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海冢真相,鯨落萬物
書名: 洪荒:三代首徒,師承西方二圣作者名: 臨湖賞雪本章字?jǐn)?shù): 2022字更新時間: 2025-07-16 22:27:14
鯨落神澤上空。
聽完景霄所述,易清心生欽佩。
但同時心中也重新出現(xiàn)一個問題。
“四海鯨族眾多,四海距離此地又甚遠(yuǎn),如何能做到每一位鯨族臨死前都能回歸于此呢?”
聽到這個問題,景霄神秘一笑。
“小友隨吾來海冢一觀便知道了?!?
說完,景霄便帶著易清往下方深海方向遁去。
跟易清感受的一樣。
下方的大洋,果然生機無窮,造化萬千。
海中生靈豐富,物產(chǎn)多樣。
光是一個鯨族都有不同分支。
有渾身繚繞火光,但在海中依舊暢行無阻的金陽鯨。
有一身鐵衣,渾身綻放幽幽寒光的石鐵鯨。
還有背生雙翼,輕輕一動便是數(shù)萬里的寶翼鯨。
而除了鯨魚,這里也有不少外界看不到的生靈。
食夢貘,水狐,雪月靈兔……
易清在經(jīng)過景霄的同意后,凡是契合忘塵山環(huán)境的,他都收集了一些。
就這般。
二者一路同行,期間又經(jīng)過鯨族的海中聚集地浮生海山。
最終三日之后,在景霄的帶領(lǐng)下,易清來到了傳說中的海冢。
易清實際上早就有所猜想,海冢就是所有鯨族共同的墳?zāi)埂?
可真正到了這里,他還是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這里是一片光雨漫天的廣袤海域。
其占地之廣,足有億萬里之巨。
海域當(dāng)中,熒光點點,璀璨生機之光遍地,有大量生靈在這里游弋,甚至在這里繁衍生息。
不過這還不算什么。
真正讓人震撼的是,這片海域當(dāng)中漂浮無盡鯨尸。
大的超過十萬丈,小的也有數(shù)百丈。
密密麻麻,足有千萬之巨。
任何生靈在這些鯨尸面前,都如滄海一粟般渺小。
它們漂浮海中,并沒有沉入大地。
好像死后依舊對海水有所眷戀一般。
關(guān)鍵是這些鯨尸,只有骸骨,沒有肉身。
有些在這里棲存的生靈,甚至直接將一些鯨尸當(dāng)成了家!
“這……”
眼前這一幕,讓易清已經(jīng)無法用言語描述。
倒是景霄來到易清跟前,看著前方無數(shù)鯨尸,神色變得深邃。
“這里就是海冢,是所有鯨族最終的歸宿,同時也是大量生靈生命的起源?!?
聽到這話,易清回頭,眼神盡是不解。
“何故如此?”
景霄臉上露出緬懷。
“此事還是與吾祖有關(guān)?!?
“昔日吾祖暢游天地之間,因為和善悲憫,便經(jīng)常庇護(hù)一些幼小生靈?!?
“哪怕后來隕落,吾祖也不忘初心,隕落化身鯨落神澤之前?!?
“還庇護(hù)了不少生靈?!?
“后來吾祖隕落,化身神澤,吸引大量生靈前來棲存。”
當(dāng)說到這里,易清打斷,提出問題。
“外界風(fēng)眼狂暴,生靈能進(jìn)到這里?”
景霄笑笑道。
“這就是吾祖高明之處。”
“隕落前,吾祖留下法則,除鯨族之外,唯有不曾踏上修行之路且內(nèi)心良善之輩可暢通鯨落神澤?!?
“修行生靈,則會被其排斥?!?
“除非身上攜帶鯨族信物?!?
“不然就算大羅金仙,也難以突破這里規(guī)則。”
聽到解釋,易清點點頭。
而景霄則繼續(xù)道。
“正因當(dāng)初吾祖悲憫,后代所有同族血脈當(dāng)中也都刻上悲憫之情。”
“所以鯨族所有族人行走洪荒,都會感懷先祖,常行善事。”
“哪怕最終隕落,也會以尸身反饋天地,造化眾生?!?
“也正是因為如此,鯨族族人每一位都福澤深厚,氣運綿長?!?
好像是在證實景霄所言非虛。
他話音剛落。
那宏大的鯨落海冢當(dāng)中,一道整整數(shù)以億丈的鯨魚虛影幻化而出,發(fā)出一聲長鳴。
其聲音悠揚,空靈動聽。
易清在聽到聲音的剎那,無論元神與道心,皆變得澄凈無暇。
“這道虛影便是吾族氣運所化,同時也是吾祖真實形象?!?
“易清道友運氣不錯,平日里吾族氣運神鯨可是神龍見首不見尾?!?
聽完景霄的解釋,易清卻露出疑惑。
“可是剛才道友說,這里是天地間所有生靈共同的墳冢。”
“可吾還是不明白,其他鯨族遠(yuǎn)在四海,又如何能在隕落之前趕到這里?”
當(dāng)這個問題問出后,還不等景霄做出回答。
海中上方,突然有無盡光雨綻放神采。
下一刻。
那光雨當(dāng)中竟然便有一頭巨大的鯨尸落在了海冢當(dāng)中,成為千萬枯骨中的一員。
“這……”
易清啞然,景霄卻面露肅穆,沖那頭新來的巨大鯨尸躬身一禮,隨后解釋。
“海中中有牽引法則,但凡鯨族隕落,均可被牽引至此,在海冢當(dāng)中長眠?!?
易清恍然,隨后同樣對那巨大鯨尸躬身一拜。
這一拜絕非為了討好鯨族。
而是拜其大愛無疆,拜其鯨落萬物生,拜其堅持了億萬年至今都沒有放棄的古老信念。
良久之后,易清看向景霄。
“貧道可以進(jìn)入海冢里面走走嗎?”
景霄點點頭,做了個請的手勢。
“道友自便?!?
易清道謝,隨后一步跨出,深入海冢。
在這里,那種生與死交織轉(zhuǎn)化,榮與枯相互依存的至妙道理變得更加清晰直觀。
易清行走其中,看著周身一具具鯨尸,以及鯨尸當(dāng)中棲存的無數(shù)生靈。
他的眉心當(dāng)中,開始綻放出一道明光。
這道明光起初渺小,但隨著易清的步步行走,步步感悟,卻逐漸變得明亮耀眼起來。
明明是死亡之地,卻能蘊化生機。
生與死能相互交匯,枯與榮能同處共存。
這就是一個難以想象的奇跡!
同時,也是枯榮大道最本質(zhì)的體現(xiàn)!
這一刻。
易清眉心明光愈發(fā)閃耀,他對于枯榮之道的理解也愈發(fā)精深。
直至百年之后,易清走到海冢盡頭,見到了一尊足足千萬丈的古老鯨尸。
這尊鯨尸,已經(jīng)隕落億萬年之久。
但是尸骨之上卻不見任何凋零,反而有無盡生氣勃勃而發(fā)。
易清伸手觸摸這具鯨尸。
他好像看到了萬古以來所有在這具鯨尸當(dāng)中棲存的生靈軌跡。
下一刻。
易清突然盤膝而坐,其眉心當(dāng)中的那道明光也終于璀璨到了極致。
其中生死枯榮之道交匯,演繹出大道本質(zhì)之光。
易清,悟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