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冷冷睨視,語帶刻骨譏誚:“蘇文、江充...你與他們過從甚密,當真以為朕一無所知?”
鉤弋夫人猶欲辯白,殿門轟然洞開,數名甲士踏入,她最后的力氣瞬間抽空,癱軟在地。
劉徹齒縫間迸出森然詔令:“將鉤弋夫人——交給廷尉,賜死!”
鉤弋夫人哭著求饒:“陛下,弋兒知道錯啦,您看在弗陵的份上,饒了我吧。”
恰在此時,一個幼小的身影自殿外猛然闖入,直撲鉤弋夫人身前,張開雙臂死死護住,哭喊道:“父皇!莫傷娘親!要殺...便殺孩兒!”
“呵呵...哈哈哈”劉徹爆發出一陣凄厲慘笑,笑聲未歇,一口心頭熱血狂噴而出,眼前一黑,昏了過去。
再度醒來時,劉徹發現自己已經躺在龍榻上,殿內聚集了一大片人。
見他睜眼,劉弗陵率先撲至榻前,攥住他枯瘦的手,泣聲喚道:“父皇~”
劉徹抬手撫過稚子面頰,目光觸及殿門處踟躕的鉤弋夫人,心口驀地一窒。
“陛下......”鉤弋夫人亦趨步近前,語帶哽咽,“都是弋兒的錯,讓陛下傷了龍體...”
劉徹凝望著這對母子,眼底酸澀翻涌,猛地揚聲:“來人!”
鉤弋夫人渾身劇顫,以為死劫難逃,立時跪倒哀泣:“陛下!求您看在弗陵的份上,饒了我吧。”
劉弗陵隨之放聲痛哭。
候在殿外的霍光等人聞召,疾步入內。
劉徹目光掠過跪地啜泣的母子,聲音喑啞微顫:“朕......不會殺你,但此生,朕亦不會再見你!”
隨后,他轉而看向霍光:“霍光,即刻遣人護送她母子回長安。”
“臣遵旨!”霍光躬身領命,旋即退下安排。
皇帝視線移向金日磾,氣息微促:“金日磾,你親自帶人前往長信殿,迎接據兒來此,另外,持朕符節,調部分北軍駐守甘泉宮。”
“臣領命!”金日磾肅然應諾。
長信殿前,金日磾宣畢旨意,劉據愕然——他已許久未奉召伴駕甘泉宮。
“金將軍,”劉據略一遲疑,“容我稍做準...”
金日磾急聲打斷:“殿下!陛下急召,刻不容緩!行裝稍后自有人取送!”
劉據無奈,只得應允,唯求與金日磾同輦。
車駕轔轔。
劉據打破沉寂:“金將軍侍奉父皇,勞苦功高。”
金日磾端坐如松:“殿下言重,臣子本分。”
“金將軍,你可曾想家?”劉據突然問道。
金日磾顯然沒有預料到這個問題,愣了一下,而后神色鄭重:“長安即吾鄉,陛下再造之恩,漢室即吾國。”
劉據頷首,挑簾望去,道旁羽林執戟肅立,車后北軍甲士如龍,心下稍安。
長安才是他的棋盤,離了京師,諸多籌謀終是力有不逮。
這么一路下來,也唯有在聊起衛青以及養馬時,金日磾冷峻的眉目方見松動。
趕在暮色前,當劉據來到甘泉宮,見到劉徹時,眼眶瞬間濕潤了。
時隔不到兩個月,而今劉徹躺在臥床之上,白發蒼蒼,形容枯槁,嘴唇發白,人之遲暮莫過于此。
“父親!”劉據喉頭哽咽,撲跪榻前。
劉徹聞聲側首,渾濁眼中漾開慈藹:“據兒來了...”
劉據滿懷關切地詢問:“父親,你怎么樣了?”
劉徹嘴角掛起一抹笑容,拍了拍劉據手背,安撫道:“朕還好,一時半會兒還死不了。”
他喘息片刻,語帶寥落:“父皇是沒想到,少了你給朕念奏疏,朕居然有些不習慣。”
近侍會意,忙將成堆簡牘奉上。
其他人見此情形,也悄然無聲地退出大殿,守在門外。
一個時辰后,劉據清朗的誦讀聲中,劉徹緩緩入睡。
劉據悄然步出殿外,面沉如水,向眾人詢問:“究竟發生了什么?父皇怎么會變成這樣?”
事到如今,大家也算看明白了,眼前這位怕是真正的大位繼任者。
為了給劉據留個好印象,內侍們爭相趨前,低聲將事情原委細細稟明。
劉據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父皇對母親和鉤弋夫人早已做過試探。
結果很明顯,唯有母親衛子夫過關了。
劉據關切地追問:“父皇有沒有按醫囑服藥?”
眾人沉默,隨后幾個貼身內侍搖了搖頭,“陛下很執拗,拒不服藥。”
不管這幾年待自己如何,此前,父皇是真心把自己捧在手心里的。
數十年父子情誼涌上心頭,此時劉據發自內心地為父親感到悲傷。
他略作思忖,吩咐道:“勞煩金大人遣人回宮,取我幾件常服來。”
然后,他對內侍們道:“你們去準備些蜜餞,再取一副席子和被褥來。”
待眾人散去,劉據獨召太醫令,問:“太醫令,你如實告訴我,父皇他身體狀況究竟如何?”
太醫令躊躇再三,方顫聲道:“殿下...陛下之軀,若肯用藥,或可延歲余之期,否則......”
言未盡,太醫令搖了搖頭,空余一聲長嘆。
當夜,一方素席便鋪于龍榻之側。
劉據自此衣不解帶,晝夜侍疾。
衰老如影隨形,無可遁逃,是逃不掉的自然規律。
昔年懼老畏死,汲汲以求長生,而今直面大限,劉徹反生出一絲釋然——至少,未成真正的孤家寡人。
在劉據悉心照料下,劉徹漸有起色,月余后竟可勉強下榻,雖步履維艱,氣力大衰。
也不知道從何時起,父子間不再言及朝政經義,而是開始追憶往昔。
某日,劉徹突然問道:“據兒,你知道朕小時候的名字嗎?”
劉據雖于后世史冊中偶見“彘兒”之稱,此刻卻不敢妄言,只搖頭。
劉徹眸中泛起光彩,將少時趣事娓娓道來,講到酣處,眉飛色舞,笑聲朗朗,連劉據亦被這久違的歡愉感染,適時追問。
懷舊是遲暮者永恒的詩篇,而陪伴是唯一的注解。
流光拋人,縱貴為天子,劉徹亦在心底祈求上蒼——再予他片刻貪戀這人間溫存。
秋意遠去,冬天漸漸靠近,考慮到甘泉苦寒,在劉據建議下,劉徹同意移駕。
當最終選定五柞宮時,劉據心頭猛地一沉——冥冥之中,竟應了那記憶深處的歸宿。
冬至將近,為免父皇抱憾,劉據決意,行一樁大膽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