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車輪滾滾向省城
- 重生1980:我的倒爺人生
- 黃油貓悖論
- 2129字
- 2025-07-18 10:00:00
陳默部署:
“秀蘭!你總負責生產調度和質量檢驗!三臺縫紉機由你、王大娘和孫嬸操作主力生產!你是總質檢,每條表帶從縫線到鉚合,必須過你的眼!稍有瑕疵,立刻返工!你的話就是最高標準!”
“衛國哥!原料保障和后勤就交給你了!拿著訂單要求,立刻去落實尼龍帶、插扣的貨源!鐵柱會配合你。必須確保足量、及時供應!同時,大家要日夜趕工,吃飯是個問題。你負責解決大家的伙食,要吃飽,吃熱乎!錢從賬上支!”
王衛國沉聲道:“放心!保證完成任務!我這就去聯系麻袋廠的老關系,尼龍帶他們可能有路子。插扣…鐵柱,你那些‘野路子’該上了!”
“鐵柱!你全力配合衛國哥跑原料!特別是插扣,規格型號多,要盯緊!同時,你負責‘救火’!缺什么少什么,或者運輸上遇到問題,你負責第一時間解決!腿要勤快!腦子要活絡!”
趙鐵柱拍著胸脯:“包在我身上!保證原料跟得上機器跑!”
“王大娘、孫嬸!這次任務重,時間緊,需要大家拿出十二分的力氣!計件工資照算,而且這次完成試訂單,額外有獎金!伙食衛國哥負責,大家只管放手干!”
王大娘沒說話,只是默默地點點頭,挽起了袖子。
孫嬸也趕緊表態:“陳組長放心!俺們肯定使勁干!”
“我!負責總體協調、工藝指導和解決突發技術問題!”陳默最后看向自己,“從今天起,工坊就是我們的堡壘!燈火不熄!人不離崗!直到任務完成!”
“好!”眾人齊聲應道,一股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氣勢在小小的工坊里升騰起來。
戰斗,瞬間打響!
王衛國和趙鐵柱如同離弦之箭沖了出去。
王衛國利用戰友關系,軟磨硬泡,終于以略低于市價的價格,鎖定了足夠數量的深藍色尼龍帶,并預付定金,要求對方第二天必須送到第一批貨。
趙鐵柱則像泥鰍一樣鉆進了縣城的五金交化商店和那些犄角旮旯的小作坊,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和“信息費”開路,硬是在一天內湊齊了第一批符合規格要求的金屬插扣,甚至比樣品上的更精致一些。
工坊內,則徹底變成了一個高速運轉的精密戰場。
三臺“上海牌”工業縫紉機開足了馬力,“噠噠噠噠”的轟鳴聲幾乎連成一片,震得屋頂的灰塵簌簌落下。
孫嬸雖然速度稍慢于前兩人,但動作認真,在李秀蘭的隨時指導下,也能保證質量和基本效率。
時間失去了意義。
窗外的天色由亮轉暗,又由暗轉深。
王衛國的老娘,一位干練的老太太,被兒子接了過來。
她在工坊角落里用磚頭臨時壘了個小灶,架起一口鐵鍋。
此刻,鍋里正“咕嘟咕嘟”燉著白菜粉條,旁邊蒸籠里冒著熱氣,是暄軟的白面饅頭。
飯菜的香味,成為了這緊張戰場上最溫暖的慰藉。
“開飯了!歇會兒,都來吃點熱乎的!”王衛國老娘招呼著。
機器聲短暫停歇。眾人輪流走到角落,捧起粗瓷大碗,夾上菜,抓起饅頭,也顧不上找地方坐,狼吞虎咽起來。
“大娘,您這手藝絕了!這饅頭真香!”趙鐵柱嘴里塞得鼓鼓囊囊,含糊不清地夸贊。
“慢點吃,別噎著。”老太太笑著,又給李秀蘭碗里夾了一筷子菜,“閨女,累壞了吧?多吃點。”
李秀蘭感激地笑笑:“謝謝大娘,不累。”話雖如此,她眼下的烏青卻顯而易見。
短暫的休整后,機器再次轟鳴,后半夜,寒意更重。
王衛國抱來了幾件舊棉襖給大家披上。
實在困極了,就在工作臺旁趴著瞇一會兒,但很快就會被同伴叫醒。
李秀蘭成了最“冷酷”的人。
她的工作臺上放著一盞臺燈,每一條完成鉚合的表帶都要送到她面前,接受最嚴格的“審判”。
“這條,邊緣縫線有兩針跳了,拆了重縫!”
“這個鉚釘有點歪,受力可能不均,拆了重鉚!”
“帶子這里有個小毛刺,剪掉處理好!”
沒有任何情面可講,被點到的王衛國或陳默,沒有任何怨言,立刻接過返工。
所有人都知道,質量就是生命,是通往省城的唯一通行證!
日子一天天過去。
工坊的燈火,成了深秋縣城邊緣一顆永不熄滅的星辰。
成品表帶,在李秀蘭嚴格把關下,一條條增加,整齊地碼放在成品區的紙箱里。
第六天的傍晚,當最后一條表帶通過李秀蘭的檢驗,被小心翼翼地放入紙箱時,工坊里陷入了短暫的寂靜。
五百條!整整五百條!深藍色的尼龍表帶,在紙箱里閃爍著整齊劃一的光澤。
短暫的寂靜后,是壓抑到極致后爆發的、帶著嘶啞的歡呼!
“成了!我們做成了!”趙鐵柱第一個跳起來,嗓子都喊劈了。
王衛國重重地捶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咧嘴笑著,眼圈卻有點發紅。
李秀蘭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身體晃了晃,差點沒站穩,被旁邊的王大娘扶住。
孫嬸激動地抹著眼角。
王衛國的老娘也欣慰地笑了。
陳默走到紙箱前,拿起最上面的一條表帶,熟悉的質感,完美的做工。
他抬起頭,聲音帶著一絲哽咽:
“兄弟們!姐妹們!我們…做到了!提前一天!”
提前一天完成五百條表帶的狂喜尚未平息,更艱巨的任務接踵而至——將這批承載著“啟明”未來希望的貨物,安全、準時地送達省城!
晨曦微露,深秋的寒意像浸了水的薄紗,籠罩著寂靜的城郊。
五個用嶄新硬紙板箱裝好的大紙箱整齊地碼放在工坊中央。
里面是五百條分兩層整齊排列、用干凈白紙分隔開的尼龍表帶。
每個紙箱外面都用粗毛筆醒目地寫著:
收貨:省城第一百貨公司倉儲科
發貨:臨江縣啟明手工藝品生產小組
品名:尼龍表帶(試訂單)
數量:100條
輕拿輕放!勿壓!
陳默、王衛國、趙鐵柱三人,正在做最后的檢查和加固。
陳默仔細核對著每個箱子的封箱膠帶是否貼牢,標簽是否清晰無誤。
王衛國用結實的麻繩在紙箱外面橫豎各捆扎了好幾道,打成牢固的“井”字結。
趙鐵柱則拿著清單,一條條核對總數量和每個箱子的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