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4章 孫文:民間主持人

  • 旅居成都
  • 南北王
  • 1620字
  • 2025-06-25 09:54:49

一般來說,主持人是一個令人羨慕的職業。打開電視,我們幾乎每天的每個時刻,都能看到那些或娛樂或文化或新聞的主持人。他們或意態萬方,或調侃生姿。他們是萬眾仰慕的角兒,當然薪水豐厚、行有車居有廈,也是不在話下的事情。

孫文也是主持人。但他的這個“主持人”前面,往往被人額外加上“民間”兩個字,性質就大不相同了。孫文自稱是“成飄”一族,也就是告訴人,他在這座城市,是沒有根的。

一天下午,我跟隨孫文去他的“家”做客。從他供職的時間簡史大書坊出來,經天府廣場繞到人民南路,然后走進一條深長的胡同。在胡同的盡頭,是一片在成都已很少見了的家屬院。在一棟破舊的樓房下,孫文向6樓的一個窗口喊:我有朋友來了。隨著孫文上樓,眼睛卻一時什么也看不到。樓梯里漆黑一片,沒有燈,也沒有可以透進來的光。等終于摸索著上到6樓,進了屋,看到這是一間十幾平米的房子。除了床,幾乎沒有什么家具。我們就坐在床上交談。孫文拿出一本書讓我看。那是張承志的《心靈史》,上面有張承志親筆題寫的贈言:送給孫文兄弟。于是,孫文談起這位當代中國最獨立特行的作家,就像談起自己同一個村的兄長。

漂泊和貧寒的孫文,是生活在他的理想和追求之中的。

和孫先生的相識是在三年之前。那時,我剛到成都不久,詩人永君約我一起去參加一場在印象大書坊舉行的詩歌朗誦會,主持人便是孫文。經介紹,知道孫先生來自陜西寶雞,但籍貫卻在河南洛陽,和我有著同鄉之誼。同在異鄉為異客,這無形中讓我們有了一種親近感。后來,我們還見過幾次面,也都是在各種學術講座和藝術活動場合。在那里,他是橋梁和鏈接,是打開一道道或高雅或神秘之門的推門者。

他手舉話筒的身影,一般出現在雙休日,一般出現在雙休日的下午時光。

“作為一個客居在成都的文化人,成都城里的書店,無論大小都成了我追求的對象和選擇的目標,沒有一家過其門而不入,沒有一個見其店而不看……在文化人的眼中,書店是一道最亮麗的風景線……我至今還懷念著“三一書店”做學術主持和負責進書品種的那段歲月”。他原來在寶雞的一家軍工廠工作,但因為一些原因,他開始了自己人生的重新尋覓和定位。十年前他來到成都,成為當時在成都頗具影響的三一書店的學術講座主持人,并參與書店的業務管理。那是他最為懷念的一段時光。在三一書店短短三年多的時間里,他主持的學術、文學、影展、畫展、行為藝術等各種講座、活動近百場。后來,由于高雅終究難敵流俗,加之其他因素,三一書店關閉,但他并沒有放棄自己作為事業的一種追求。在此后的成都圖書館、大學、酒吧和各種大小不一的書店里,他手舉話筒的身影依然是一道不變的風景。他依然在堅守著自己的理想和舞臺,堅持著一種大地上春草一樣生生不息的文化藝術和思想的傳播和推動。

他在成都就這樣客居了近十年,主持各種講座活動無數。

但是,這樣的民間文化、學術主持人的身份,卻是動蕩不安和清貧的。他在一次面臨困窘時這樣寫道:“只求有口飯吃不致于餓死/以保持淡泊的精神走近書桌/坐在長夜的燈下/思考先哲圣賢們未竟的遐想”。安于清貧,對于這個物欲日漸膨脹的時代來說,對于一個穿行在萬丈紅塵中的當代人,若無一個堅定的信念做支撐,會是多么的難!但他堅持下來了。在許多身無分文的日子里,朋友們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在廣元,他曾得到詩人史幼波的無私關照。在成都,詩人啞石將自己在大學里的房子讓出,為他提供庇護達三年之久。也正是這樣的友情,才讓他的心不致冷卻,才能從一個書店到另一個書店,從一個舞臺到另一個舞臺,成為了一個以推動學術和藝術傳播交流為己任的職業民間主持人。

成都,是一個移民城市,這是我從歷史書中有關清代“湖廣填四川”的字縫間讀到的。也因此,決定了這個城市的開放性、包容性和文化底蘊。成都以休閑之都和詩歌之都聞名。但這些都基本是民間的。而成都所有文化的、民間的活動,又基本上是在下午或晚上。

所以,當我和孫文----兩個客居者坐在成都的下午時光里,坐在四壁書脊的文字空間中時,便有了對于這個城市一種縱橫交互的傾聽和訴說。2006-4-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易门县| 扶余县| 花莲市| 普安县| 沙田区| 固阳县| 海原县| 独山县| 云南省| 桂阳县| 长阳| 邵东县| 孟津县| 泌阳县| 唐山市| 西峡县| 忻城县| 乐东| 伊吾县| 天等县| 瑞丽市| 罗源县| 麟游县| 阳曲县| 夏邑县| 简阳市| 惠水县| 洛川县| 夏河县| 札达县| 南部县| 渝中区| 乃东县| 渝北区| 涡阳县| 密云县| 壤塘县| 宁德市| 明光市| 汝州市| 青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