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結果兩疑
- 醫生:從鄉縣小醫到腫瘤大咖
- 雞蛋青菜炒年糕
- 2489字
- 2025-07-19 08:17:22
“歐文雄的PET-CT有問題?”沈默聞言,立刻被吸引了注意力。
PET-CT通常一個工作日就能出結果,算算日子,確實該出來了。
此時,周偉東和小護士正手腳麻利地幫剛做完穿刺的病人整理好衣物,小心翼翼地將病人送出處置室。
待小護士陪著病人身影消失,處置室的大門輕輕合上,張文斌才接著說道:“是的,歐文雄的PET-CT顯示他左肺門可以見到結節狀的密度增高影,代謝增高,可疑肺癌?!?
“而且,右側鎖骨淋巴結,還有雙側肺門及縱隔處,都能看到多發增大的淋巴結影,代謝也高,不排除已經轉移的可能。”
“至于其他部位……”
他嘆了口氣,接著說道:“暫時倒是沒發現什么異常,但就目前這些情況,也不容樂觀了。”
PET-CT和普通CT最大的區別在于,它除了也能顯示解剖結構之外,還融合了“代謝功能”成像技術。
這種技術通過放射性示蹤劑(如1?F - FDG)來標記患者體內的代謝活動,更早地發現病變。
像腫瘤、炎癥這些。
再簡單來講,人體各組織的“代謝水平”是相對穩定的,而腫瘤或炎癥的“代謝”會顯著升高,PET-CT就能精準將其捕捉并標記出來。
舉例而言,要是人體某處長了個包塊,雖然有異常占位,但代謝低,那就通常不會首先考慮腫瘤。
反之,要是包塊代謝異常增高,那就高度懷疑是腫瘤或者炎癥了。
“我記得老歐的感染指標只是輕微升高,肺部聽診雖然有些異常呼吸音,但情況遠遠不算嚴重……”沈默眉頭輕輕蹙起,接過話頭。
臨床診斷中,有時候做不了填空題,那就做選擇題。
既然懷疑是腫瘤或者炎癥,那只要能排除其中之一。
答案就顯而易見了。
不是肺炎,那就是腫瘤……
張文斌道:“沒錯,那天我去胸外科的時候順便也給他查了體,發現情況和你說的差不多。而且歐文雄沒有發熱、咳痰這些肺炎的典型癥狀,確實不太像是肺炎。”
“難道是……?”李劍金也跟著蹙眉,歐文雄的情況他也有所了解,畢竟是張文斌的病人,也是他的。
“有PET-CT的影像片子嗎?”沈默最關心的還是這個問題。
對有經驗的醫生來說,報告單上的描述性結論只是參考,只有親自看看影像片子,心里才更有底。
“有,來我辦公室?!睆埼谋笤捯魟偮洌话淹崎_屋門,大步流星地朝辦公室走去。
…
科主任的辦公室并不大,也就十平米左右,帶了個獨立洗手間。
張文斌把白大褂掛在門后的衣鉤上,往辦公椅隨意一坐,打開電腦輕點鼠標,一套PET-CT專用影像圖片便出現在了電腦屏幕上。
“全璟影像中心有我的熟人,這是他們直接發我的,像素挺清晰的。”張文斌多少有些顯擺地說。
貴有貴的道理。
早些年,許多PET-CT機構都還是回扣模式,大概是小幾百塊錢。
張文斌沒要這些,對方自然就會在細節上更上心,比如主動接送病人,或是將影像圖片電子備份傳送。
“主任,讓我來看看?”沈默腳步沒動,先禮貌問了句,這是想要接管電腦的意思。
“當然,以前我們還得請影像科會診,現在有你倒是省事了。”張文斌笑著擺擺手,然后起身讓出了位置。
其實在場的幾人心里都有些疑惑,不明白一個剛畢業的小醫生,咋有這么強的閱片能力,但思來想去,大概也只能將其歸結為天賦吧。
沈默坐在辦公椅上,熟練地操作著鼠標,放大、縮小、切換不同層面的圖像。
辦公室里安靜得只能聽到鼠標點擊聲,其他人都圍在沈默身后,眼睛隨著他的操作在屏幕上移動。
如此過了片刻,沈默忽然鼠標動作一頓,然后用手指遙遙點著屏幕,道:“你們看,肺門這里是有一團高代謝影,大概是15× 3× 5 mm的樣子,不過比較模糊,呈片狀分布,和典型的肺癌表現不太對得上?!?
