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一場無聲的硝煙
書名: 重回1998老街雜貨鋪作者名: 零天丶冷秋本章字數(shù): 1604字更新時間: 2025-07-21 19:00:00
五月底,南江市的天氣已經(jīng)有了幾分燥熱。
蟬鳴聲從街口的老槐樹上傳來,一陣一陣,攪得人心煩意亂。
第二次全市聯(lián)合模擬考試,就在這樣一種焦灼的氣氛中如期而至。
南江三中的高三教學樓,像一個巨大的蒸籠。
如果說一模是遭遇戰(zhàn),那二模,就是陣地戰(zhàn)。
所有人都知道了對手的實力,也看清了自己的位置。這一次,沒有僥幸,只有硬碰硬的實力對決。
李墨的位置被調(diào)到了第一考場的正中央。
他左手邊是王晴,右手邊,是上次月考沖進年級前三的一個男生。周圍全是年級里最頂尖的腦袋。
考前最后一晚,李秀琴沒說什么,只是默默地給他下了一碗臥著兩個荷包蛋的面。
李衛(wèi)國則把他那支用了好幾年的英雄鋼筆,重新清洗了一遍,灌上了新的墨水,放在了他的書包旁。
考試的鈴聲,像發(fā)令槍。
第一門語文,波瀾不驚。李墨的節(jié)奏依舊穩(wěn)健,作文題是關(guān)于“舍與得”,他幾乎是信手拈來,將文化角落里老孫頭教孩子們做木工的例子,巧妙地融入公式。
真正的考驗,從下午的理綜開始。
試卷發(fā)下來的一瞬間,李墨就感到了一股壓力。
出題老師顯然是憋著一股勁,題目的難度,比一模又上了一個臺階。
不再是單純的計算量大,而是處處充滿了概念陷阱和思維的迷宮。
化學的選擇題,有好幾道都把相似的概念混在一起,稍不留神就會選錯。生物的遺傳題,背景材料長得像一篇小論文。
李墨的眉頭微微皺起。
他沒有急著動筆,而是花了整整三分鐘,將整張試卷快速地瀏覽了一遍,在心里迅速制定了作戰(zhàn)計劃。
先易后難,確保基本盤。
他跳過了那道看起來就讓人頭皮發(fā)麻的物理壓軸題,從最基礎(chǔ)的部分開始,將能拿到的分數(shù)穩(wěn)穩(wěn)地收入囊中。
時間在筆尖的沙沙聲中流逝。
當他做完所有有把握的題目時,抬頭看了一眼墻上的鐘,還剩下四十分鐘。
他長出了一口氣,開始向那座最高的山峰發(fā)起沖擊。
物理壓軸題,是一道關(guān)于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運動的題目,但它巧妙地結(jié)合了動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并且設(shè)置了多個臨界條件。
一步算錯,滿盤皆輸。
李墨在草稿紙上畫出復雜的運動軌跡,列出一個又一個方程。
汗水,順著他的額角滑落,滴在草稿紙上,洇開一小片濕痕。
考場里,氣氛壓抑到了極點。
已經(jīng)有同學發(fā)出了煩躁的嘆息聲,筆尖在桌上敲得“噠噠”作響。
李墨的鄰座,那個年級前三的男生,額頭上青筋都爆了出來,顯然是陷入了困境。
李墨屏蔽了外界的一切干擾。
他的世界里,只剩下題目、公式和那支在紙上飛速移動的筆。
當他寫下最后一個數(shù)字時,收卷的鈴聲響徹了整個校園。
他放下筆,手腕都在微微發(fā)顫。
走出考場,天色昏黃。
教學樓里,一片愁云慘霧。
“這理綜是給人做的嗎?我感覺我連二百分都上不了!”
“完了,物理最后一道題我連題目都沒看懂。”
哀嚎聲此起彼伏,比一模時還要慘烈。
王晴站在走廊的盡頭,風吹動著她的馬尾。她的臉色有些蒼白,嘴唇緊緊地抿著。
“怎么樣?”李墨走過去,聲音有些沙啞。
“不好。”王晴搖了搖頭,聲音里透著一絲疲憊,“物理最后一題,我可能掉進陷阱里了。”
李墨沒有安慰她,只是遞過去一瓶水。
“明天還有數(shù)學。”
“嗯。”
他們都清楚,對于頂尖的競爭者來說,任何一句“沒關(guān)系”都是蒼白的。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在下一場戰(zhàn)斗中,把失去的陣地奪回來。
第二天的數(shù)學,延續(xù)了理綜的“變態(tài)”風格。
最后一道解析幾何,計算量大到令人發(fā)指,草稿紙用了整整三頁。
考完最后一門英語,當鈴聲響起時,所有人都像是被抽干了力氣,癱倒在座位上。
持續(xù)了兩天的鏖戰(zhàn),終于結(jié)束了。
但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審判還在后面。
等待成績的日子,每一分每一秒都無比漫長。
李墨沒有讓自己閑下來。他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了文化角落。
六月初,初三的孩子們即將迎來他們的中考。
吳莉和張小胖他們,臉上也開始有了高三學生才有的凝重。
李墨給他們整理了各科的易錯點,又把自己當年中考的經(jīng)驗,毫無保留地分享給他們。
“考試,考的不僅是知識,更是心態(tài)。拿到卷子,先深呼吸,告訴自己,會的題一分不丟,不會的題,想辦法也要從上面啃下來一分。”
看著這些弟弟妹妹們緊張又充滿希冀的臉,李墨自己的焦慮,似乎也消散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