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南狩之策
- 大明最后的監(jiān)國太子
- 凌水長東
- 2107字
- 2025-07-08 09:00:26
朱厲的馬車駛?cè)牖蕦m,并沒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這一大清早,伴隨著李自成的炮響。
那些往日鮮少露面的王公大臣們,紛紛被炸了出來。
一個個逃難似的跑到宮里,守在皇極殿外,盼望著陛下指條路。
甚至于,連那近日‘告病在家’的魏藻德,都拉上幾個內(nèi)閣元老,急匆匆跑到了宮里。
路過皇極殿時,朱厲悄悄掀開車簾一角,看到數(shù)道熟悉的身影站在那里。
“李若璉,繞過去吧,直接去乾清宮。”朱厲對著車外的李若璉吩咐道。
看這樣子,這么多大臣守在這,估摸著也都是吃了‘陛下’的閉門羹。
但這群臣之中,皆是一大堆文官,鮮有武將身影,想來之前王之心在宮門前攔著李若璉的事。
恐怕此時,偌大的皇宮內(nèi),守備力量已經(jīng)被王德化暗中控制。
“只許文官進(jìn),不許武官入么…”
怪不得那王之心在看到李若璉之后反應(yīng)那么大……朱厲心里琢磨道。
不多時,馬車停到乾清宮外,王承恩率先從車內(nèi)走出,將車簾掀起。
“殿下,到了。”王承恩的聲音響起。
車內(nèi)的朱厲伸了個懶腰,緩緩站起:“走,老王,隨孤進(jìn)去看看。”
王承恩點(diǎn)頭稱是,單手?jǐn)v著朱厲下了車,李若璉隨即喚來了一旁的小太監(jiān),將車?yán)K交了出去。
“參見殿下——”
朱厲緩緩踏上臺階,兩側(cè)的太監(jiān)宮女紛紛停下腳步,躬身行禮。
行至宮前,王德化此時正守在乾清宮門口,見到朱厲前來,小跑著趕了過來。
“殿下,您怎么來了,陛下此時正…”
“哼。”王承恩冷哼一聲,“王公公難不成是想攔著殿下面圣?”
王德化聞言,身子一顫,連忙解釋道:
“殿下,老奴豈敢,只是…陛下此時正與魏首輔等人商討退敵之策…不宜打擾…”
“無妨,孤就進(jìn)去看看。”朱厲抬手打斷王德化,大步向著宮內(nèi)走去。
“殿下……”王德化欲再勸阻,跟在身后的李若璉不動聲色的抓住了老太監(jiān)的肩膀。
輕輕一拽,便將王德化向后趔趄幾步。
“你……”王德化剛欲發(fā)作,卻看清那人是錦衣衛(wèi)二把手李若璉,只得悻悻咽了回去。
來到大殿之內(nèi),崇禎帝此時坐在御案前眉頭緊皺,面前站著的則是魏藻德幾人。
“兒臣……參見陛下。”
隔著老遠(yuǎn),朱厲的聲音響起,眾人連忙轉(zhuǎn)過身,發(fā)現(xiàn)朱厲此時已跪在大殿中間。
一時間,魏藻德等人心中大驚!
臉上憂國憂民的神情瞬間消失,轉(zhuǎn)而被驚疑不定所取代。
周奎不是說太子魘癥復(fù)發(fā),臥床不起了嗎!怎么會出現(xiàn)在這里!
還有那王德化!干什么吃的,這么大的事怎么不事先通報!
可他們哪曾想到,朱厲在王承恩的指引下,早就避開了他們所有的耳目。
至于那唯一知道太子進(jìn)宮的王之心……哼哼,早就被王承恩軟禁在值房。
御案之上,崇禎抬起頭,沙啞的聲音響起。
“慈烺?你不在嘉定伯府靜養(yǎng),擅闖宮禁,所為何事?”
