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于謙歸來
- 大明:皇兄封我戾王?稱朕明中宗
- 一時鹿
- 2062字
- 2025-07-05 23:59:35
卷簾之后的太后聽到鄧棨被杖斃的消息,心中也是一驚。
上次姚宗被抓走,她并未特別上心,只是專注于將她的代言人鄧棨扶上代右副都御史的位置。
對于朱祁鈺所言的一百零八刀,她完全不信。
她可是看著朱祁鈺一步步長大的,從小便是一副懦弱、膽小的樣子,和他的母親一模一樣。
孫太后自認閱人無數,就朱祁鈺從小到大的那副樣子,怕是別人把刀架在他脖子上都不敢反抗。
所以她被朱祁鈺當眾頂撞時,腦海中第一種情緒是憤怒。
憤怒一個自己從未正眼瞧過的庶子竟然給不給自己面子。
憤怒一個唯唯諾諾的小孩拿著自己兒子給予權力沖撞自己。
可鄧棨的死,讓太后變得有些害怕了。
別說是當今皇上朱祁鎮不敢做這件事,便是她丈夫宣宗朱瞻基大權在握時,也不敢做出杖斃大臣之事。
可偏偏杖二十這個結果是眾人同意后的決定,如今馬順說是鄧棨身體虛弱又有誰能夠反駁呢?
人都死了。
整件事中,唯一能挑出問題的人也就是馬順。
而馬順看著身旁皮膚都未曾破裂,卻已經死去的鄧棨,仿佛在看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這么多年不親自動手,手藝還是這么好!”
“當年為了練就這一手功夫,我可是將豆腐放置于宣紙之下,反復練習數月,才做到豆腐碎裂可紙張卻不破的境界。”
“王爺見我行事如此完美,應當會私下偷偷獎賞我吧!”
馬順知道私下的事不論,表面功夫還是要做好,因此向朱祁鈺請求責罰自己。
但令他沒想到的是,朱祁鈺還真的責罰了!
“馬順,本王讓你杖二十,可讓你杖斃?”
“我本意不過小懲鄧棨,你卻失手將其打死在這朝堂之上,現暫剝去你錦衣衛指揮使之職,由指揮同知盧忠暫代,等到陛下歸來之后再做處理。”
大臣們心中對此前的判斷頓時感到不自信了。
本以為馬順的話只是推脫之詞,可郕王的反應,真是馬順失手打死了?
馬順自己一開始也思索,是我會錯意了?
可待到他聽到陛下歸來之后的時候,他就知道緣由了。
他看向朱祁鈺的眼神之中并沒有被卸去職務的怨恨,只是有些許的無奈。
那日,馬順向朱祁鈺詢問如何能確保自己活下來了。
除了將馬順身上的閹黨標簽剔除,減少文官集團的仇恨外,二人還商量了一個最為保險的方法。
那就是避免馬順直接暴露在大臣面前,讓他卸甲歸田。
大臣們總不能沖進馬順的府邸,再將其活活打死吧?
馬順不知道如今郕王將自己的職務交給盧忠,是對自己的倒戈太后的懲戒,還是讓自己卸甲歸田以報性命。
但只要在這詭譎的局面中保住性命,等到未來時局動蕩結束,自己想來還是有機會的。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朱祁鈺確實兩者的心思都有。
雖然馬順倒戈,但對自己其實并沒有造成什么傷害。
但這,不意味著朱祁鈺就能將其輕輕放下。
若以不懲戒,以后自己的身邊的人豈不是人人有反骨?
朱祁鈺想了想還是卸除了他錦衣衛指揮的職位,保住其一條性命,也算是完成了當初的承諾。
更重要的原因是,經此一役,朱祁鈺對于身邊之人更加的小心謹慎了。
尤其是那些史書上未有之人。
相比隨時倒戈的馬順,至少歷史上的盧忠到死都是站在自己這邊的。
將盧忠提前安插到錦衣衛指揮使的位置,讓朱祁鈺自己也能更加放心一些。
可就當所有人都以為朝會已經落下帷幕,準備退朝之時。
一道未曾料想到的身影從大殿之外走了進來。
來人面容方正清瘦,一身朝服顯得有些褪色的素白,腳步卻又踏實有力。
直到王直喊出其名字,朱祁鈺才知道。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于少保,于謙!
不過不同于朱祁鈺滿眼都在打量著衣著樸實卻一臉正氣的于謙,其余人的目光則是落到了于謙身邊。
身邊驛使的衣袍染滿了鮮血與灰塵,只能在于謙的攙扶之下行進著。
他看向臺階之上的朱祁鈺,再看著好奇的大臣們,嘶啞的喉嚨中發出來絕望的聲音:
“八百里加急!陽和…鷂兒嶺…成國公…全軍覆沒!!”
“大軍駐扎于土木堡,被瓦剌部圍困。”
“全軍斷水了....”
說完,驛使像是用盡了自己最后的一絲力氣,躺倒在了大殿之上。
可這時也沒有人去指責其無禮之舉了。
朝堂陷入了死寂。
直到片刻之后,眾人才緩緩的消化了帶來的消息。
成國公帶著三萬精兵全軍覆滅了?
哦,沒事陛下身邊還有大軍。
大軍,也被圍困了?
斷水了?
朝堂上的大臣們,便是文職也知道在戰場之中斷水意味著什么。
若是平常,他們必定要參一本領軍之人無能。
可如今,領導大軍的人是皇帝。
更嚴重的問題是,皇帝本人被圍住了!
若是皇帝被俘虜...
大臣們都不敢去想象那種結局。
眾人也不顧于謙是否星夜趕路過來,立刻將沙盤地圖帶入大殿之中。
土木堡?
看完土木堡的地形,絕望開始彌漫在朝堂之中。
王直和胡瀠看著情況,率先向于謙詢問道:
“陛下如今被圍困在土木堡,于侍郎可有辦法?”
于謙也不廢話,指著土木堡周圍的宣府道:
“宣府乃是軍事重鎮,又有楊洪統領,可以讓楊洪將軍領兵解圍,想來瓦剌人見到宣府將士,也不敢正面對抗!”
二人對視一眼,知道于謙一直在南方所以對于瓦剌的情況不甚了解,只能解釋道:
“瓦剌此次南下,分為四路大軍。如今宣府周圍也有一支約莫8萬人的軍隊在糾纏楊洪。想讓宣府出兵,怕是困難。”
“那大同呢?大同雖遠一些,卻也能夠在大軍崩潰之前趕到。”
“大同...大同早在數日前就被瓦剌打得千瘡百孔,如今只剩副將郭登率殘兵鎮守!”地上的驛使無力的解釋道。
于謙看向堪輿圖,原本的重鎮,大同和宣府都幫不上大軍。
如今的塞外,
皇帝,孤立無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