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網初織定江南
至正二十三年春,吳王宮的梨樹下,朱興隆鋪開江南輿圖時,陳雪雁正將新曬的茯苓餅擺在青瓷盤里。她看著丈夫用朱砂在蘇州、杭州、武昌等處畫圈,指尖沾著的墨點在絹帛上洇出小團紅暈——三日前呂珍兵敗常州,張士誠龜縮平江,可陳友諒殘部仍在湖廣出沒,元軍察罕帖木兒的余部也在淮北蠢蠢欲動。
“用商隊作掩護最穩妥。“陳雪雁將一枚徽州墨錠研成細汁,“我陪嫁的三百名伙計里,有十二個是爹爹當年的信使,懂'蜂語'傳訊。“她想起九江文廟的地窖,父親曾用蜂蠟在書頁間藏密信。
朱興隆抬頭,看見妻子鬢邊的珍珠釵在陽光下閃著微光——那是馬秀英送的添妝禮,此刻卻映著她眼中與年齡不符的沉穩。他想起昨夜朱元璋在中軍大帳說的話:“哥,張士誠雖困,可咱們連他后院有幾口井都不知道?!?
“蜂語?“他用狼毫蘸墨,在應天處畫了個空心圓,“是不是用蜂蠟寫密信,再拿礬水顯影?“
“王爺果然聰慧?!皠⒒挠鹕韧蝗粡睦鏄浜笊斐鰜恚让嫔闲骂}了“經緯“二字,“當年陳友諒用這法子聯絡徐壽輝舊部,卻不知早被我軍截獲。“他指著輿圖上的鄱陽湖,“朱大哥若建情報網,此處需設三重關卡。“
三日后,朱興隆在城西別院設下“經緯堂“,以陳雪雁的徽州商隊為根基,開始篩選首批信使。他親自考核時,見個叫阿水的年輕伙計能在半柱香內將《孟子》某頁某行轉譯成數字密碼,想起在皇覺寺時,智光長老曾教他用《金剛經》頁碼傳訊。
“以后你就負責武昌線?!八麑⒖讨棒~“字的竹牌遞給阿水,“每月初三在鸚鵡洲的枯樹下埋信,用魚鰾膠封口?!?
陳雪雁在一旁記錄名冊,忽然抬頭:“武昌慈恩寺的知客僧是我娘的遠房表哥,可作聯絡點?!八闹讣鈩澾^紙上“武昌“二字,那里曾是她的家。
半月后,首份密報從常州送來,竟是張士誠在平江城外挖了條通太湖的暗道。朱興隆將密信放在燭火上,蜂蠟融化后顯出八個小字:“呂珍掘渠,欲偷運糧“。他立刻命人快馬送往朱元璋的中軍大帳,自己則帶著陳雪雁去查看應天的護城河。
“若情報有誤,“陳雪雁踩著春草,裙角掃過新生的蒲公英,“會不會誤了王爺的戰機?“
“情報沒有萬無一失的?!爸炫d隆撥開垂落的柳枝,看見河面上漂著片染了礬水的荷葉,“但有總比沒有強。就像這護城河,不挖深些,怎擋得住洪水?“
當晚,朱元璋帶著常遇春闖進“經緯堂“,手里揮著常州送來的塘報:“哥!張士誠果然想從太湖運糧,被常將軍截了個正著!“他指著案上的情報檔案,“這些冊子,比我的十萬大軍還管用!“
常遇春摸著臉上的刀疤,拿起一封用蠅頭小楷寫的密信:“朱大哥,你這法子妙啊!以后哪個將領敢吃空餉,我就讓人把他的名字寫在蜂蠟里!“
朱興隆笑著搖頭,給弟弟倒了杯陳雪雁釀的青梅酒:“這情報網是雙刃劍,用好了安邦定國,用不好禍起蕭墻?!八肫痍愑颜彯斈暌虿录蓺⒘粟w普勝,“所以我才讓雪雁管著人事,她心細,不會錯?!?
陳雪雁正在里間整理信鴿腳環,聞言探出頭來:“王爺放心,每只鴿子的翅膀都記著編號,就像每個信使都有自己的路?!八脑捯魟偮洌恢换银潛淅饫怙w進窗,腳上綁著從杭州來的竹筒。
朱興隆解開竹筒,展開的絲絹上只有一幅畫:斷橋邊的桃花下,一個貨郎擔著兩筐梨。他盯著畫看了半晌,忽然笑道:“張士誠的女婿在杭州囤了兩萬石糧食,就藏在桃花塢的地窖里?!?
“你怎么知道?“朱元璋湊過來看,只看見幾枝桃花。
“因為陳姑娘的陪嫁里,“劉基的羽扇點在畫中貨郎的扁擔上,“有個杭州繡娘,她家祖傳的暗號里,'梨'就是'糧',兩筐梨便是兩萬石?!?
朱元璋恍然大悟,拍著朱興隆的肩膀大笑:“哥,你這情報網,比我的軍師還厲害!“
朱興隆看著窗外漸濃的夜色,想起白天在護城河看見的那片荷葉,知道這張密網才剛剛織就。江南的風帶著水汽吹來,吹動了“經緯堂“的竹簾,也吹動了他心中的萬千思緒。他知道,在這亂世之中,只有織密這張情報之網,才能為弟弟朱元璋掃平障礙,才能讓這新生的吳王政權,在風雨飄搖中站穩腳跟。
陳雪雁走到他身邊,將一件披風披在他肩上:“夜深了,該歇息了?!?
朱興隆點點頭,握住妻子的手,感受著她掌心的溫暖。他知道,有了陳雪雁的幫助,有了“經緯堂“的運作,未來的路雖然依舊坎坷,但他有信心,為弟弟,為這來之不易的江南,撐起一片穩固的天空。情報網的建立,不僅是為了戰爭,更是為了未來的太平盛世,鋪下一條堅實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