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7章 嘉元軍改(二)

  • 家父漢武帝!
  • 小米糕沒
  • 2977字
  • 2025-07-11 07:30:00

博望苑的聲浪仿佛還在未央宮的梁柱間隱隱回蕩,劉據的變革意志已化作更具體的風暴。

接下來的日子里,宣室殿的燈火常常徹夜不熄。

他一次又一次地召集核心重臣,舉行閉門廷議。

殿內氣氛凝重而激烈。

巨大的新軍制架構圖懸掛在側,劉據親自執鞭,條分縷析:

“田相,新軍制推行,首重錢糧!桑弘羊,稅賦衙門需即刻核算,各軍組建、新式甲胄兵器打造、士卒軍餉及未來退養安置之費,分毫不可差!”

“霍卿,需配合太尉,厘清新舊軍職、官位、軍銜對應轉換之細則,務必平穩過渡,不生亂象!”

“石太尉,征兵、撫恤、監察新規,由你太尉府牽頭制定,務必詳盡可行,尤要嚴防地方借機滋擾百姓!”

“諸位將軍,”他目光掃過趙充國等將領,“整編操練,乃爾等重任!淘汰老弱,選拔精銳,按新法操典,朕要看到脫胎換骨之師!”

每一次廷議,都是思想的激烈碰撞。

老成持重者憂心耗費過巨,擔心觸動太多利益;銳意進取者則摩拳擦掌,恨不能立時掃清積弊。

劉據居中調度,時而以不容置疑的天子威權拍板定論,時而又耐心聽取各方意見,對細節反復推敲打磨。

他深知,這不僅僅是軍事變革,更牽動著整個大漢的神經。

他需要這些重臣的理解、支持,更需要他們成為新政的支柱。

爭論、妥協、完善...

終于,在一個霜露凝重的清晨,當最后一條關于邊境郡縣調兵權限的細則被敲定后,宣室殿內緊繃的氣氛為之一松。

田千秋代表眾臣,深深一揖:“陛下宏圖偉略,臣等...無異議!必竭盡全力,助陛下成此強軍大業!”

翌日,未央宮前殿。

大朝會,鐘鼓齊鳴,莊嚴肅穆。

劉據高踞御座,冕旒垂珠,玄色十二章紋帝袍在晨光中流淌著威嚴。

階下,文武百官、宗室勛貴,濟濟一堂,屏息凝神。

“宣詔——”內侍監春璞尖利而高亢的聲音響徹大殿。

霍光手捧詔書,穩步出列,朗聲宣讀,每一個字都如同重錘,敲擊在眾人心頭:

“朕紹承大統,夙夜憂勤。察軍制之冗繁,感士卒之艱辛,乃命群臣,詳稽古制,參酌時宜,更定新章...”

詔書以磅礴的氣勢,清晰闡述了新軍制的核心:

軍師旅團營連排班的編制體系;

尉、校、將三級九等的軍銜制度及對應的征夷將軍、四征將軍、驃騎將軍、大將軍等官位;

太尉文官體系專司后勤、監察,剝離調兵之權;

羽林、虎賁、麒麟三大常備軍的組建;

以及最震動人心的服役年限規定與將校尉退役安置恩養之策!

“...此令昭告天下,即日施行!內外臣工,各安其職,全力協理。有敢因循守舊、陰奉陽違、阻撓新政者,嚴懲不貸!”

詔書宣讀完畢,偌大的前殿陷入一片死寂。

老派勛貴們臉色變幻,新晉將領們則眼中精光爆射,激動得拳頭緊握。

霍光將詔書高高舉起,聲音如同金鐵交鳴:“陛下圣諭——軍改,始行!”

“陛下圣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山呼海嘯般的朝賀聲終于沖破寂靜,轟然爆發,比之在博望苑時更加整齊,更加澎湃。

詔書如同燎原的火種,隨著快馬信使,奔向大漢的每一個角落。

一場深刻重塑大漢軍事肌體、影響未來百年國運的變革,在長安城秋日高遠的晴空下,正式拉開了它雷霆萬鈞的序幕。

然而,劉據深知,詔書頒布僅僅是開始。

藍圖再宏偉,落地生根才是關鍵。

他沒有絲毫松懈,反而一鼓作氣,將太尉石德、高級將領們密集召入宮中,地點就選在了更具實務氛圍的武臺殿。

殿內少了博望苑的宏大肅穆,多了幾分務實的氣息。

巨大的白帛依舊懸掛,上面勾勒的新軍制架構圖旁,又添上了許多墨跡猶新的細則注解。

空氣中彌漫著墨香和一種緊張的、亟待破土而出的活力。

“諸卿,”劉據開門見山,手指點向輿圖上幾個重要的軍營位置,“新制骨架已成,血肉需我等親手填充,首要便是這無比精妙的《新軍訓練條例》!”

他目光掃過在場眾人,最終落在太尉石德臉上。

石德作為文官系統在軍事領域的最高代表,深諳政務運作,此刻眉頭微蹙,顯然在思考皇帝話中深意。

“陛下所指精妙之處是?”一位以勇猛著稱的邊將忍不住問道。

劉據微微一笑,走到白帛前,拿起毛筆在“士卒”二字上重重一圈:

“其一,士卒如手足,需同氣連枝!舊時行伍,士卒多依鄉黨、宗族抱團,雖有小義,卻難成大勢。新軍之中,朕要徹底打破此藩籬!”

