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準備過年

一聽要蓋新房,沈念安躺在搖籃里,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瞬間笑成了一條縫。

她立刻將意識沉入【芥子空間】,在一片藥圃中鎖定了一株比海碗還大的紫色靈芝,拼盡全力往外一拽。

下一瞬,正商量著地基要挖多深的趙氏,只覺得懷里一沉。

一股濃郁的異香瞬間彌漫了整個堂屋。

她低頭一看,一株紫光瑩瑩、菌蓋厚實的巨大靈芝,正安安靜靜地躺在她腿上,把襁褓里的小孫女蓋得嚴嚴實實。

“哎喲,我的乖囡囡!”

趙氏又驚又喜,小心翼翼地把靈芝捧起來,對著小孫女的臉蛋親了又親。

沈念安在心里美滋滋地盤算著。

新房子一定要蓋得大大的,這樣她很快就能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可以藏好多好多寶貝的房間了。

定下了蓋房的大計,沈家就像一臺上緊了發條的機器,高效地運轉起來。

沈家三兄弟帶著族里的青壯,熱火朝天地開始平整地基、采買青磚石料。

沈念安的生活卻一如往常,每日吃了睡,睡了吃,在哥哥們的輪流看護下,安逸地當著她的小寶貝。

沈守正中了舉,沈家的門楣算是徹底立起來了。

村里人見了沈老頭和趙氏,再不是從前那種平輩論交的態度,而是隔著老遠就躬身問好,話語里滿是敬意。

連村里嫁出去的姑娘,回娘家時說起自己是沈家村的人,腰桿子都挺得筆直,在夫家也更受高看。

可身為這一切中心的沈守正,卻沒有半點自得。

秋闈的經歷讓他深刻意識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己的學識還遠遠不夠。

他沒有沉浸在鄉鄰的吹捧中,而是更加刻苦地鉆研學問,很快便辭別家人,回了縣學,為來年的春闈做準備。

縣學的山長見他絲毫沒有驕矜之氣,反而比從前愈發勤奮,心中甚是欣慰。

沈家人卻心疼他,怕他累壞了身子,趙氏一拍板,花了十兩銀子,給他買了個機靈勤快的小廝,名叫阿里。

沈守正起初頗為無奈,但很快便發現,有了阿里的照料,他確實省下了許多瑣碎時間,可以更專注地投入到學問中。

天氣一日冷過一日,寒風卷著枯葉,預示著冬日的來臨。

臘月初,在全村人的矚目下,沈家的新宅終于落成了。

青磚黛瓦,飛檐翹角,三進三出的大院子,光是那朱漆大門和門口的兩尊石獅子,就透著一股子旁人不敢輕易招惹的氣派,當之無愧地成了沈家村最好的屋子。

臘月過半,南地罕見地落下了一場大雪。

細碎的雪粒子從灰蒙蒙的天空飄落,很快便給屋檐和院里的枯枝敗葉覆上了一層薄薄的白,空氣里滿是清冽濕潤的氣息,引得人們紛紛走出屋門,滿心歡喜。

九個月大的沈念安已經長得像個粉雕玉琢的瓷娃娃,話還不會說,爬得卻快得很。

到了晚上,她還能扶著新做的雕花小床的床欄,搖搖晃晃地站上一小會兒。

她努力地邁開小短腿,試圖走出人生的第一步,卻總是“啪嘰”一下,摔個屁股墩。

但她一點也不氣餒,揉揉摔疼的小屁股,又哼哧哼哧地爬起來,繼續扶著床欄奮斗。

楊氏坐在一旁做針線,看著女兒摔倒了又爬起來,那股不服輸的倔強勁兒,讓她覺得有趣極了,甚至還會故意拿個撥浪鼓在不遠處逗她。

她將這些趣事都寫進了給丈夫的信里,字里行間滿是為人母的溫柔與喜悅。

沈念安對親娘的這點惡趣味,在心里默默地鄙視了一下,但身體卻很誠實,依舊努力地學習著走路。

南方的年,是從臘月二十四的小年開始的。

學堂放了假,沈守正也帶著小廝阿里回了家。

臘月二十四,掃塵,過灶年。

沈家雖是新房新家具,沒什么灰塵好掃,但女人們依舊忙得腳不沾地。

