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想到的就是三毛,原名陳平,本叫陳懋平,因“懋”字難寫學不會,改為陳平。
喜歡三毛的灑脫,羨慕三毛游學各國的豐富經歷,當然三毛的灑脫不是與生俱來的,小學時曾因數學考0分被老師在臉上畫了一個紅叉當眾羞辱而自閉。一個人能從小時候自閉到后來的瀟灑人生,也說明了三毛的內核是強大的。
在西屬撒哈拉三毛跟荷西公正結婚的,領證那天,荷西送了三毛一副完整的駱駝頭骨,走了好遠的沙漠才找到的,三毛很興奮的說這是最好的結婚禮物。三毛選了一身淡藍色的長衣服,戴了一頂草帽,沒有花就從廚房拿了香菜做裝飾。領完結婚證回來在家門口看到荷西同事合送的奶油蛋糕,三毛覺得在沙漠能吃到新鮮的奶油蛋糕是很幸福的事情。
三毛是比較隨性的性格,荷西是對三毛最大限度的認可,三毛拿香菜代替鮮花作為頭部飾品時,荷西有愛的夸贊三毛很田園風。一個人有一個身邊人這樣隨時隨地認可自己,三毛與荷西是相互成就。
在沙漠當醫生,是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時的一段別樣體驗。
在撒哈拉的那晚荒山之夜,是三毛跟荷西極具風險的一夜,荷西下班和三毛找化石,荷西陷進泥潭,三毛遇到三個沙漠居民后求助,非但沒被三個居民幫助還差點被猥褻,三毛奮力掙脫并開車甩掉三人,折返回荷西陷泥潭的地方,用盡車內一切東西把荷西拉出泥潭。從出事到解決逃出,沒有膽量、智慧和責任,荷西可能就要被凍死在寒冷的沙漠夜里。《荒山之夜》是我初讀撒哈拉故事時,唯一一個連看三遍的一篇。
《沙巴軍曹》中主人公故事的時間線長達16年,一個西班牙軍曹駐軍撒哈拉沙漠期間的真實事件,西班牙軍曹因為戰友被屠殺的慘痛經歷而恨撒哈拉威人,最后這個軍曹為保護撒哈拉威人的孩子卻犧牲了。這是當時撒哈拉的社會現實,三毛猶如親歷了西班牙軍曹的從軍生涯,這位西班牙軍曹死后三毛才從他的墓碑上知道他的名字叫沙巴。
三毛和荷西在撒哈拉時,像沙巴軍曹、娃娃新娘、啞奴這樣因社會環境而導致的“悲慘”命運,不是一兩個個例,作為撒哈拉的一個居民,三毛和荷西能給予他們幫助但無法幫他們解脫禁錮。
撒哈拉的生活只是三毛人生中的一部分,是我最喜歡三毛的一段人生,在撒哈拉三毛是幸福的,荷西溺水身亡后,三毛安穩幸福的一段時光也結束了。
喜歡三毛有很大因素是羨慕,我看的三毛作品大多是對生活點滴的記錄,這些平常的生活經歷中隱藏了很多的不平凡。多國游學和后來多地不同的生活環境,不同文化背景下三毛都是與當地人親和友愛相處,大世界,小生活,我認為三毛把生命看的很透徹。
從三毛的作品中,我看到的是人生的簡單和純粹,三毛的一生很短暫,48歲時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縱觀三毛的一生,雖然不到五十年,但三毛活出了自己想要的一生,肆意的活真的是很多人一輩子都不敢邁出的步子。
喜歡三毛的最大一點就是她的大膽,瀟灑享受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