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煉鐵初見成效
書名: 大明:朕躺平了,你們自己看著辦作者名: 這恒河貍本章字數: 2059字更新時間: 2025-07-14 22:40:15
“接下來是人群釣活魚。”
擠進人群后,朱厚照便看到一個中年男子拿著一根魚竿說道:“父老鄉親們,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
說完之后,中年男子手中的魚竿一甩,魚線劃出一條完美的弧線,朝著人群而落去,下一刻,只見中年男子魚竿一提,一條活蹦亂跳的鯉魚便被釣了起來。
神乎其技的戲法頓時引來滿堂喝彩,尤其是剛才魚線落下范圍的百姓更是喝彩得最大聲,因為他們完全沒有發現這鯉魚是如何出現在魚鉤上的。
將鯉魚摘下后,中年男子隨手就扔進一旁的魚簍,然后再次甩動魚竿,魚線飛向了圍觀的百姓。
看到這一幕,朱厚照并沒有覺得有什么新奇的意思,過了一會后,朱厚照便轉身離開了人群,相比于現代的高科技魔術和短視頻里的特技魔術,這種戲法實在引不起他的興趣。
剛走出人群,朱厚照便被不遠處的一家花店所吸引,其中最讓朱厚照在意的是十幾株顏色各異的鮮艷牡丹,要知道現在已經十一月了,這個季節是不可能有牡丹的,更別說這么多顏色不同的牡丹了。
“爺,這是王氏的花店。”
看到朱厚照的目光,一旁的劉瑾連忙解釋道:“聽說王氏有秘法,可以讓牡丹在冬天開放,這冬天牡丹的價格賊高,一株就要三兩銀子,珍稀的五色牡丹更是要十幾兩銀子。”
十幾兩銀子?
聽到劉瑾的話,朱厚照不禁瞠目結舌,要知道現在京城附近一畝良田也就二十兩不到,江南那邊的經濟發達,一畝良田也就四十兩銀子左右,這一株五色牡丹已經相當于大半畝良田了。
想到這里,朱厚照的眼中閃過一抹異色,這京城中的有錢人如過江之鯽,這或許是一個賺大錢的機會,這反季花卉說到底也就是溫室種植罷了。
只是下一刻,朱厚照的眉頭便皺了起來,因為后世的溫室要么是透明塑料板,要么是塑料袋,透明度足夠高,可以提供足夠的陽光,這個時代應該沒有這這些東西。
如果不能找到可以代替透明塑料的東西,這溫室種植就不可能大規模開展,若是小規模的話,那賺的錢就有限了,還不如不做。
玻璃!
這時,朱厚照的腦海中又蹦出了另一個發財路子,那就是造玻璃,玻璃的透明度完全可以頂替塑料板,而且這個時代的玻璃可是稀罕物,連皇宮中也就慈寧宮里有幾塊西洋來的玻璃鏡子。
雖說他不知道造玻璃的詳細技術,不過他記得玻璃這玩意是用沙子熔煉的,而且玻璃廠似乎都是建在沙漠邊上的,對于他來說,只要有了思路,那么就可以找人去試驗,反正皇室工坊里的工匠那么多,找幾個工匠去試試就行了。
而且玻璃在工業發展上的作用也不小,就算現在不研究,以后也要研究的,早做肯定比晚做要好,失敗了就當積累經驗了。
收回了思緒后,朱厚照繼續在街上逛著,好不容易才出宮一次,就這么回去的話,那就有點浪費了,他平時可沒太多出宮的機會。
………
在宮外逛了一個多時辰,朱厚照才帶著人回了皇宮,不過朱厚照并沒有直接回乾清宮,而是來到了內官監。
內官監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機構,幾乎整個皇室的一切用品都是內官監制造,從皇室宮殿到日常用品,幾乎無所不包,下屬的機構有御用監、兵仗局、銀作局、內織染局以及一些在皇宮之外的工坊,比如盔甲廠、王恭廠、寶源局之類的。
他想要找的就是御用監,御用監主要負責各種寶石鑲嵌和家具建造,其中就有琉璃坊,這個時代的琉璃和玻璃并不是同一種東西,琉璃一般是半透明的彩色瓦片。
不過東西雖然不一樣,但制造過程應該是差不多的,只要讓御用監的工匠多研究一下,應該能研究出來才對,畢竟這個時代的工匠其實是很聰明的,只不過他們很少有出頭的機會。
“羅祥,去把御用監中負責制造琉璃的工匠帶來,順便將阮明也一起帶來。”
朱厚照朝著一旁的羅祥吩咐道,自從上次讓阮明去改進煉鐵技術后,他就沒有再過問,也不知道阮明改進得如何了。
“奴婢這就去。”
聽到朱厚照的話,羅祥連忙應道,然后急匆匆走了出去。
…
沒過多久,羅祥便帶著幾個工匠來到內官監大堂。
“草民拜見陛下。”
“臣參見陛下。”
阮明和幾個工匠恭恭敬敬地行禮道。
“平身吧。”
朱厚照擺了擺手道:“阮明,朕之前讓你改進煉鐵技術,不知進展如何了?”
相比于造玻璃,他更在意煉鐵技術,畢竟鋼鐵是工業的基礎,鋼鐵不行的話,什么技術都沒用,比如燧發火槍,要是鋼鐵不過關,那制造出來的就是隨時會炸膛的自殺神器了。
“回陛下,臣聯合了其他工匠,潛心研究了數月,目前已經有了一點突破。”
聽到朱厚照的話,阮明連忙回道:“前幾天臣和其他工匠研究出了更高的煉鐵高爐,目前的高爐是十丈高的,在明煤的作用下,爐中的溫度更高了。”
“做得不錯。”
聞言,朱厚照點了點頭道:“那明煤中的硫黃問題怎么樣了?”
這煤炭中蘊含的硫才是真正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那么煉出來的鋼鐵就不能用,連農具都做不了,更別說造火器了。
“回陛下,臣和其他工匠正在研究這個問題。”
阮明恭敬道:“以往其他工匠都是用清水濾洗,不過這個方法能夠洗掉的硫黃并不多,臣和其他工匠正在嘗試在水中加入其它東西來濾洗明煤,只不過到目前還沒有見成效。”
“這個不急,慢慢來。”
聽到阮明的話,朱厚照點了點頭道:“若是需要什么東西,盡可找兵仗局的掌印太監。”
他已經給阮明他們畫了一個大餅,他相信阮明他們比他更想突破技術瓶頸,不過技術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突破的,除了了基礎知識,還需要一點點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