“而且雖然說是高代謝影,實際的SUVmax也就2.5左右,只能說是略高于正常?!?
眾人紛紛湊近,周偉東站在最后還踮起了腳,仔細端詳著屏幕上的影像,臉上露出思索的神情。
所謂的SUVmax值,其實就是PET-CT評估病灶“代謝活性”的數值。
該SUVmax值越大,組織代謝就越高,也越疑似腫瘤。
“你是說……歐文雄也不太像是肺癌?”張文斌開門見山地問。
“是的,而且主任您看,從影像特征看,這團高代謝影邊界不清晰,像是被暈開的水墨畫,而且內部密度不均,確實不太符合肺癌那種邊緣銳利、形態規則的典型表現?!?
“不過……”
沈默頓了頓,語氣多了幾分謹慎,“也不能完全排除早期癌變可能,有些特殊類型的肺癌,比如彌漫性生長的,影像學表現也會比較模糊?!?
李劍金在一旁聽得眉頭緊鎖,忍不住插話道:“那像是炎癥嗎?”
沈默微微搖頭,指著屏幕,語氣不確定地說:“從理論上來說,他的SUVmax值不算很高,所以也有炎癥的可能性。”
“不過炎癥的高代謝影通常更均勻,而且會伴隨明顯的周圍組織水腫,就像往水里扔了塊石頭,波紋會向四周擴散?!?
“但老歐這個更像是從中心向外‘滲’出來的,范圍局限,周圍也沒有明顯的水腫帶?!?
張文斌摸著下巴,沉思片刻后說:“也就是說,你覺得既不像典型的肺癌,也不像普通的炎癥?”
“那是個啥啊?總不能是結核吧?”周偉東忍不住在旁嘀咕了句。
“也不像結核,而且他的幾項結核試驗都是陰性的。”沈默解釋了句,又開始切換圖像,嘴里念叨著:“我們再看看淋巴結的圖像吧,也許能有新的線索。”
淋巴結是人體內廣泛分布的小型免疫器官,無論是在炎癥,還是在腫瘤發生時,都有可能產生免疫反應。
只不過炎癥往往是淋巴結在主動抵抗,而腫瘤則是被動轉移。
且腫瘤的侵襲,顯然會讓淋巴結的SUVmax值更高。
這也是PET-CT的意義。
“你們看,這些肺門和縱隔的淋巴結,雖然也有不同程度的代謝增高,但增高的幅度并不夸張。”
沈默如是說著,并用鼠標圈出幾個淋巴結區域,強調道:“這些淋巴結的SUVmax值大概在1.8到2.2之間,比肺門那團高代謝影還要低一些。”
“而且從形態上看,它們雖然有所增大,但并沒有出現融合或者壞死的情況?!?
張文斌湊近屏幕,仔細觀察著沈默所指的位置,眉頭漸漸舒展開來,“你的意思是說……這些淋巴結的改變更像是身體對某種刺激產生的反應性增生,比如炎癥?而不是腫瘤?”
“只能說是有這個可能。”沈默微微點頭,謹慎地回復道。
不過隨著他話音落下,在場幾人都暗暗松了口氣。
沈默講的還算清楚,在場之人都是有功底的,皆能聽的明明白白。
如果說只看PET-CT報告單結論的話,歐文雄的病,確實是高度懷疑肺部惡性腫瘤。
那么此時經過他一番閱片分析,似乎病情還沒到那么糟糕的地步?
然而正當幾人各自沉思之時,張文斌的電話忽然響了。
他神色一凝,從白大褂口袋里掏出手機,瞥了眼來電顯示后,接起電話說道:“喂,歐成華啊,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