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域外文化經典選讀
- 何懷宏編
- 728字
- 2025-06-26 17:49:13
第一單元 希臘之光

古希臘的水壺公元前四世紀中葉
導讀[1]
我們的域外文化之旅從古希臘開始。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搖籃。
馬克思稱贊古希臘文化藝術的杰作至今“仍然能夠給我們以藝術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說還是作為一種規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并且他說,“為什么人類社會的童年,在它發展得最美好的地方,不應該作為一個永不復返的階段對于我們顯示著不朽的魅力呢?”我們現在就來感受這種“不朽的魅力”,并且探討為什么過去了兩千多年,古希臘的文化在某些方面還是“范本”,甚至“高不可及”?仔細閱讀本單元的選文,也許我們能得到一個初步的答案。
我們可以從古希臘神話中的英雄普羅米修斯那里感受到一種豪邁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可以在基托筆下讀到希臘人不斷追求優秀和卓越的精神。而這種追求必須有一個合理制度作為平臺,在這方面,古希臘城邦早期的立法者厥功至偉,而古希臘的哲學家們也由此開創了一條源遠流長的、反省自身生活和制度環境的思想長河。
閱讀提示
這一神話的素材可見于古希臘詩人赫西俄德的《神譜》,其中有兩件事與普羅米修斯有關:一是宙斯因為普羅米修斯在人類的祭品這件事情上愚弄了他而拒絕把火賜予人類。但是,普羅米修斯盜了天火送到人間。作為懲罰,宙斯創造了帶給人類各種災難的潘多拉。第二件事是宙斯為了懲罰普羅米修斯,將他縛在高加索山的巖壁上,派一只老鷹每天啄食普羅米修斯的肝臟,使他承受永不結束的痛苦。后世的思想家、文學家以這個故事為題材創造出了許多不朽之作。比如埃斯庫羅斯的偉大悲劇《被縛的普羅米修斯》,拜倫的詩歌《普羅米修斯》,歌德的詩歌《普羅米修斯》,雪萊的詩歌《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等,均可參看。普羅米修斯的形象成為無畏地反抗暴政的標志。馬克思稱普羅米修斯的形象是“哲學日歷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