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調笑令?花種》賞析
- 釋弘農詩詞集2
- 葉筋
- 1611字
- 2025-08-20 12:00:00
調笑令?花種
花種,花種,
春日土暖播種。
經常澆水施肥,
精心照料是誰?
誰是,誰是,
環保公益人士!
2018
這首《調笑令·花種》以“調笑令”詞牌特有的回環結構和明快節奏,歌詠了環保公益人士播種希望、呵護生命的平凡而崇高之舉,主題鮮明,充滿時代氣息和積極力量。下面進行賞析:
一、詞牌特色與時代主題的巧妙結合
1.疊句點題,直抒胸臆:“花種,花種”開篇疊用,響亮直接,如同一聲充滿希望的呼喚或勞作號子,瞬間點明主題——播種花卉。這與詞牌要求高度契合,也奠定了全詞積極向上的基調。
2.回環設問,聚焦核心:下片疊用“誰是,誰是”,形成強烈的回環設問效果,將讀者的注意力牢牢引向詞的核心——那些默默奉獻的環保公益人士。這種結構天然具有強調和聚焦的作用,非常適合用來歌頌和提問。
3.韻律轉換,自然流暢:上片“種”、“工”押仄韻(上聲或去聲),聲音短促有力,符合播種勞動的節奏感。下片轉平韻“肥”、“誰”、“士”,音調趨于平穩悠長,仿佛在耐心照料和深情追問中尋找答案。韻腳的轉換服務于內容和情感的推進。
二、內容與意象:描繪耕耘,歌頌奉獻
1.春日播種,充滿希望:“春日土暖播種”一句,交代了時間和行動。“春日”象征生機與希望,“土暖”蘊含著生命萌動的溫度,“播種”是具體的行動。語言平實卻充滿畫面感和暖意,描繪了公益活動的起點。
2.辛勤照料,細致入微:“經常澆水施肥”是對“精心照料”的具體化。“經常”體現持續性,“澆水施肥”是養護花卉的基本工作。這幾個詞樸素地勾勒出環保公益人士日復一日的辛勤付出,沒有華麗的辭藻,卻真實動人。
3.核心設問,升華主題:“精心照料是誰?”這一設問是全詞的轉折點和靈魂。它從描述具體勞動自然過渡到對勞動者身份的探尋。“誰是,誰是”的疊用,強化了追問的語氣,充滿了敬意與好奇,引導讀者思考。
4.響亮回答,點明主旨:“環保公益人士!”最后一句,擲地有聲,是對前面設問的響亮回答。這不僅是身份的揭示,更是對這群默默奉獻者價值的高度肯定和由衷贊美。點明了平凡勞動背后的崇高意義——為了環境的美好,為了公益的事業。
三、藝術特色與表達效果
1.語言質樸,貼近生活:全詞用語通俗易懂,如“澆水施肥”、“經常”、“是誰”等,貼近現實生活和環保公益活動的日常,避免了過度文雅帶來的距離感,使歌頌的對象更親切可感。
2.主題鮮明,時代感強:以古典詞牌書寫當代主題(環保公益),體現了古典形式的現代生命力。它歌頌的不是王孫貴胄或文人雅士,而是投身環保的普通志愿者,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積極的社會意義。
3.情感真摯,充滿正能量:全詞洋溢著對勞動(播種、照料)的贊美和對奉獻者(環保公益人士)的敬意。通過描繪具體的行動和有力的設問回答,傳遞出積極向上、關愛環境、贊美奉獻的正能量。
4.結構清晰,感染力強:遵循詞牌結構,上片寫事(播種、照料),下片寫人(追問、點明)。由物及人,由行動到精神,層次清晰。結尾的直呼身份,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號召力。
四、主題與意義
這首詞的核心主題是**歌頌環保公益人士的辛勤勞動和無私奉獻精神。它通過描繪春日播種、日常養護的具體場景,最終揭示并贊美了這些美好行動的踐行者——環保公益人士。其意義在于:
肯定價值:讓平凡的環保公益勞動得到藝術的呈現和價值的肯定。
傳播理念:潛移默化地傳遞了愛護環境、參與公益的理念。
樹立榜樣:為讀者樹立了積極投身公益、建設美好家園的榜樣。
古典新用:展示了傳統詞牌在表達現代主題、歌頌普通人方面的潛力。
總結:
這首創作于2018年的《調笑令·花種》,成功地將傳統詞牌形式與當代環保公益主題相結合。它以質樸的語言、清晰的畫面、巧妙的設問和有力的回答,生動描繪了環保公益人士播種希望、辛勤耕耘的場景,并對其奉獻精神給予了真摯而熱烈的贊美。全詞結構緊湊,節奏明快,情感真摯,充滿積極向上的時代氣息,是一首具有現實意義和感染力的現代小令。它讓我們看到,在古典詩詞的園地里,同樣可以綻放出歌頌當代凡人善舉、傳播綠色理念的清新花朵。
林妖于蘊空齋2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