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黑云壓城城欲摧
- 大明:皇兄封我戾王?稱朕明中宗
- 一時鹿
- 2066字
- 2025-06-30 23:59:07
八月初二,
大同城遠方的烏云密布,在城中都能隱隱聽到遠方傳來的雷聲。
好好休息了一日的朱祁鎮,此刻看著城外的烏云都卻覺得無比的順眼!
無他,唯心情愉悅爾!
多日來隨軍出行,雖然吃穿用度都是軍中最佳,可受條件限制,距離朱祁鎮平日所用相差甚遠,更別說歷來出征不允許有女眷隨行了。
昨日官員進獻的侍奉女子,雖比不上京中美人,卻也別有一番風味。
至少對于在男人堆中混跡了半月的朱祁鎮來說,宛如久旱逢甘霖一般,讓今日的他春風拂面。
只是人的欲望是無窮的,在短暫的得到滿足后,朱祁鎮變得更加思念京中的奢靡生活了。
而此刻他的大伴王振,正面色鐵青的聽著另一個宦官匯報。
那人,正是郭敬!
那個第一次瓦剌攻擊時,躲在草叢之中才逃過一劫的宦官,如今正有聲有色的描繪著瓦剌人的恐怖,以及他監軍部隊的無能才會導致慘敗。
聽著郭敬的描述,王振眼前仿佛浮現出了那瓦剌人的彎刀在如同收割麥子般殺死明軍的模樣。
感受著臉上滾燙的血跡,他們不僅不感到難受,反而眼神里更添一分瘋狂與嗜血之色,舌頭將嘴角的鮮血舔入口中,繼續提著刀沖向明軍!
雖然王振之前也曾聽人說過瓦剌的恐怖,他也不過當作那些文官想要讓陛下班師回朝的說辭罷了。
但現在向自己匯報的人,是自己一手提拔的郭敬。
王振面對一眾大臣的能夠耀武揚威,因為他知道有陛下在這群大臣弄不死自己。
可瓦剌人不一樣啊,他們可不管自己的權勢如何。
再者,素來聽聞胡人擅騎射,若是被戰場中的流矢擊中,奪去自己性命也不是不可能。
聽到瓦剌人屠殺完后,好像已經撤回草原,王振心想:
“郭敬的說辭正好給了陛下一個能夠班師回朝的臺階,只要不面對瓦剌便不會有性命之憂!”
于是,他帶著自己的小弟郭敬,將瓦剌人的兇殘又添油加醋的描述了一番,同時表示:
“這樣兇殘的民族,在聽到陛下的消息后都已經抱頭鼠竄回到草原了,陛下這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啊!”
本來就思念京城的朱祁鎮一聽這番言論立刻同意了撤退,同時心中大喜:“沒錯,朕并非沒有戰勝也先,而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此刻班師回朝,倒也合情合理。”
收到旨意的王振立刻招呼著大軍撤退。
在他看來,只要早一步離開大同這個危險的地方回到京城,就不會遇到郭敬說的那般危險,自己的小命和榮華富貴就還能保得住。
可王振到底是缺乏領兵的經驗,他并不清楚所謂撤退可并不是往后行進那般簡單的,如果不慎就是潰敗!
而他的焦慮與恐慌已經順著命令,一層層的傳到了下面的將士之中。
就在大軍混亂的撤出大同城之時,黑夜中一直暗自注視著明軍的那頭來自北方的狼,行動了!
-----------------
遠在京城之中的朱祁鈺,看著大軍已經撤出大同的消息,內心五味雜陳。
雖然很早就知道是既定的事實,可是當事情真的要在面前發生的時候,還是感慨萬千。
一旁的馬順,在見識那么多次朱祁鈺對于邊疆的預言后,已經從震驚、驚訝到此刻的麻木了。
他甚至覺得自己沒有必要去看什么軍報,直接問郕王就行了。
但兩人未曾明說卻心知肚明的是,雖然也先大軍即將到來,但這也預示著皇位正在一步步向朱祁鈺靠近!
在皇帝率領大軍行進的這幾日中,朱祁鈺也忙著增強自己對于京城的控制力。
尤其是自上次朝會之后,朱祁鈺如今幾乎是暫時性的控制住了整個朝堂。
隨著周航的口供,以及南城指揮使家里的證物被呈現在了朝堂之上,朝中重臣串通邊將勾結瓦剌的事情已經擺在諸位大臣面前。
有如此一頂帽子在,即使面對錦衣衛的挨個問訊,文官們對此也無法發難。
更讓朝廷上大臣們感到人人自危的是,他們并不知道下獄的御史姚宗交代了些什么,會不會牽連到自己。
姚宗的證詞,如今像一把利刃懸在袞袞諸公頭上。
但其實,姚宗壓根什么都不知道!
朱祁鈺和馬順之所以沒放出風聲,一方面是繼續借此機會擴大權力,另一方面也是知道炸不出幕后黑手。
姚宗被逼迫參與的手法,與當年威脅周航一模一樣。
在南城指揮使的尸首被刑部大理寺發現的當晚,有人拿著當年姚宗在翰林院時期,拿著家族給的銀子賄賂吏部官員的事情威脅他,讓他推著整件事情往前走。
本來因為周航的侍郎二字,朱祁鈺對于刑部侍郎抱有極大的期待,可沒想到結果出人意料。
這刑部侍郎竟然是個二愣子!
不像其余一些大臣,錦衣衛通過言語誘導、恐嚇的方式,最終他們交代了是太后一黨的人,
刑部侍郎他和什么勢力都不沾邊,還真是純粹的覺得南城指揮使是馬順害死的,滿心都是為國除去馬順這種殘害大臣的人!
面對這樣的人,朱祁鈺也沒有難為他。
在他看來雖然蠢是蠢了點,但是刑部需要這種堅持司法公正的人,蠢點也好!
一個刑部侍郎也霍霍不到百姓!
對于朱祁鈺來說,這次的事件還是有一份意外之喜。
面對可能與外族勾結的邊軍,在太后、自己、以及朝廷諸位大臣的同意下,竟然調動了一萬余人的威海衛到保定府附近待命,一旦有北方反叛的消息,立馬北上!
朱祁鈺知道北上是肯定來不及的,北方的大軍不過三天就全軍覆沒了!
但那一萬威海衛,將為自己抵御也先的增加一份大大的底氣。
只是京城中的事物,并不是全部都一帆風順的。
一個問題始終縈繞在朱祁鈺的心頭。
京城和邊軍之中,通敵賣國的人究竟是誰?
侍郎?
刑部侍郎已經排除,禮部和吏部的侍郎跟著皇上出征了。
可朱祁鈺對于剩下的結果,本能的感到害怕。
因為直接管轄軍中事務的兵部,其左侍郎正是于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