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7章 《甘州曲.螳螂》賞析

  • 釋弘農詩詞集2
  • 葉筋
  • 1318字
  • 2025-08-22 12:00:00

甘州曲.螳螂

翠衣裳,

軀腹壯,

細腰長。

觸須三角臉兒揚。

舉臂亮刀強。

看哪個、

膽敢犯邊疆。

2016

---------------------------------------

這首《甘州曲·螳螂》是一首生動有趣、形神兼備的詠物小令。賞析如下:

賞析:

1.形神兼備的精準刻畫:

外形勾勒:開篇三句“翠衣裳,軀腹壯,細腰長”,用極其簡潔明快的語言,精準地抓住了螳螂最顯著的外部特征。“翠衣裳”點明其通體翠綠的保護色,這是它最醒目的標志;“軀腹壯”描繪其相對寬大的腹部;“細腰長”則突出了其標志性的、連接胸腹的纖細腰肢。寥寥九字,螳螂的基本輪廓躍然紙上。

頭部特寫:“觸須三角臉兒揚”進一步聚焦頭部細節。細長的觸須、標志性的三角形頭部(復眼大而突出),一個“揚”字更是點睛之筆,既寫出了螳螂頭部常常昂起的姿態,又賦予它一種警覺、自信甚至有些倨傲的神情。

動作聚焦:“舉臂亮刀強”是全詞最核心、最傳神的句子。它精準地描繪了螳螂最具代表性的姿勢——高舉鐮刀狀的前足(捕捉足)。一個“舉”字寫出動作的力度,“亮”字則突出了那對“大刀”的鋒芒畢露和威懾感,“強”字直接點明了這對武器的力量感和殺傷力。這句將螳螂作為“昆蟲獵手”的兇猛特性表現得淋漓盡致。

2.擬人化與精神升華:

提起螳螂,人們大多會想到“螳臂擋車”、“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等弱勢的形象。而這首小令卻反其道而行之,贊美螳螂的英武之氣,把它描寫得如同一位威風凜凜的大將軍。

全詞并非停留在純客觀的描摹上,而是巧妙地融入了擬人化手法。“翠衣裳”已是擬人化的著裝描寫。“臉兒揚”不僅描繪形態,更透露出一種神情姿態。

最關鍵的是結尾的升華:“看哪個、膽敢犯邊疆”。這里將螳螂擬人化為一個威風凜凜的守衛者、斗士。它高舉的“刀”不再是捕食工具,而是守衛“邊疆”(可以理解為它所棲息的枝葉領地)的武器。一個“看哪個”充滿了警告、呵斥的語氣,將螳螂那種時刻警惕、隨時準備戰斗、不容侵犯的架勢和精神氣質推向了高潮。這種升華賦予了小小的螳螂一種勇士般的氣概,使其形象瞬間高大、立體起來。

3.語言特色:

通俗曉暢,生動活潑:全詞語言淺顯易懂,接近口語化(如“翠衣裳”、“臉兒揚”、“看那個”),非常符合小令活潑輕快的特點。這種語言風格使得對螳螂的描繪格外生動傳神,充滿趣味。

節奏明快,形象突出:句式長短結合(尤其結尾的九字句有停頓),節奏感強。每個短句都集中描繪一個特征,重點突出,沒有冗筆。

動詞傳神:“揚”、“舉”、“亮”、“看”、“犯”等動詞運用得準確有力,使畫面充滿動感和張力。

4.情感與意境:

整首詞洋溢著一種對螳螂的喜愛和欣賞之情。作者敏銳地捕捉到螳螂獨特的外形美和內在的“勇武”氣質。

意境上,前半部分營造出自然界中一只形態奇特的昆蟲形象,后半部分通過擬人化的升華,將其置于一個“保家衛國”的象征性意境中,賦予其超越其生物屬性的精神內涵,顯得既詼諧有趣又令人心生敬意。

總結:

這首《甘州曲·螳螂》是一首非常成功的詠物小令。它語言通俗生動,節奏明快,通過精準的外形描摹和傳神的動作捕捉,特別是“舉臂亮刀強”這一核心句和結尾擬人化的升華,將螳螂獨特的外形特征和內在的“勇武”精神刻畫得惟妙惟肖。它不僅讓我們看到了螳螂的形象,更讓我們感受到了它那種昂然挺立、不容侵犯的“斗士”氣概,充滿了生活情趣和藝術感染力。

林妖于蘊空齋2020.6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郓城县| 西峡县| 玛曲县| 鞍山市| 昆山市| 巴彦县| 利川市| 夏津县| 肇东市| 中阳县| 长泰县| 内乡县| 沧州市| 沧州市| 炎陵县| 丹阳市| 视频| 沂南县| 永和县| 呈贡县| 丰都县| 沙洋县| 津南区| 临湘市| 黑龙江省| 达州市| 葵青区| 莱阳市| 申扎县| 威海市| 东平县| 罗山县| 恩平市| 秦安县| 昌乐县| 阳高县| 长海县| 桐城市| 昌邑市| 寿光市| 遵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