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風從高處來
- 重回1998老街雜貨鋪
- 零天丶冷秋
- 2307字
- 2025-07-22 19:00:00
夜色深沉,青葉書店二樓的燈。
王晴坐在書桌前,面前攤開的是這次二模的理綜試卷。
那道物理壓軸題,她用紅筆在草稿紙上演算了不下十遍。
每一個步驟,每一個公式,她都爛熟于心。
可就是那個最開始建立的物理模型,因為一個微小的疏忽,導致整個解題方向都偏了。
滿盤皆輸。
全市第五。
這個名次,對別人來說是天大的榮耀,對她而言像一記無聲的耳光。
她不是輸給了題目,是輸給了自己。
輸給了那個在考場上,因為急躁而產生的判斷失誤。
周雅端著一杯熱牛奶,輕輕推門進來。
“晴晴,很晚了,休息吧。”
王晴沒有回頭,聲音有些發悶。
“媽,我再看一會兒。”
周雅把牛奶放在桌邊,看著女兒緊繃的背影,心里一陣疼惜。
她什么也沒說,只是默默地退了出去,帶上了房門。
另一邊,李家雜貨鋪的后院。
李墨也還沒睡。
他沒有在看自己的試卷,而是在一張大紙上,為初三的孩子們羅列明天數學考試的注意事項。
函數的大題有哪些常見的陷阱。
幾何的輔助線應該從哪里入手。
最后一道壓軸題,如果實在沒有思路,如何分步拿到最多的過程分。
他寫得極為細致,每一個字都清晰工整。
仿佛那張全市第六十三名的成績單,對他沒有造成任何波瀾。
李衛國從里屋走出來,看到兒子房間的燈還亮著,便走過去敲了敲門。
“小墨,還不睡?”
“爸,馬上就好。”
李衛國推門進來,看到了桌上那張寫得密密麻麻的紙。
他沒問兒子這次考得怎么樣,只是拿起桌上的鋼筆,看了看墨水。
“筆尖有點澀了,明天我拿去給你磨一磨。”
“好。”
父子倆沒有過多的交流,但那種無聲的支持,比任何話語都來得厚重。
第二天,中考的第三場,數學。
七點半,李墨準時出現在院子里。
孩子們已經到齊了,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幾分緊張和疲憊。
孫亮也來了,他站在角落里,不像前一天那么抗拒,但還是有些不自在。
李墨把昨天晚上整理好的那張“注意事項”貼在小黑板上。
“考前花五分鐘,把這張紙上的內容,在腦子里過一遍。”
“記住,拿到卷子,先看最后一題。如果覺得眼熟,有思路,那今天這場,就穩了。”
孩子們紛紛湊過去,把那些要點記在心里。
發下試卷,院子里再次恢復了安靜。
這一次,氣氛明顯比昨天要好一些。
張小胖拿到卷子,沒有立刻動筆,而是深吸一口氣,直接翻到了最后一頁。
當他看到那道壓軸的幾何題時,眼睛猛地亮了一下。
這道題的圖形,和他前幾天在李墨給的練習冊里,做到的一道題非常相似。
雖然條件和問題都換了,但解題的核心,那個輔助線的做法,幾乎一模一樣。
他心頭一塊大石落了地,整個人都放松下來。
他翻回到第一頁,從選擇題開始,一道一道,穩扎穩打地做了下去。
李墨坐在院子中央,沒有監考,只是安靜地翻看著一本舊雜志。
他給這些孩子們的,不只是解題的方法,更是一種面對考試的節奏和信心。
這場數學考試,進行得異常順利。
收卷的時候,大部分孩子的臉上,都露出了輕松的表情。
“墨哥!最后一題我做出來了!”張小胖第一個沖過來,興奮地喊道。
“我也是!雖然第二問有點繞,但第一問和第三問肯定沒問題!”吳莉也跟著說。
就連孫亮,也小聲地跟旁邊的同學說,他把前面的題目都做完了。
孩子們的喜悅,沖淡了院子里連日來的沉悶。
李墨笑了笑,把卷子收上來。
“別高興得太早,下午還有化學。”
午飯,李秀琴做了拿手的炸醬面,給每個孩子都盛了滿滿一大碗。
吃完飯,李墨沒有立刻開始講評上午的數學卷,而是讓孩子們在院子里自由活動。
有的在跟老孫頭學磨木頭,有的圍著陳婆婆看她織布,還有的在書架前翻看連環畫。
張弛有度,這才是最好的備考狀態。
下午,化學考試結束。
李墨帶著吳莉,開始批改一天的試卷。
傍晚,李墨正準備開始講題,王晴卻出現在了后院的門口。
她換了一身簡單的T恤和牛仔褲,馬尾辮松松地扎著,臉上沒什么血色,但眼神卻不再像昨天那樣緊繃。
院子里的孩子們看到她,都禮貌地喊了聲“王晴姐姐”。
“我來……找幾本參考書。”她找了個理由。
李墨點點頭,沒有多問。
“你先去書店那邊看,我講完題就過去。”
王晴“嗯”了一聲,轉身走向了書架。
她沒有真的在找書,只是靠在書架旁,安靜地看著院子中央的李墨。
他拿著一張數學卷子,正在給張小胖他們講那道壓軸題。
他的聲音很平靜,邏輯清晰,把復雜的幾何關系,拆解成一個個簡單的步驟。
“你們看,這條輔助線一做出來,這個角和那個角的關系,是不是就明確了?”
“很多時候題目難,不是因為它真的有多復雜,而是你們被表面的圖形迷惑了。”
陽光透過院子里的葡萄藤,在他身上灑下斑駁的光影。
他整個人都像是在發著光。
王晴忽然就明白了。
她一直糾結于那個全市第五的名次,糾結于那道不該失分的題目。
而李墨早已從那個分數里跳了出來。
他在做一件更有意義,也更讓他平靜的事情。
他的世界不只有一張成績單。
還有這個院子,這群孩子,這條老街。
王晴的心像是被什么東西輕輕地敲了一下,那些盤踞在心頭的煩躁和自我懷疑,忽然就松動了。
她走到李墨身邊,拿起另一張化學卷子。
“這道題,我來講吧。”她輕聲說。
李墨有些意外地看了她一眼。
她沖他微微一笑。
那笑容里,沒有了陰霾,重新有了光彩。
院子里,兩個南江三中最頂尖的頭腦,成了這群初中生最奢侈的“家庭教師”。
一個講邏輯,一個講細節,配合得天衣無縫。
孩子們聽得如癡如醉。
講完題,天已經完全黑了。
孩子們心滿意足地散去。
院子里,只剩下李墨和王晴。
“謝謝。”王晴先開了口。
“謝我什么?”
“謝謝你……什么都沒問。”她說。
李墨把桌上的卷子整理好。
“因為我知道,你不需要安慰。”
他抬起頭,看著她。
“你只是需要一個地方,安靜地待一會兒。”
王晴的心,又被撞了一下。
這世上,最難得的,不是錦上添花,而是恰到好處的懂得。
“我爸媽讓你今晚過去吃飯。”王晴說,“周阿姨做了你愛吃的糖醋里脊。”
“好。”
兩人并肩走出后院。
晚風習習,吹散了白天的暑氣。
老街的燈火,一盞盞亮了起來,溫暖而安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