他目光掃過朱厲等人,尤其在身后的李若璉身上停頓了一下,不由得眉頭緊皺。
“回父皇,兒臣夜班驚聞賊寇叩城,炮聲響徹京城。
兒臣身為國儲,自當(dāng)為父皇分憂,豈敢安臥外祖私邸?
縱萬死,亦當(dāng)立于君父階前,與社稷共存亡!”
說完,他抬起頭,目光坦蕩地迎向崇禎。
“至于宮禁……兒臣回自己家,莫非還需向王德化這奴婢請旨不成?”
最后一句,朱厲矛頭直指王德化,聽得魏藻德等人心中一驚。
難不成……太子知道了他們做的事情?
就在這時,王承恩的聲音適時響起:
“陛下明鑒!殿下憂心如焚,星夜回宮。
卻在宮門遭王之心率甲士阻攔,口稱奉王德化鈞令,言‘閑雜人等不得入內(nèi)’!
若非老奴與李同知拼死護(hù)持,幾致殿下受辱于閹宦之手!王德化此舉,實(shí)乃駭人聽聞!
老奴萬死,斗膽請陛下徹查!”
“王德化?”崇禎坐在御案上重復(fù)道,“讓他給朕滾進(jìn)來。”。
對于王承恩這位從王爺就開始陪伴自己的太監(jiān),崇禎還是很信任的。
緊接著,就見殿外的王德化連滾帶爬的跪倒在地上,哭喊道:
“陛下,老奴冤枉啊…老奴豈敢阻攔太子殿下坐下,此事老奴不知啊…”
“陛下息怒!”魏藻德終于從最初的震驚中反應(yīng)過來,一步搶出說道。
“值此危難之際,宮禁森嚴(yán)乃非常之策,王公公或有處置失當(dāng)之處,然其忠心耿耿,絕無二意!
太子殿下受驚,實(shí)乃誤會!還望陛下明鑒。”
“誤會?”朱厲冷笑一聲。
“首輔大人好一個‘誤會’!既然如此,那孤權(quán)當(dāng)是誤會。
那我請問魏首輔,李總督三請面圣,奏報軍情,被王德化一句‘陛下有恙’擋在宮外,也是誤會?”
朱厲說完,目光掃過崇禎,他發(fā)現(xiàn)后者臉上浮現(xiàn)出疑惑之色。
顯然,崇禎對于李國楨三報軍情的事,毫不知情!
“太子殿下!”兵部尚書張縉彥臉色煞白,急聲辯駁,“殿下久居深宮,不知軍情瞬息萬變!
李總督或有急切,然軍情奏報自有章程……”
“章程?”朱厲打斷他的話,目光死死盯向張縉彥。
“張尚書!此刻闖賊已經(jīng)來到北京城外!炮火連天!
你告訴孤,按你的‘章程’,這軍情要報到幾時?報到賊兵殺進(jìn)這乾清宮嗎?!”
“夠了!”崇禎的聲音響起,“這點(diǎn)事吵什么!闖賊還沒打進(jìn)來呢。”
崇禎的聲音打斷了眾人的爭吵。
說著,他目光掃過眾人,最終落到朱厲身上。
“烺兒,正好你也來了,剛剛魏閣老提了個建議,朕想問問你的意見。”
“兒臣,愿聞其詳……”朱厲微微躬身說道。
崇禎緩緩走向朱厲,對于太子‘天啟’一事,他心中一直都有所忌憚。
現(xiàn)如今,闖賊圍城,正值危難時刻,他自己也拿不定主意。
對剛剛魏藻德等人提出的決議,他想聽聽朱厲的意見,只見他緩緩說道:
“魏閣老……建言京城危殆,朕當(dāng)效法宋高宗趙構(gòu)南渡之法。
由京營扈從,自朝陽門出,經(jīng)通州,取漕船直下金陵……
屆時,以江左為根基,南狩金陵,再圖中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