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4章 琴鍵上的雙城記(二合一大章)

帝都大學的秋意漸濃,金黃的銀杏葉鋪滿了通往琴房大樓的林蔭道,踩上去沙沙作響,如同大地譜寫的溫柔前奏。對于音樂系的學子而言,季節的更迭不過是背景音,真正主宰他們心跳節奏的,是永無止境的琴音、筆尖劃過五線譜的沙沙聲,以及那份在繁重課業縫隙中悄然滋長的、名為思念的旋律。

江嶼這周的大二課程表仿佛被施了空間壓縮魔法,《高級曲式與作品分析》像一座精密運轉的迷宮,教授嚴厲的目光掃過,任何一點對“動機發展”或“調性布局”的含糊都會引來毫不留情的追問。《管弦樂配器法》則如同指揮一場無聲的千軍萬馬,木管組的音色融合、銅管組的力度平衡、弦樂群的層次鋪陳,每一個細節都關乎最終音響的生死。更別提每周雷打不動的小提琴專業主課,導師的要求已臻化境,帕格尼尼隨想曲的每一個顫音、每一個跳弓都必須在顯微鏡下完美無瑕。他的生活被分割成琴房309的密閉空間、堆滿總譜的圖書館角落,以及深夜臺燈下分析樂譜到眼花的書桌。

而蘇晚,作為大一新鮮人,正經歷著音樂系著名的“煉獄期”。《視唱練耳》教室如同刑場,老師那雙堪比精密儀器的耳朵,總能從她盡力模仿的音階中揪出那0.1音分的偏差。“升F!還原F!蘇晚,你的耳朵需要上發條了!”老師的嘆息讓她恨不得鉆進地縫。《基礎和聲學》更是噩夢,四部和聲的規則像緊箍咒,禁止平行五八度、解決七音、正確的聲部進行……她對著習題本上被紅筆圈出的“聲部超越”和“不良進行”,眉頭擰成了麻花。《音樂史(一)》則是一場信息洪流的洗禮,從格里高利圣詠到蒙特威爾第,海量的年代、人名、作品名需要死記硬背。她的大提琴專業小課導師同樣以嚴格著稱,巴赫無伴奏組曲的純凈線條容不得半分雜質,一個音準的飄忽就能換來半小時的“慢練酷刑”。她的世界,是琴房308的反復磨煉、公共課階梯教室的奮筆疾書,以及和室友在宿舍哀嚎“和聲作業殺我”的深夜。

兩人的課表,如同兩條偶爾相交的溪流,唯一的交匯點,便是那兩堂合上的公共大課——《西方音樂史》和《音樂美學》。這兩堂課,成了他們灰色課業生活中,最明亮、最值得期待的“鵲橋”。

周三上午,《西方音樂史》階梯教室。

江嶼通常和室友林峰等大二男生坐在中后排。蘇晚則和同寢室的女生占據中間靠前的位置。上課鈴聲響起,頭發花白、激情澎湃的老教授開始講述浪漫主義時期肖邦的“鋼琴詩人”特質。江嶼的目光,總會不受控制地越過前面一排排的腦袋,精準地落在那抹熟悉的背影上。

他看見蘇晚挺直的脊背,看見她隨著教授講到精彩處微微點頭時,馬尾辮發梢的輕輕晃動。他看見她遇到筆記難點時,無意識地用筆尾輕輕戳著下巴,留下一個小小的紅印。他看見她偶爾偷偷從帆布包里摸出一顆水果糖,飛快地塞進嘴里,然后像只偷腥的小貓般滿足地瞇一下眼。這些細微的動作,在他眼中被無限放大,帶著一種令人心頭發軟的可愛。

課間休息的十分鐘,是江嶼最珍視的“戰略時間”。他會拿起早就準備好的、還溫熱的豆漿或蘇晚喜歡的紅豆面包,目標明確地穿過人群,走到她座位旁。

“喏,補充點能量。”他的聲音很自然,仿佛只是順手。

“哇哦~”蘇晚的室友們立刻發出心照不宣的起哄聲,眼神曖昧地在兩人之間打轉。

蘇晚的臉頰瞬間飛上紅霞,像熟透的蜜桃,小聲嗔道:“學長…謝謝。”她接過東西,指尖不經意碰到他的手,一股微弱的電流瞬間竄遍全身。

江嶼會順勢在她旁邊的空位坐下,裝作不經意地探頭看她攤開的筆記本:“講到肖邦夜曲的情感處理?”蘇晚點點頭,把本子往他那邊推了推,指出自己困惑的地方。江嶼便壓低聲音,耐心地給她講解起來。他低沉悅耳的嗓音就在耳邊,帶著令人安心的力量,他身上淡淡的松香和陽光曬過衣物的味道縈繞在鼻尖,讓蘇晚的心跳不爭氣地漏拍再加速。周圍同學投來的目光讓她臉頰更燙,但這短暫的、被他的氣息和學識包圍的十分鐘,卻成了她整個上午最甜蜜的充電站。

