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外,早春二月的風已褪去了刺骨的寒意,帶著一絲料峭的溫柔,輕輕拂過宮墻檐角。
劉徹被攙扶著,坐在了庭院中一張鋪著軟墊的胡床上。
陽光包裹著他嶙峋的身軀,暖意絲絲縷縷地滲入骨髓。
劉徹靜靜地坐著,望著遠處飛翹的檐角在淡金色的光線下勾勒出清晰的輪廓,望著庭中柳枝悄然吐出的點點嫩綠。
春風,一遍又一遍地、耐心地拂過他布滿皺紋的額頭,拂過他花白稀疏的鬢角,拂過他骨節分明、曾掌握天下權柄如今卻無力垂落的手。
不知過了多久,那一直支撐著他頭顱的力量悄然消失。
他的頭,極其輕微地向一側偏去,搭在了身旁劉據及時伸出的手臂上。
劉據悲痛地呼喊:“父皇~”
在這和煦的春風里,在初春溫暖的陽光下,千古一帝走到了他生命的盡頭。
五祚宮,殿內,經搶救,依舊無力回天。
喪父之痛,如錐心刺骨,劉據悲慟哀嚎,不能自已。
前世,他從小就是孤兒,形單影只,從未得到過父母之愛;而今,雖然經歷過巫蠱之禍,可劉徹確確實實給了他生命,給了他父愛。
見劉據如此,眾大臣也不敢懈怠,三公頓首嚎哭,九卿稽顙(sang)慟哭。
不知過了多久,丞相田千秋與霍光等人交換眼神后,深吸一口氣,下定了決心。
他整了整衣冠,上前一步,向劉據行禮,然后規勸道:
“殿下至孝純深,哀毀骨立,其情其志,感天地而泣鬼神,誠日月所共鑒!
古之圣賢,以孝治天下,然如殿下這般發于至誠、行于五內者,實乃萬世之楷模,臣等聞之見之,唯有慚惶敬服,不能及其萬一。”
田千秋微微頓首,聲音愈發懇切而凝重:
“然,伏請殿下暫抑哀思,節傷保重。
當此時,宗廟懸于上,社稷重于山,神器不可一日無主,黎庶不可須臾無望。
陛下龍御賓天,舉國同悲,然國不可久曠其君,政不可久滯于途。
殿下身為儲貳,承天命而繼大統,撫慰群臣,安定人心,厘清朝政,決斷機務,此誠刻不容緩之急務也!
萬望殿下移孝為忠,以社稷蒼生為念,速振乾綱,總攬萬機。
此非悖于孝道,實乃大孝之彰顯——承先帝之遺志,保祖宗之基業,安萬民之心,方不負陛下之托付之重,亦為至孝至仁之極也!
臣田千秋等,冒死泣血以聞,伏惟殿下明察!”
劉據當即愣住了。
不是,老田,你這也太想進步了,說辭一套一套的,之前怎么沒發現你文采這么好?
不過,此前劉據大腦一片空白,被田千秋這么一說,現在總算緩緩回過神來了。
他正想開口,卻見群臣伏拜:“請殿下以社稷為重!”
劉據長嘆一聲:“唉~”
穿越為劉據,不甘于煌煌史冊上昭示的命運,最初也只是為了活著,如今的確做到了,可他卻四顧茫然。
“報——”
一聲嘶啞,拖得極長。
侍衛來報:“稟殿下,衛尉田廣明求見!”
霍光聞言,皺了皺眉頭。
來不及細想,劉據脫口而出:“讓他進來。”
“慢著!”
霍光站了出來,“殿下,當此時,應該加強戒備,封鎖消息,秘不發喪!”
劉據這才反應過來,對身邊的春璞說:“春璞,你出去,就說陛下讓你問,田廣明不去守衛宮門,來這里干什么?”
“喏~”春璞領命,小跑出去。
隨后,劉據轉頭看向霍光等人:“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等,國喪之事就由你等全權負責,望爾等勠力同心,各盡其責,把事情辦好。”
三人齊聲道:“臣等領命,必當恪盡職守,以報皇恩!”
最后,劉據看向田千秋、暴勝之等人,囑托道:“國喪期間,凡有政務,還請勞煩丞相總攬,御史大夫輔助。”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
“丞相主理庶政,諸事以穩社稷、安民心為要;
御史大夫專司監察,凡有玩忽懈怠、徇私枉法者,無論親疏貴賤,立劾無赦!
遇軍國重務,疑難大事,可向孤直奏。”
二人齊聲唱喏,隨后同群臣散去,各自辦差去了。
不多時,春璞踩著小碎步,急吼吼地趕來,“殿下...殿下...”
及至身前,他卻突然連連抽自己嘴巴子,邊抽邊斷斷續續地說“哎...呦....您看我...這嘴,該....稱呼...您陛下了。”
劉據瞪了他一眼,沒好氣地說:“是該抽你嘴巴子!流程都沒走完,孤還不是天子,被你這么一說,小心給有心人落了口實。”
眼看著春璞嘴巴略顯腫脹,劉據才叫停,問他:“田廣明所來何事?”
春璞不自然地抽動著嘴,回稟:“殿下,田廣明奏報:在長安城內發現燕王劉旦派來打探的使者。”
聽聞此言,劉據冷笑:“看來我這三弟不老實嘍。”
思索片刻后,劉據吩咐:“天黑之后,你將暴勝之、霍光、金日磾三人叫來。”
春璞趕忙應聲:“喏~”
隨后,劉據在內侍們陪伴下,來到側殿,稍作休息。
夜幕降臨,當春璞將三人召來后,劉據直接命令:
“霍光、暴勝之,你二人趁著夜色,持節前往北軍大營,命田仁即刻調兵控制長安九門,捕捉燕王劉旦派來的使者,交給廷尉丙吉,嚴加審問。
而你,金日磾,帶幾個人,持節前去節制京城八校尉,告訴他們,若無詔書,任何人都不得私自調動。”
三人齊呼,“遵命!”,隨后趁著夜色離去。
......
大殮次日,太常卿領博士官擬定初稿,上奏給劉據。
劉據與公卿們相商后,一致選定先皇謚號為:“孝武”。
然而,當劉據提起廟號時,朝廷內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聲音。
不過,好在劉據果決,公卿們支持,最后倒也沒出什么茬子。
十三天后,在重重保護下,劉據入主未央宮,方才開啟即位流程。
由于劉徹是當場指定劉據即位的,加上此前巫蠱之禍后,沒有正式下詔廢黜太子,也因此沒有留有遺詔。
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暴勝之等公卿,當著百官的面,驗勘璽印。
發喪當天,劉據于梓宮前受皇帝信璽,堪堪走完即位第一步。
發喪后,一個月內,告天燔(fan)柴、社稷授土、太廟謁祖......
走完五重天命認證儀式,劉據才發現,自己身掛六璽,比蘇秦都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