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涼國公成香餑餑了
- 這個紅樓大觀園過于硬核
- 陳皮味橙皮
- 2475字
- 2025-07-18 20:01:00
北海池西面,馬嶂和趙鷹向漢王告退后,二人心思重重地離開。
“馬指揮使,末將心有疑惑,還望賜教。”趙鷹見龍禁尉已退至遠處,當即放慢了腳步。
馬嶂負手前行,目光投向遠處波光粼粼的湖面:“但說無妨。”
“殿下將賈府女眷盡數賞賜涼國公,此舉豈非要與四王六公結怨?怕是得不償失。”
趙鷹壓低聲音,眉宇間盡是憂色。
馬嶂嘴角微揚,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意:
“趙將軍多慮了。殿下未誅一人,已是給足了賈家體面。四王六公縱有不滿,也只能上表為賈家請恩,反倒要謝殿下寬仁。”
他頓了頓,隨手折下一支垂柳:“至于這些女眷……不過是殿下的一步妙棋。你以為殿下真在意這些婦人?”
趙鷹聞言一怔:“殿下的意思是……”
“甄家最重顏面。”
馬嶂輕聲道出這六個字,眼中精光一閃。
“殿下今日佯裝不知甄家二房之事,可那甄閏此刻就在省親園中。殿下將園中這些貴女賜予涼國公為妾為婢,你說甄家會作何反應?”
趙鷹倒吸一口涼氣:“嫡女為婢,這是要逼甄家自亂陣腳!”
“正是。”
“楚王再沉得住氣,見此情形也必有所動作。屆時……”
話未說完,趙鷹已是恍然大悟,眼中閃過敬佩之色:““殿下此計當真高明!既全了體面,又逼出暗棋,一箭雙雕啊!”
馬嶂點了點頭,將柳枝投入湖中,看著它在水面上打了個旋兒。
“還有一事,尚要請教……”
“賈珍父子若不盡快處置,會寧伯定會查出當初是我們偷走那三十支神機弩。此事若被他捅到朝堂上,只怕你在錦衣衛的日子不好過。”
“屆時若楊麟與嚴彬聯手,恐怕會誤了殿下的大事。”
馬嶂聞言不慌不忙,捋了捋胡須笑道:“趙千戶多慮了,殿下留著賈珍性命,是要借他們父子引出楚王和甄家。”
“哦?此話怎講?”趙鷹一時未能領會。
馬嶂環顧四周,見宮中禁衛距離尚遠,壓低聲音道:
“當年有御史彈劾,甄家伙同寧國府往遼東販鹽,被圣上留中不發,此事不知怎么傳了出來。”
“坊間便有流言傳出,據說賬冊就藏在賈蓉房中那幅《寒江獨釣圖》的夾層里。”
“但此乃傳聞,昨日錦衣衛在寧國府搜遍各處都未尋得此畫。我猜測,許是朝中另有人要置甄家或賈家死地。”
趙鷹聽得頻頻點頭,馬嶂抬腳緩行,續道:
“賈蓉身為甄家女婿,必知甄家更多隱秘。甄家定會設法營救或滅口。”
“甄家一動,楚王作為姻親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此事無須我們插手,只需盯緊會寧伯嚴彬的人即可。”
“原來如此!”趙鷹恍然大悟。
楚王妃乃甄家大房嫡女,如今賈蓉涉謀逆,甄家二房又是其正妻。
一旦楚王與甄家派人秘密接觸賈珍父子,便是坐實“勾結逆黨”之罪。
若無人營救,錦衣衛只需防范會寧伯,再暗中制造賈珍爺子“病逝于流放途中”或“水土不服而亡”的假象,便可徹底切斷神機弩線索。
最妙的是處置甄家二房,賈蓉之妻。
殿下直接將女眷遷入園子,令涼國公擇賢納之。
這是要逼涼國公與楚王、甄家徹底決裂。
區區一個甄閏,殿下分明是一石三鳥!
妙極!
……
宮中處置賈府的旨意剛下不久,楚王府內書房便收到了消息。
楚王正把玩著半枚玉佩,一邊欣賞丹青,一邊聽王妃哭訴:
“王爺,漢王這是要斷我甄家根基啊!求王爺救救妾身那可憐的妹妹。賈蓉犯事,與妹妹何干?即便要她再嫁,也不能給人做側室啊!”