周五下午,《音樂美學》大課。

這節課探討的問題往往更加抽象艱深。今天講的是“音樂的自律性與他律性”。教授旁征博引,從漢斯立克的形式自律論講到社會思潮對音樂創作的影響。晦澀的哲學名詞和理論讓不少學生聽得云里霧里,蘇晚的筆記本上畫滿了問號和歪歪扭扭的“自律?他律?”。

就在她對著“音樂是純粹音響運動的形式”這句話發呆時,一個折疊得整整齊齊的、帶著熟悉折痕的小紙條,從斜后方悄無聲息地滑到了她攤開的筆記本邊緣。

蘇晚的心猛地一跳,像被羽毛輕輕搔了一下。不用回頭也知道是誰。她強作鎮定,用書本做掩護,飛快地展開紙條。上面是江嶼那略顯潦草卻剛勁有力的字跡:

‘自律性’:巴赫的賦格,嚴謹得像數學,音符只為秩序之美而存在。

‘他律性’:你拉琴時眼里的光,美得毫無道理,只為那一刻的心動而流淌。

某位在美學課上開小差,卻只為你分心的學長。

一股滾燙的熱流瞬間從蘇晚的脖頸涌上臉頰,耳根都紅透了。她像做賊一樣飛快地把紙條攥在手心,緊緊握住,仿佛握住了一塊滾燙的炭,又像握住了一顆甜蜜的糖果。她不敢回頭,卻能清晰地感覺到斜后方那道帶著笑意和促狹的目光,如同實質般落在她的背上。講臺上教授的聲音變得遙遠,那句“美得毫無道理”在她腦海里反復回響,攪得她心緒不寧,嘴角卻抑制不住地悄悄上揚。這小小的、只屬于兩人的秘密互動,比任何情書都更讓她心動神搖。

除了這兩堂珍貴的公共課,他們的“偶遇”戰場,主要集中在幾個地方:

這是概率最高的地方,江嶼從309出來接水或透氣,蘇晚抱著大提琴匆匆趕往308。短暫的擦肩而過,眼神碰撞的瞬間,空氣仿佛都凝固了。有時只是一個簡單的點頭微笑:“練琴?”“嗯。”有時江嶼會停下腳步,看著她微紅的指尖:“注意休息,別太拼。”蘇晚則會小聲抱怨:“導師又抓住我音不準了…”語氣里帶著自己都沒察覺的撒嬌。江嶼便會揉揉她的發頂,輕聲鼓勵:“慢練是王道,你行的。”這短暫的停留,是枯燥練琴時光里最清新的氧氣。走廊里回蕩著各種樂器的聲音,卻掩蓋不住兩人之間無聲流動的、甜蜜的電流。

食堂二樓角落擺放著一架供學生即興演奏的舊鋼琴。江嶼偶爾會和幾個玩爵士樂的同學在那里即興jam一下,放松緊繃的神經。有一次,蘇晚和室友正好在附近吃飯。當江嶼修長的手指在黑白鍵上跳躍,流淌出充滿靈性的布魯斯音符時,蘇晚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吸引過去。他沉浸在音樂中時那種自由、灑脫、仿佛全身發光的模樣,讓她移不開眼。一曲終了,江嶼抬頭,恰好撞上蘇晚亮晶晶的、充滿崇拜的眼神。他隔著人群對她挑了挑眉,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蘇晚立刻紅著臉低下頭扒飯,心里卻像打翻了蜜罐。這份不期而遇的“舞臺”展示,比任何刻意的表白都更讓她心動。

帝都大學交響樂團排練時,非團員是不能進入的。有時蘇晚結束得早,或者想“偶遇”剛結束排練的江嶼,就會抱著琴譜,裝作不經意地在排練廳外的大廳長椅上“溫習功課”。耳朵卻豎得老高,捕捉著門縫里泄露出的一絲一毫樂聲,試圖分辨出哪一縷是小提琴聲部,哪一縷可能來自江嶼。當排練結束,厚重的隔音門打開,穿著統一團服的成員魚貫而出時,蘇晚的心跳總會加速。她假裝專注看書,眼角的余光卻在人群中飛快地搜尋那個熟悉的身影。當江嶼高大的身影出現,帶著排練后的疲憊卻滿足的神態時,蘇晚會“恰好”抬起頭,露出一個“好巧”的笑容。江嶼總能一眼看穿她的小心思,大步走過來,很自然地接過她懷里其實并不重的琴譜:“在等我?”蘇晚便會紅著臉嘴硬:“才沒有,在看譜子!”然后兩人并肩走在被夕陽染成金色的校園路上,分享著排練的趣事或吐槽著變態的作業。即使什么都不說,只是并肩走著,感受著對方的氣息,那份因課業繁忙而積累的思念,便在這靜謐的黃昏里得到了溫柔的撫慰。

