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另類廷議
- 家父漢武帝!
- 小米糕沒
- 2403字
- 2025-07-02 08:30:00
待心情平復,劉據看向霍光,語氣帶著長久以來的不解:“霍光,朕一直想不通。朕還是太子時,多次示好,你為何總是不接茬?是瞧不上朕這個儲君,還是對衛家......心存芥蒂?”
霍光沒有直接回答,反而拋出一個問題:“陛下,若臣侍奉您二十余載,忠心耿耿。突然有一日,您的太子頻頻對臣示好,與臣往來密切......陛下您會作何感想?”
劉據愕然,良久之后,他感慨地道:“霍光,你讓朕對你大為感慨啊,大為感慨。”
回到長安城,劉據立刻開始密集召見昔日太子府的心腹舊人。
雖無法立刻給予高官厚爵,但郎官、侍中這類近身侍從的小官職,他作為皇帝,無需經過繁瑣的詔令程序便可直接任命。
除了安排人事,劉據的心思更多地放在了“改革”二字上。
問題是,如何改革?
利用現代科學知識,去改造社會,催生工業革命嗎?
開什么玩笑!人類數千年的文明,上百萬年的步履蹣跚,才換來了近兩百年的科技集中爆發。
思來想去,他還是決定立足現實,在現有制度框架下進行調整。
然后,尷尬的事情發生了。
過去雖曾數次監國,但他處理的都是日常行政事務。
對于稅賦、兵役這些維系國家運轉的根本制度,他不能說一竅不通,但所知實在有限,如同霧里看花。
正當他眉頭緊鎖,一籌莫展之際,一個人的身影浮現在他腦海中。
他立刻吩咐內侍春璞:“傳大司農桑弘羊來見。”
一番密談后,劉據心中有了底。
他特意選了個晴朗的日子,在清涼殿召集群臣。
殿宇高闊,穿堂風徐徐吹入,帶走了幾分暑熱。
劉據端坐在御座之上,目光緩緩掃過階下公卿,緩緩開口:“諸卿,今天召諸位前來,非為軍國大事,只想請大司農桑弘羊給朕與諸卿授課。”
此言一出,眾臣臉上都掠過一絲詫異,目光齊刷刷地聚焦在桑弘羊身上。
桑弘羊起身出列,恭敬行禮:“臣領旨。只是,敢問陛下,臣當從何處講起?”
劉據略作沉吟:“便從本朝的稅賦制度講起吧。”
他指了指侍立在御座旁側的幾人,“這幾位是朕新擢的侍中。”
又轉頭對他們,尤其是其中一個叫張鵬的叮囑道:“你們要用心聽,特別是張鵬,不懂之處仔細記下,回頭可向桑大人請教。”
他頓了頓,又對負責記錄的中書令等人道:“今日所講,務必詳實記錄,朕要親覽。”
眾人齊聲應道:“謹遵陛下旨意!”
劉據微微頷首:“桑弘羊,開始吧。”
桑弘羊躬身領命,沉穩地向前一步。
只見他不慌不忙地從寬大的朝服袖中,取出一卷帛書。
那帛書顯然經過精心準備,卷得整整齊齊,邊緣光滑。
他面向眾人,將帛書在身前微微展開,清了清嗓子,緩緩開口:“列位公卿,”
桑弘羊頓了頓,語速適中,吐字清晰,開始娓娓道來:
“本朝賦稅之制,乃國本所系,萬民所依,其要旨在于均平負擔,充實府庫,以固社稷根基。
綜其大略,可分三種:人頭稅、土地稅、商稅。
其一,謂之‘算賦’、‘口賦’,即人頭之稅......”
