七臺機器,這六個兵,還有至關重要的質量關口,就交給你了!”
“你的戰場,是整個生產區!”
李秀蘭走到眾人面前,“大家跟我來。”
她帶著新老六位女工,走到生產區。拿起一塊PU革和一件自制的雙針壓腳組件。
“從今天起,我們就是一條流水線上的戰友!我負責教會你們怎么用好這些機器和工具,怎么做出省城百貨都挑不出毛病的好東西!要求只有八個字:規范操作,質量第一!誰做的活,都要過我李秀蘭的眼!一條次品,都不能流出這個工坊!”
她開始詳細講解新工藝的每一個步驟,王大娘和孫嬸在一旁協助。
新人們圍在機器旁,聽得聚精會神,吳小芳和張紅眼中更是閃爍著躍躍欲試的光芒。
趙鐵柱風風火火將省城郵寄來的包裹捧進了新工坊。
“默哥!樣品來了!”
陳默、李秀蘭、王衛國立刻圍了上來。
陳默小心地拆開包裹,里面是幾頁繪圖紙和一條用塑料袋裝著的樣品表帶。
展開圖紙,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氣!
這確實不是之前簡單的插扣式或折疊扣尼龍帶了!
圖紙上畫著的是一種全新的結構:雙針車縫的異形PU人造革表帶,帶身中間有鏤空裝飾條紋,兩端連接著一個結構復雜的金屬蝴蝶扣!
蝴蝶扣由多個活動部件組成,通過一根細小的彈簧軸連接,開合需要精巧的力道,并且要求與表帶主體的連接處既要牢固,又要保證扣具活動流暢不卡頓。
圖紙上標注了精確到毫米的尺寸公差,還有對PU革耐磨性、抗拉強度的要求說明。
“我的娘哎…這…這比縫衣服復雜一百倍!”新來的女工吳小芳湊過來看了一眼,忍不住咂舌。
“這扣子…這么多小零件,怎么裝上去?”劉愛琴也面露難色。
就連經驗最豐富的王大娘,看著那結構復雜的蝴蝶扣圖紙,眉頭也深深鎖了起來。
王衛國拿起那條樣品表帶,試著開合蝴蝶扣,“咔噠”一聲,清脆利落,手感順滑,但結構確實精密復雜。
“這東西…不好弄。比之前的插扣難伺候多了。”
李秀蘭仔細看著圖紙,臉色凝重:“雙針車縫…要求兩條線平行且間距均勻,不能跳線…PU革比尼龍帶軟,容易變形,車縫時更難控制…還有這個蝴蝶扣安裝,精度要求太高了,一點偏差就可能卡住或者松動…”
壓力,瞬間灌滿了每個人的胸腔。
兩千條!一個月!現在還剩27天!
這樣的工藝難度!七臺機器又如何?做不出來,一切都是空談!
陳默的目光卻緊緊鎖在圖紙和樣品上,大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運轉。
PU革、蝴蝶扣、雙針車縫…這些在80年代初顯得極其新潮復雜的工藝,在他后世的認知里,并非不可逾越的天塹,只是需要更精細的工具和方法!
“慌什么?”陳默的聲音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他拿起那條樣品蝴蝶扣表帶,反復開合著,感受著彈簧的力度和部件的咬合。
“東西是好東西!比我們之前的檔次高多了!能拿下這個單子,以后的路就更寬了!”
他走到新工作臺前,拿起鉛筆和新的繪圖紙:“難,是難在方法!我們有辦法!”
他刷刷地畫起來:
“第一,雙針車縫!我們現在的縫紉機是單針的。但是,”
他畫出一個簡易的雙針壓腳結構草圖,“我們可以改裝壓腳!加一個導引隔片,讓針同時車出兩條平行線!這個,我能做出來!”
“第二,PU革軟,容易跑偏變形?那就用更強的‘籠子’關住它!”
他又畫出一個類似之前導引夾具,但結構更復雜、帶有多重限位卡槽的金屬夾具圖樣,“做一個更精準的軌道夾具,把PU革卡死在軌道里車縫,想跑偏都難!”
“第三,蝴蝶扣安裝,是核心難點!”
陳默指著圖紙上那個細小的彈簧軸孔位,“難點在定位打孔和組裝精度。我們需要特制的定位模具!”
他畫出一個帶定位銷的沖壓模具草圖,“用這個模具,一次沖壓,就能在PU革和安裝片上打出絕對精準的孔位!組裝時,再用帶凹槽的定位底座固定扣具,確保所有活動軸孔同心,一次鉚合到位!這樣,就能保證開合順滑!”
三張草圖,思路清晰,直指核心痛點!
“秀蘭!”陳默點名,“你負責研究雙針壓腳改裝和PU革車縫工藝!就用這條樣品帶拆解練習!王大娘、孫嬸,你們配合秀蘭!”
“衛國哥!你跟我一起,全力攻克蝴蝶扣定位模具和組裝夾具!需要什么材料零件,讓鐵柱去搞!要快!”
“新來的姐妹們!”陳默看向那五名還有些拘謹的女工,“你們現在的任務,就是跟著秀蘭她們,盡快熟悉新工坊環境,學習基礎縫紉操作!等我們突破工藝關,你們就是生產主力軍!計件工資,多勞多得!”
命令下達,新工坊瞬間高速運轉起來!
工具制作區:陳默和王衛國化身鐵匠和鉗工。
陳默拿著圖紙,指揮王衛國切割厚鐵板,打磨定位銷。
“衛國哥,這個銷子角度再磨掉一絲,0.5毫米就行!”陳默拿著游標卡尺,眼神十分專注。
“好!”王衛國抹了把汗,拿起銼刀,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打磨著。
縫紉研究區:李秀蘭成了拆解專家。
她小心翼翼地用鑷子和剪刀,將那條珍貴的樣品表帶一點點拆解開,研究PU革的裁剪方向、縫合方式、以及蝴蝶扣安裝點的結構。
她嘗試將單針縫紉機的壓腳拆下,比照著陳默的草圖,用薄鐵片和螺絲嘗試制作雙針導引隔片。
王大娘和孫嬸在一旁幫忙遞工具、整理拆下的零件,同時指導新來的女工們練習基礎的直線車縫和曲線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