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張振邦入職
- 年代1960,我有一臺娃娃機(jī)
- 夢半回
- 2071字
- 2025-06-30 16:14:03
次日,張建軍等四人吃了點東西就出發(fā)。
他老子張振邦再次檢查自己的介紹信,昨天讓隊長開的,沒有這東西,去縣城入職就有些麻煩了。
除了黃鱔、田雞、泥鰍和為數(shù)不多的塘鲺魚,張建軍還把昨日孩子們撿的知了殼帶上。
同行的權(quán)叔等人,羨慕地看著張振邦。
他們都收到消息,張建軍給他老子在縣里找到一份工作。今天跟過去,大概率就是去入職的吧?
那可是工人呀!
“振邦,你去上班,一個月有多少工資?”有人好奇詢問。
張振邦哪知道?也沒人跟他說過。
“這你得問建軍,我也不了解?!睆堈癜顡u頭。
見大家都看向自己,張建軍開口道:“我爸剛進(jìn)去,正式工都還不算,可能就是二十元左右,轉(zhuǎn)正后有27.5元。”
這時候的工人,工資標(biāo)準(zhǔn)為1-8級,級別越小工資越少,級別越高工資越高。
等自己老爸進(jìn)去工作,張建軍也會幫他刷刷業(yè)績,加上劉皓大伯的關(guān)系,轉(zhuǎn)正是板上釘釘?shù)氖虑椤?
所以,轉(zhuǎn)正的事不用擔(dān)心。
柱子叔他們一聽,更加羨慕了。
一個月二十多元,那么一年就是兩三百元。
他們在生產(chǎn)隊就是干到死,一年也絕對掙不到一百元。
還是當(dāng)工人好呀!收入高,地位也高。
他們又看了看張建軍,心里暗道:別人家的孩子!
一邊趕路,一邊聊,時間過得很快,也沒那么累。
到了縣城,他們直奔同德堂。權(quán)叔他們是為了賣蛇,今天的蛇也不少,按照生產(chǎn)隊這個捉法,。不用幾天,村里的蛇都能被他們捉光。
“德叔,我看你們這還收知了殼,什么價呀?”趁著柱子叔他們到后院去,張建軍問道。
德叔瞅了一眼張建軍腳邊的一個麻袋,已經(jīng)猜到里面裝的是什么了。
他不由笑道:“知了殼很輕,一斤12元。一會,我讓人把中藥統(tǒng)一收購表拿一張給你,了解、了解?!?
“多謝德叔!”張建軍連忙感謝。
他把那麻袋的知了殼打開,讓德叔檢查。
品質(zhì)談不上很好,但也勉強(qiáng)合格,德叔也就沒有雞蛋里挑骨頭,讓人稱一下。
好家伙!一大麻袋,才2.1斤,收入25.2元。
接著,姓胡的伙計給張建軍拿來一張中藥收購表,上面記錄著大量中藥的統(tǒng)一收購價,甘草兩毛到五毛一斤,但那是濕重,板藍(lán)根五毛一斤……
最貴的是天然牛黃,兩千元一斤。
張建軍再次確認(rèn),自己沒有看錯,就是兩千元一斤。哪怕他是穿越客,看到這個價也到吸一口涼氣。
凈麝香也貴,要六百多元。
“胡大哥,謝啦!”張建軍謝道。
那伙計笑道:“跟我客氣啥?”
走的時候,張建軍留下那幾斤的泥鰍,讓胡大哥和德叔他們分一分。
胡小鵬很高興,泥鰍燉一燉,想想都流口水。其實,油炸泥鰍更好吃,但太耗油,他家可沒有那么多油給他炸。
緊接著,張建軍他們?nèi)ゲAS。
劉皓已經(jīng)先跑一步,去跟他大伯邀功。黃鱔、田雞等加起來,可是上百斤的肉呀!有他的一份功勞。
“劉伯伯,這是我爸張振邦,以后就要在您手下混飯吃了。”張建軍介紹道。
劉主任笑道:“都是自己人,不說這些。老弟,私底下你喊我劉哥好了。你兒子厲害呀!我家小子連個高中都考不上?!?
他看出張振邦有點局促,于是主動握手。
看到劉主任這種態(tài)度,張振邦才松了口氣,連忙打招呼,恭維幾句。
“劉哥,感謝您給我這個機(jī)會?!?
……
劉主任喊人去處理那些黃鱔之類,盡快給錢,然后親自帶張振邦去入職。他還是挺看重張振邦的,最近幾天的肉都來自張振邦的村子。
有他帶去入職,廠里沒有不長眼的,對剛?cè)肼毜膹堈癜顟B(tài)度友好。
張建軍提前給他老子準(zhǔn)備了香煙,就為了讓他更好跟同事打交道,盡快融入到工作環(huán)境中去。
張振邦先是去領(lǐng)了一些入職的物資,比如工服、暖水壺、肥皂、盆、毛巾等,東西還蠻多。
他原本是帶了錢和票過來的,沒想到好多都不用自己買,廠里會發(fā)。
劉主任告訴張振邦,會盡快給他安排住所。
沒辦法!自己那侄子都求上門了。
劉皓提著竹雞和竹鼠回家,吹得天花亂墜。
他也確實有吹噓的資本。
給家里帶回來肉不說,還掙了五塊錢。
是的!張建軍給他分了五塊錢。
這收入,讓劉皓一躍成為家里最掙錢的主,誰不服呀?在這之前,他老子的工資最高,一個月70.4元,平均每天也就兩塊多而已。
“爸!家里的自行車我騎?!眲╉槃萏岢鲎约旱囊?。
劉向南瞪眼睛:“憑什么?你騎自行車,我怎么去上班?”
“走路唄!反正也不遠(yuǎn)。憑我賺得比你多,媽,你說是不是?”劉皓看向自己老媽,希望能得到自己老媽的支持。
劉母還是疼孩子的,點頭道:“當(dāng)家的,小皓是比你更需要自行車?!?
她給丈夫留了面子,沒說他掙得比兒子還少,只是說兒子每天要走二三十公里路,太辛苦。
再說,兒子帶回來的肉,還不是你吃最多?
把自行車讓出來,也應(yīng)該吧?
“是呀!爸,小皓每天這么走路,不容易?!眲┑拇蟾缫查_口。
看在肉的份上,他這次“站隊”老弟。
劉向南:“……”
他郁悶道:“行吧!”
“小皓,你那同學(xué)建軍呢?怎么不請人家上門吃飯?”劉母責(zé)怪道。
“今天沒時間,我們一會就走。”
說完,劉皓自己都不逗留了。他還要去干個事——幫張建軍租一輛自行車。
目前,買自行車還不現(xiàn)實,時機(jī)不成熟。
這還是昨晚他和張建軍商量過的。
劉皓去了自己一位哥們的家中。
“陳叔,你家自行車租給我唄!”他沒有拐彎抹角,直接開門見山地說。
“要用就拿去,租什么租?”
劉皓搖頭:“我是幫一個同學(xué)要的,而且不是一天兩天,哪能白用您的車?我同學(xué)出五毛錢一天?!?
他陳叔聽后,眼睛一亮:“五毛一天?”
一個月可就15塊錢了。
“五毛一天?!眲c頭。
“推去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