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刺刀見紅的戰場
- 重回1998老街雜貨鋪
- 零天丶冷秋
- 1950字
- 2025-07-19 19:00:00
五月中旬,南江市教育局的文件下發到了各個高中,全市第一次聯合模擬考試,俗稱“一模”,正式定檔。
如果說之前的月考是班級內、年級里的局部沖突,那一模,就是整個南江市所有高三學生的第一次正面交鋒,是真刀真槍的全方位檢閱。
成績單上不再只有班級和年級排名,后面會多出一個讓人無法回避的全市排名。
南江三中的高三教學樓,變成了一個高壓鍋。
走廊里再也聽不到笑鬧聲,取而代之的是急促的腳步聲和壓低了嗓門的背書聲。
就連最頑劣的學生,臉上都多了幾分凝重。
李墨前桌那個同學,已經不滿足于撓頭皮了,他開始小聲地、反復地念叨著物理公式。
李墨依舊是那個節奏。
他把過去幾年的全市一模試卷,全都找了出來,一張張鋪在桌上。
他不是在做題,而是在分析。
分析每一道題的考點分布,分析壓軸題的出題思路,分析每年試卷難易度的變化曲線。
考前最后一節班會,陳班主任抱著手臂,站在講臺上,一句話沒說。
她就那么站著,用視線緩緩地,一個一個地掃過全班。
“這次考試,考場全部打亂,按上次月考的年級排名,重新分配。”
“也就是說,你們身邊坐著的,將不再是熟悉的同學,而是整個年級的頂尖學生,或者……是需要奮起直追的同學。”
“我只有一句話。”她頓了頓,聲音陡然拔高,帶著金屬般的質感。
“從拿到卷子的那一刻起,你們的對手,是全市上萬名考生!”
“拿出你們的全部實力,去拼,去搶!每一分,都要從別人手里搶過來!”
“這是一場刺刀見紅的戰爭,沒有退路!”
……
考試那天,天有些陰。
李墨背著書包,走進了一樓階梯教室改造的第一考場。
這里聚集了整個年級排名前三十的學生。
空氣里彌漫著一股無形的緊張氣息。
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旁邊隔著一個過道,坐著的正是王晴。
她正低著頭,側臉的線條在清晨的光線下顯得有些緊繃。
兩人對視了一眼,沒有說話,只是輕輕點了點頭。
他們都清楚,從現在開始,他們既是戰友,也是對手。
第一門,語文。
題量不大,但文字里處處是陷阱。
李墨的答題節奏很穩,作文題是關于“變與不變”,他幾乎沒有思索,提筆就寫。
下午的理綜,才是真正的硬仗。
發下卷子的一瞬間,整個考場的氣氛都變了。
李墨快速瀏覽了一遍,心里微微一沉。
今年的理綜,比往年任何一次模擬題,都要難。
尤其是物理的最后一道大題,是一道力學和電學的綜合題,模型極其復雜,計算量大到讓人望而生畏。
他甚至能聽到周圍同學倒吸冷氣的聲音。
他沒有猶豫,立刻調整了策略。
他跳過了這道題,也跳過了化學那道看起來就很繞的有機推斷。
他從最簡單的選擇題開始,像一個清道夫,把自己能力范圍內能拿到的分數,一分不落地掃進自己的口袋。
基礎題,中檔題……
當他做完這些,抬頭看了一眼墻上的掛鐘時,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大半。
他回頭,開始啃那兩塊最硬的骨頭。
他深吸一口氣,在草稿紙上,開始建立物理模型,分析每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和受力情況。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
考場里,已經有同學開始煩躁地轉筆,甚至有人提前放棄,趴在了桌上。
李墨的額頭,也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當他終于解出最后一問的答案時,收卷的鈴聲,剛好響起。
他放下筆,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走出考場,天色已經暗了下來。
教學樓里,像是經歷了一場浩劫。
有人面如死灰,有人雙眼通紅,還有人在走廊里和同學激烈地爭論著某道題的答案。
“完了完了,理綜我感覺一百分都上不了。”
“那道物理題根本不是人做的!”
哀嚎聲此起彼伏。
李墨沒有停留,他走到樓梯的拐角處,看到王晴正靠在窗邊,看著窗外。
“感覺怎么樣?”他走過去。
“很不好。”王晴的聲音有些發悶,“物理最后一道題,我只做出了第一問。”
“很正常,那道題區分度太高,大部分人應該都做不出來。”李墨安慰了一句,雖然他自己也只是勉強完成了。
“希望數學能補回來吧。”王晴揉了揉眉心。
第二天,考數學和英語。
數學的難度同樣不小,最后一道解析幾何,計算量堪稱恐怖。
李墨做完的時候,手腕都有些發酸。
最后一門英語考完,鈴聲響起,持續了兩天的高壓,終于宣告結束。
所有人都像是被抽走了筋骨,癱軟在椅子上。
李墨和王晴并肩走出校門。
“等成績吧。”王晴說。
“嗯,等成績。”
接下來的幾天,是黎明前最黑暗的等待。
整個高三年級都陷入了一種詭異的安靜。
大家都在上課,都在做題,但所有人都心不在焉。
老師們也很少提及考試的事,仿佛在小心翼翼地保護著一碰就碎的玻璃。
李墨沒有等。
他把文化角落的借閱登記本拿了出來,開始整理最近的借閱情況,又幫著陳婆婆給那臺紡織機上了油。
他需要用這些具體的事情,來填滿等待的焦慮。
周五下午,所有的試卷都發了下來。
但沒有成績單。
陳班主任的解釋是:“全市統一閱卷,數據還在統計中,下周一公布總排名。”
這個消息,讓剛剛松弛下來的神經,再一次繃緊。
周末,李墨在青葉書店待了一整天。
王晴也在。
兩人都沒有說話,各自捧著一本書,安安靜靜地看了一個下午。
周一的清晨,霧氣很大。
陳班主任抱著一沓打印好的成績單,走進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