各房的被褥、衣物都要拆洗晾曬,祭灶用的糖瓜、果品也要提前備好。

沈守正便成了家里最清閑的人,主要任務就是看著女兒,順便帶著七個大小子溫書習字。

沈家的孫子輩里,倒真有幾個讀書的好苗子。

尤其是念安的親哥哥,年僅四歲的沈思遠,天賦極高,一本《三字經》聽父親念過幾遍就能通篇背誦,深得沈守正和楊老秀才的喜愛。

二房的沈文振卻是個例外,他天生不喜文墨,偏愛舞刀弄槍,成日里拿著根木棍在院子里“嘿哈”亂舞,沒少被先生打手板。

哥哥們在書房里搖頭晃腦地背書時,沈念安就乖乖地窩在父親懷里,睜著大眼睛安靜地聽。

偶爾哪個哥哥開了小差,或是背錯了段落,她就會及時地“啊嗚”一聲,伸出小手指著那個犯錯的哥哥。

沈守正很快便發現了女兒的這個小秘密,不由得失笑,低頭逗她。

“我們家念安是在監督哥哥們念書嗎?”

沈念安被父親說中了心思,小臉一紅,害羞地把頭埋進他懷里,嘴里“咿咿呀呀”地否認。

最后實在賴不過,便在他臉上響亮地“吧唧”親了一口,然后閉上眼睛裝睡。

沈守正被女兒這副小模樣徹底萌化了,抱著她笑得一臉寵溺。

書房里的七個小子看著自家老爹(三叔)那副傻樣,齊齊在心里鄙視,可那股子怎么也壓不住的嫉妒,卻從眼睛里冒了出來。

沈思遠更是委屈地癟了癟嘴,他也好想抱香香軟軟的小妹妹。

從沈守正回家的第一天起,沈家的大門就沒清凈過。

村里的鄉鄰們陸續提著自家的東西上門,只為求一副舉人老爺親筆寫的對聯。

沈守正如往年一般,并未推辭,依舊按字數收個幾文錢的筆墨費。

他如今已是舉人身份,卻還肯為鄉鄰們寫對聯,且價格不變,這讓大家覺得臉上有光,來求對聯的人也越來越多。

眼瞅著臨近過年,求字的人實在太多,沈守正一個人忙不過來,只好讓幾個學得還不錯的子侄打下手,負責寫些簡單的“福”字和橫批。

沈守正忙著寫對聯,家里的其他人則忙著準備過年的吃食。

清洗祭祀用的碗筷器皿,去鎮上采買年貨。

墨州盛產稻米,其中有一種叫“秈稻”的米,米粒細長,煮出來的飯格外香甜軟糯,只是產量稀少,價格也貴,尋常百姓家只有過年時才舍得買上一點。

沈家今年日子好過了,趙氏便大手一揮,買了五十斤上好的秈稻和一百斤糯米,準備做成年糕、糍粑,當年節的主食。

做年糕是力氣活,趙氏特地請了族里幾個壯實的婦人來幫忙。

二十七這天,天剛蒙蒙亮,院子里就支起了大鍋。

泡了兩天的米被瀝干水分,染上桃花汁子,上鍋蒸熟。

很快,一股混雜著米香和梔子花香的甜糯氣息,便飄滿了整個沈家村。

沈念安被這股香味饞得不行,在母親懷里一個勁兒地伸著小腦袋往外瞅。

楊氏被她逗笑,從鍋里捏了一小團還冒著熱氣的米飯,吹涼了,塞進她嘴里。

香!甜!軟!糯!

沈念安幸福地瞇起了眼睛,覺得這秈稻飯比她靈境里的靈谷還要好吃幾分。

可楊氏怕她吃多了不舒服,喂了這一口便不肯再給了。

吃過早飯,沈念安還惦記著院子里的熱鬧,便鬧著母親帶她出去看。

楊氏拗不過她,便讓大侄子沈朝云抱著她,自己跟在后面,千叮嚀萬囑咐。

“站遠點看,別被石碓傷著了。”

作者努力碼字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孜| 清苑县| 柘荣县| 台江县| 门源| 邛崃市| 宜丰县| 买车| 黄平县| 忻城县| 怀宁县| 灵台县| 星子县| 疏附县| 达拉特旗| 塔河县| 五常市| 吴堡县| 芜湖县| 定西市| 阜南县| 迁西县| 内乡县| 林周县| 孟连| 大悟县| 尉犁县| 延寿县| 永胜县| 资溪县| 东方市| 安西县| 额尔古纳市| 赫章县| 温宿县| 沁源县| 长白| 满城县| 花莲市| 平南县| 谢通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