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道行再進,準(zhǔn)備歸程
書名: 洪荒:三代首徒,師承西方二圣作者名: 臨湖賞雪本章字?jǐn)?shù): 2037字更新時間: 2025-07-16 23:54:00
鯨落海冢。
易清盤坐在鯨尸一旁。
周遭是無數(shù)生靈穿梭嬉鬧,游弋暢行。
對此,易清絲毫不受影響。
倒是其周身,有光華明滅不定,有枯榮至妙之理演繹交織。
百年行走海冢的過往也開始從易清腦海當(dāng)中頻頻閃過。
生死造化,枯榮生機。
一鯨隕落,萬物而生。
有普通生靈因此而蛻變,有新的生靈開智修行。
鯨尸為死,萬物為生。
其中妙理,讓修行枯榮之道的易清陶醉其中,無法自拔。
直至在這里盤坐八百年時光。
易清眉心明光開始退散,但是其周身環(huán)繞的枯榮之氣,卻愈發(fā)綿長。
直至某一刻,易清突然睜開雙眸。
其眼底深處,有大道之意清晰流轉(zhuǎn)。
枯榮之道從小成突破大成,道行也從太乙中期邁至后期!
再次將突破的道行打磨百年時間。
易清長身而起,來到海冢之外。
見景霄依舊在盤坐等候,易清有些不好意思。
“海冢神秘浩大,貧道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倒是忘卻了時間,怠慢了道友。”
“還請道友萬萬莫要怪罪。”
面對易清誠懇道歉,景霄笑了笑,隨意擺擺手。
“道友能在海冢當(dāng)中有所收獲,是道友的造化。”
“吾多等些時日又算得了什么。”
“倒是道友道行大進之事,值得慶賀。”
“不如道友隨貧道回道場痛飲一番如何?”
聞言,易清大喜,立刻應(yīng)下。
隨后二者同行,一路來到所有鯨族聚集的浮生海山。
這是一座真正的上品洞天福地。
其內(nèi)造化神秀,寶光無窮。
有厚重氣運盡顯其中,有大量種族進出自由,
除了鯨族之外,還有鮫人族,夜叉族,晶蚌,龍蝦。
各種種族,全都和睦相處,繁榮共存。
“鯨族大氣象,大肚量,果然令人敬佩。”
易清感慨了一句,隨后跟景霄進入其中。
因為景霄的身份是鯨族長老,未來更是有望大羅的存在。
所以其道場占據(jù)了一處靈氣盎然的頂級海峰。
在這里修行,哪怕是對于太乙金仙來說,也可一日千里。
之后在景霄帶領(lǐng)下,二人進入海峰中蘊生的一處洞府。
府中裝點精致,明珠綻放神輝,海貝當(dāng)做裝點。
雖不算奢華,卻極具海中特色。
二者分主賓落座。
景霄立刻取出不少靈果佳釀。
對此,易清也毫不吝嗇,將這些年收集的珍饈美食,先天靈果同樣取出不少。
西方雖然貧瘠,但好在易清還算小有家資,不算太落魄。
之后,二者一邊碰盞,一邊暢談。
從這方世界,到外面洪荒,再到西方現(xiàn)狀,還有修行之疑。
他們無話不談,無話不說。
來了興致,還會擺上棋盤,對弈幾局。
無論輸贏,二者只求盡興。
就這般,易清與景霄瀟灑了整整三百年。
三百年后,等一身酒氣自然散去。
易清也終于萌生離開之意。
這趟出來太久了,雖然道場當(dāng)中有鯪鯉望月等人打理。
但他們終究修為太低,有些事情恐應(yīng)對不及。
所以易清得早些回去看看。
而易清將心中想法說出后,景霄雖然不舍,但也只能祝其一路順風(fēng)。
不過在準(zhǔn)備相送之時,他卻突然喚來一名鯨族后輩。
“這是吾之子侄鯨辰,如今雖然只是金仙,但天賦極佳。”
“不知道友能否看得上?”
聽到介紹,易清看了一眼那頭戴玉冠,唇紅齒白,略顯青澀的鯨族少年。
隨后臉上露出疑惑。
“道友何意?”
景霄也有些不好意思,隨后解釋。
“此子是吾兄長之子,當(dāng)年兄長與其道侶外出游歷,遇到歹人,最終被其迫害,隕落洪荒。”
“在其尸體回歸海冢后,曾將此子托付與吾。”
“只是,吾在外界游歷,對于此子教誨,常不及時。”
“所以吾想將其托付給道友,當(dāng)個使喚童子也好,做個坐騎腳力也罷。”
“只要能跟隨道友,其未來成就,肯定比吾要高。”
“就是不知,道友能否愿意?”
聽完景霄的訴求,易清又仔細(xì)打量了一番其背后少年。
最后欣然同意。
反正西方本就貧瘠,又少見金仙。
能得這樣一位生靈跟隨,他自然樂意。
不過同意之前,他還是跟少年說明了西方情況。
出人意料的是,少年對此不僅毫不在意,反而對于西方頗為向往。
問其原因才知道,少年雖然聽過西方貧瘠,但卻平和無憂,少年早就心向往之。
這一點,跟易清當(dāng)初的理念倒是出奇一致。
所以最終,易清便正式將之收下。
并且讓景霄放心,只要日后少年表現(xiàn)出色,他會將其收為弟子,絕對不會輕待。
對此,景霄大喜過望,再次對易清道謝,同時還贈與了易清鯨族信物,以后可自由出入鯨落神澤。
之后,雙方相互寒暄了一番,易清又取一斤悟道茶贈與景霄,算是了卻海冢悟道的因果。
等一切事情了結(jié),易清這才帶著景辰,準(zhǔn)備離去。
景霄則一路相送,直至送出鯨落神澤,并看著易清跟景辰身影消失不見,這才罷休。
……
易清沒有逗留,帶著景辰一路疾馳,數(shù)年之后,他這才返回海面。
在鯨落神澤當(dāng)中待了千年時間。
洪荒當(dāng)中也大有變化。
首先就是因為仙庭的建立,東王公勢力迅速膨脹。
每日都有大量仙人投靠其中。
在這短短千年時間里。
東王公麾下大羅突破三十位,太乙金仙也終于超過五千。
至于金仙及金仙以下生靈,更是數(shù)以億萬計。
其整體勢力一度超過了太陽宮。
也正是因為如此,仙庭對太陽宮也開始了打壓。
雙方雖然沒有正式開戰(zhàn),但是氣氛卻劍拔弩張。
暗地里的斗爭也不少,有太乙金仙參與其中。
至于太陽宮這邊。
他們前期確實被仙庭一脈壓了一頭,但其勢力依舊龐大。
洪荒大地,妖族征戰(zhàn)的鐵蹄也從未停止。
所過之處,各大種族要么臣服,要么滅亡,要么提前逃遁。
單憑勢頭,太陽宮甚至壓過了如日中天的仙庭。
只是,事物的發(fā)展沒有絕對的一帆風(fēng)順。
因為妖族的鐵蹄,來到了洪荒天柱,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