劉據身體微微前傾,聽得極其專注,仿佛周圍的一切都消失了。
直到桑弘羊原本清朗的嗓音里,悄然滲入了一絲不易察覺的沙啞。
劉據敏銳地捕捉到這一絲變化,果斷地開口:“桑愛卿,”
恰到好處地打斷了桑弘羊即將出口的下一個段落,“可以了,今天講的已經足夠精要。愛卿辛苦,稍作休息。”
他旋即轉向侍立一旁的內侍們,吩咐道:“來人,速速將銅冰鑒加滿新冰,務必使寒氣充足,驅散這殿中暑氣。“
隨后,他目光又轉向桑弘羊,語氣關切:“另外,給桑愛卿呈上一碗上好的冰鎮蜜水,潤潤喉嗓。”
劉據頓了一頓,他環視了一圈同樣在聆聽的群臣,補充道:“還有冰鎮的瓜果,分與諸卿,解解暑氣。”
趁著眾人休息,劉據命春璞取來中書令剛才的記錄。
他一邊翻閱,一邊在腦中梳理桑弘羊所講的稅賦條目,推演著其中的關聯與利弊。
人頭稅,名目繁多:算賦、口賦、戶賦、山川池澤稅……這里收一筆,那里刮一層,甚至還有重復征收之處。
劉據越看越心驚,只覺得頭皮陣陣發麻。
那句“翻開歷史每一頁都寫著‘吃人’”的話,不由自主地跳入腦海。
他的目光掃過階下那些身著華服、代表帝國權力核心的公卿大臣,一股巨大的迷茫感幾乎將他吞噬:改革?從哪里改?革誰的命?他自己,不就是這天下最大的地主嗎?
就在這自我質疑的浪潮幾乎要將他淹沒的瞬間,功烈鄉的景象——百姓們帶著哭腔的山呼萬歲,父老鄉親們那殷切得近乎灼人的目光——無比清晰地、蠻橫地闖入了他的腦海,歷歷在目。
一股灼熱的力量猛地從心底最深處迸發出來,瞬間驅散了所有迷茫,堅定了他改革的決心。
他抬起頭,目光幽深地看向階下群臣,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回蕩在殿中:“諸卿...勿忘百姓之苦啊!”
此言一出,殿內頓時一靜。
公卿們的表情瞬間變得精彩紛呈:田千秋、霍光等人眼中閃過一絲了然;桑弘羊、上官桀等人則顯得茫然不解,完全摸不著頭腦;其余人等,或漠然,或不以為意。
劉據不動聲色,將眾人的反應一一記在心里。
休息了約摸兩刻鐘,劉據再次開口:“今日授課內容,就到此為止。接下來,是自由提問時間。”
他目光掃過全場,“朕先開個頭,這個問題,不止問桑弘羊,殿內諸卿皆可暢所欲言。”
在短暫的靜默后,劉據的聲音再度響起:“都說漢承秦制,朕想知道,我朝稅制、土地制是否與前朝之時,完全一致?”
這個問題,如同巨石投入深潭,在每一位公卿大臣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波瀾!
驚詫、探究、深思、警惕……種種復雜的目光瞬間聚焦在御座之上。
唯有桑弘羊,心底暗自一喜。
他本是商人出身,若非皇帝封賞,這輩子也難有屬于自己的耕地。
他敏銳地感覺到,這或許是個機會。
但他深知不能過早出頭,強壓下心緒,決定先靜觀其變,或許私下再向陛下進言。
殿內一片沉默,無人應答。
見所有人沉默不語,劉據眼中掠過一絲失望,擺擺手:“今日便到這里吧。”
他定了定調子,鄭重宣布:“今日朕與眾卿在此相聚,可視為另類廷議。朕將其命名為:內朝第一次集體學習。”
他端坐御座,神色肅穆:“朕可以明確告訴諸位,像這樣的集體學習,今后每月都要舉行,要形成定例!”
公卿大臣們旋即躬身回復:“臣等謹遵陛下諭旨!”
最后,他看向內侍們,叮囑道:“往后此類廷議,爾等需提前準備周全,務必使諸卿免受酷暑嚴寒之苦。”
內侍們齊聲應喏。
“桑愛卿留下,”劉據道,“其余人,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