他目光炯炯,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自班始,便要讓來自天南地北的士卒同吃、同住、同操練、同進退!營中不得以地域、出身論親疏!

日常操演,須有以‘班’、‘排’為單位的合練之法!務使十人同心,數十人同力,百人同命!

此乃‘集體意識’之根基——一支軍隊,只能有一個意志,那就是大漢軍魂!是朕的意志!”

殿內諸將,尤其是那些帶兵多年的宿將,紛紛露出思索之色。

他們深知軍隊中地域隔閡、山頭林立帶來的弊端。

若真能如陛下所言,將一盤散沙擰成一股繩,其戰力提升將不可估量。

這時,太尉石德緩緩開口,聲音沉穩:“陛下高瞻遠矚。士卒同心,其利斷金。

然則,欲使士卒同心同力,必先保其康健。古往今來,多少雄師勁旅,非敗于敵手,而亡于營中疫病橫行...”

他身為太尉,主管征兵、后勤、軍紀監察,對軍隊因疫病造成的非戰斗減員有著最直接的痛感。

“太尉所言,正是朕要說的第二點,亦是重中之重!”

劉據接過話頭,語氣陡然變得嚴肅,甚至帶著一絲沉重,“軍中衛生,關乎生死存亡!絕非小事!”

他走到另一幅掛起的“圖表”前,上面赫然列出幾項觸目驚心的數字——那是古今歷次大戰中,因“時疫”、“瘴氣”等疾病造成的減員比例,數字之高,遠超戰場傷亡。

“看看這些!”劉據的聲音帶著痛惜,“多少健兒,未曾死于刀兵,卻倒在了污穢骯臟的營盤里!

一泡污穢能滋生百病,一口不潔之水能折損千軍!根源何在?便在‘衛生’二字!”

劉據當然明白,后世軍隊中踢正步、疊方塊被,學不來,也不必強求其形,但仍然可以加以變通,學習其核心精神。

他轉向諸將,目光銳利如刀,掃過每一張臉:“令行禁止、整齊劃一、保持潔凈之精神,必須融入我大漢新軍骨髓!”

劉據開始詳細闡述他借鑒后世經驗,結合此時實際擬定的衛生條例:

“營盤選址,必近凈水,遠避污穢沼澤、墳塋之地!”

“每營必掘深坑為廁,遠離水源、營房,日日以生石灰覆蓋!”

“士卒飯前便后,必以流水、皂莢凈手!”

“營房每日灑掃,被褥常曬,杜絕虱蚤!”

“飲水必沸!不得飲用生水、污濁之水!”

“病死士卒,其衣物、用具必須焚燒深埋!接觸者需隔離觀察!”

“每連設‘衛生官’一名,專司督導衛生、辨識病患、處置傷病!”

劉據每說一條,便用毛筆在白帛上添上一筆。

他的話語斬釘截鐵,不容置疑:“此等條例,非為繁文縟節,實乃保命之法!

各級將校尉官,必須將此視為與操練戰陣同等重要之職責!

太尉府須將此條列入軍紀監察重中之重!

凡懈怠衛生、致疫病流傳者,主官嚴懲不貸!此乃鐵律!”

殿內一片寂靜。

將領們,包括太尉石德,都被皇帝如此細致、甚至有些“苛求”的衛生要求所震撼。

這完全顛覆了他們過去對軍營管理的認知。

一些將領本能地覺得繁瑣,但看著“圖表”上那刺目的減員數字,再聯想到自己部下因疫病哀嚎倒斃的場景,反對的話又咽了回去。

石德深深吸了一口氣,眼中精光閃動,徹底明白了皇帝引入“集體意識”和“衛生條例”這兩條看似“新奇”要求的深遠用意——這不僅是提升戰斗力,更是要打造一支前所未有的、組織嚴密、令行禁止、生命力頑強的新式軍隊!

他鄭重地躬身:“陛下洞悉毫末,此乃強軍之基石,亦是仁愛士卒之圣心!

臣,太尉府石德,必竭盡全力,督導各郡縣、軍營,將此《訓練條例》,尤重衛生之條,推行到底!”

看到太尉表態,其他將領再無猶疑,紛紛抱拳,聲音洪亮:“臣等謹遵圣命!必嚴抓細訓,保士卒康健,鑄鐵血新軍!”

劉據看著眼前凝聚起來的意志,微微頷首。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苗栗市| 武山县| 石柱| 泽库县| 海阳市| 邛崃市| 河津市| 盱眙县| 疏勒县| 大城县| 阳新县| 泸水县| 普洱| 阿尔山市| 绩溪县| 启东市| 鱼台县| 白玉县| 昭觉县| 濮阳市| 桦甸市| 齐齐哈尔市| 房产| 盐源县| 林口县| 密山市| 澜沧| 施甸县| 北安市| 墨竹工卡县| 夏河县| 铜梁县| 福清市| 息烽县| 依兰县| 中牟县| 策勒县| 南漳县| 天津市| 蕲春县| 若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