期中考試周臨近,圖書館成了兵家必爭之地。江嶼在二樓最安靜的文獻區,被厚厚的《配器法》教材和總譜包圍,眉頭緊鎖地分析著拉威爾《波萊羅》那精妙絕倫的配器手法。蘇晚則在一樓的自習區,對著《和聲學》習題抓耳撓腮,草稿紙上畫滿了各種失敗的和弦連接。偶爾,蘇晚被難題折磨得快要崩潰時,會偷偷拿出手機,給江嶼發一條信息:“學長,救命!屬七和弦到主和弦的解決,低聲部一定要跳進嗎?”不一會兒,江嶼的回復就會跳出,可能是一張他手繪的簡單示意圖,配上幾句言簡意賅的要點解析,或者只是一個“加油”的表情包。雖然隔著樓層和書本的海洋,但這小小的信息傳遞,仿佛一根無形的線,將兩人在知識的苦海中連接起來,讓她知道,她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有時兩人會默契地約好學到閉館,然后在圖書館門口碰頭,一起踏著星光和清冷的夜風走回宿舍區。疲憊的身體,卻因為身邊人的陪伴而充滿了溫暖的力量。路燈將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偶爾手指會不經意地碰到一起,又飛快地分開,留下心頭一陣悸動的漣漪。

思念,在無法朝夕相處的日子里,被拉長、發酵,醞釀出更加醇厚的味道。

江嶼在琴房練習高難度的帕格尼尼時,會突然走神,想起蘇晚在《音樂美學》課上因為他的紙條而羞紅的耳根,指尖的力度便不自覺地放柔,冷硬的技巧練習曲仿佛也帶上了溫度。他看著譜架上復雜的音符,會想:如果蘇晚在這里,會用怎樣新奇的角度來理解這段旋律?

蘇晚在視唱練耳課上,努力分辨著老師彈奏的復雜音程,腦子里卻不由自主地響起江嶼在食堂鋼琴角彈奏的那段隨性又迷人的布魯斯。當她在琴房一遍遍枯燥地打磨巴赫的音準時,會想象江嶼在隔壁309,用他那把珍貴的小提琴拉奏著怎樣恢弘或細膩的樂章?他專注練琴時,微蹙的眉頭和緊抿的唇角,一定很帥吧?

他們各自在屬于自己年級的“戰場”上拼搏,在各自的琴房里揮灑汗水,在各自的課堂上汲取知識。物理的距離和繁重的課業,并沒有沖淡那份初生的情愫,反而像窖藏的美酒,在時間的沉淀下愈發芬芳。每一次在公共課上的短暫交匯,每一次走廊里的擦肩微笑,每一次排練廳外的“偶遇”,每一次深夜圖書館的信息傳遞,都成了點綴在灰暗課業畫卷上的璀璨星光,是他們疲憊時最有效的慰藉,也是支撐他們繼續在音樂道路上跋涉的甜蜜動力。

在帝都大學音樂系這片充滿挑戰也充滿機遇的土壤上,江嶼和蘇晚的愛情,如同兩棵各自努力向上生長的樹。他們的根,深植于對音樂共同的熱愛與追求;他們的枝葉,在各自年級的天空下奮力伸展,汲取陽光雨露。雖然無法時刻依偎,但每一次目光的交匯、每一次指尖的輕觸、每一次心照不宣的微笑,都如同根莖在地下隱秘的相連,無聲地傳遞著養分與力量。他們知道,終有一天,當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里枝繁葉茂,他們的樹冠,必將在更高的天空,共享同一片璀璨的星辰與陽光。而此刻這“課海難相逢”的日常,正是那未來交響樂中,最值得回味、充滿青澀與甜蜜的序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湟源县| 定西市| 临城县| 淳安县| 建宁县| 开平市| 南召县| 南昌县| 青阳县| 九台市| 娱乐| 搜索| 雅江县| 乌什县| 宝兴县| 永胜县| 信宜市| 清水河县| 潼关县| 南京市| 哈巴河县| 绵竹市| 镇江市| 瓦房店市| 日土县| 开平市| 隆林| 苍溪县| 和静县| 达拉特旗| 巩义市| 河间市| 婺源县| 满洲里市| 德化县| 漯河市| 安乡县| 普洱| 江城| 新竹市| 河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