楚王妃甄瑤生得鵝蛋臉,朱唇輕點,肌膚勝雪。遠山眉下丹鳳眼顧盼生輝,此刻卻已淚如雨下。
楚王聞言抬頭,從袖中取出一方繡帕,溫柔地為愛妃拭去淚水。
“愛妃莫急。賈珍父子已定罪,妹妹只是被請進省親別院暫住,可見她不會有事。更何況,三哥嘴里并沒有允許宋辭納甄閏,你何必著急。”
六神無主的甄瑤聞言止住抽泣,急問道:“王爺此話當真?”
“你嫁入王府兩年,孤何曾騙過你?好了,你先去后花園逛一逛賞梅散心。待孤臨摹完這幅丹青便去陪你。”
“好吧!妾身告退。”
待甄瑤退下,楚王停筆看向窗外,半晌啞然失笑:“可見孤這位堂弟,并不想與孤撕破臉。”
說罷,他擱筆后起身來到書架前,輕輕轉動機關。
就見高大的檀木書架緩緩移開,露出一條幽暗甬道。
楚王并未踏入,只是淡然道:“傳話給明晦和浪臣,可以開始了。”
“諾。”黑暗中傳來嘶啞的回應。
書架很快復位,書房恢復如常。
楚王回到書案前重新執筆,專注地臨摹案上那幅北宋丹青。
……
大明宮,東華門內三座門迤北,這里有兩座宮殿。
東面慈慶宮是太子居住之地,亦稱東宮。
西面是清寧宮,為太后寢殿。
自開國以來,國朝從未立過太后,清寧宮便一直空著。
早上忠恪王妃進慈慶宮找漢王妃淡事,所為兩件事。
半個時辰后方匆匆告辭。
忠恪親王妃離開后,漢王妃陸清微眸色微沉。
王妃聲稱娘家有一位侄女品格端正,性子溫和,正好配涼國公。
另一件事,便是想請示漢王,給忠恪王府指派一位侍讀女官。
“忠恪王府的姑娘,早已過了蒙智的年紀,如今卻來討要女官陪讀……”
“還指名道姓要賈元春。”陸清微低聲自語,唇角浮起一絲淺笑。
賈府雖被抄家,但賈元春終究是殿下欽點的鳳藻宮女官,又曾在宮中多年,知曉不少內情。
忠恪王妃此舉,怕是想借機拉攏元春,探聽些不該探聽的事。
思及此,陸清微不再耽擱,起身吩咐侍女:“備轎,去太液池。”
北海池畔,偷得半刻清閑的漢王正倚欄觀魚。
聽聞王妃求見,宋煜眉梢微挑,轉身笑道:“清微怎么過來了?”
陸清微行了一禮,將忠恪王妃所求之事細細稟明。
宋煜聽罷,眉頭微蹙。
剛剛他才接到楚王妃的一封……家書。
對方聲稱可憐宋辭這位堂弟孤苦無依,作為王嫂,有責任替堂弟物色一位賢妻。
信里言稱,想把甄家三房長女議給宋辭為妻。
回想至此,宋煜的指尖在欄桿上輕輕一叩:“王叔倒是心急,賈府昨日才被抄家,今日便把注意打到元春身上。”
“他此舉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陸清微安靜聽著,并未有發表意見。
宋煜忽而一笑:“但王叔所求,孤也不好推卸。愛妃只管在宮里物色兩位模樣上佳的女官即可。”
陸清微聞言福禮領旨,眉梢浮起一絲笑意。
她已經聽出王爺雖同意指派女官去忠恪親王府,但卻沒有指明是賈元春。
宋煜頓了頓,忽而笑道:“王叔此舉,倒也讓孤想到一件要緊之事。”
“哦,是何緊要之事?”陸清微招來宮女,替漢王奉了新茶。
宋煜接過御茶,淡淡道:“孤在想,辭弟作為宗室子弟在邊關立了大功,只待朝局穩定,封王是遲早的事。”
陸清微點了點螓首,涼國公作為宗室出身,又在鎮陵關立了大功,晉封王爵是遲早的事。
只是這個王,是郡王、親王還是一字王,那又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