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一首歌的代價
- 春秋踏歌行:楚歌傳奇
- 陳平安不安
- 1704字
- 2025-06-17 10:09:51
楚歌從萬卷樓那厚重的木門后走出,重新沐浴在齊國明媚的陽光下。
然而,這一次,陽光卻沒有帶給他半分暖意。
《九天韶樂》。
顏老的話,如同驚雷,依舊在他的腦海中反復回響。他懷中那卷從宋國得來的破舊羊皮曲譜,此刻,不再是通往藝術殿堂的鑰匙,而是一塊燒紅的烙鐵,沉甸甸地,炙烤著他的每一寸肌膚,每一個念頭。
他終于明白,夜琉璃那冰冷的殺意,從何而來。也終于明白,姜月華那熱切的凝視背后,又藏著何等巨大的圖謀。
他,楚歌,一個只想踏歌而行,笑看風云的江湖浪子,竟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將足以顛覆天下的力量,揣在了自己的懷里。
何其荒唐,又何其可笑。
他下意識地,想要逃離。離開這座充滿了陰謀與算計的臨淄城,去一個無人知曉的角落,將這燙手的山芋,永遠地埋葬。
然而,一個念頭,卻像釘子一樣,將他的腳步,牢牢地釘在了原地。
他想起了那個在瓦市中,以販陶為生的楚國老鄉,“老楚”。想起了老楚那個只有七歲,眼神清澈的孫子。
是他們,幫自己接收了公主府的請柬。
秦國的“黑冰臺”,如同最兇狠的獵犬。當他們失去了獵物的蹤跡時,他們會做的,就是回頭,去撕咬獵物沿途所接觸過的,每一個可能留下線索的人。
不行,必須回去提醒他們!
楚歌的心中,涌起一股強烈的焦躁。他不再有半分猶豫,壓低了頭上的斗笠,向著城東那片熟悉的,充滿了生活氣息的瓦市,疾奔而去。
離得越近,他心中那股不祥的預感,便越發濃烈。
往日里,這里雖然擁擠,卻充滿了叫賣聲、孩童的嬉鬧聲、打鐵的叮當聲,生機勃勃。而今天,卻彌漫著一種詭異的、壓抑的寂靜。街上的行人神色惶恐,步履匆匆,家家戶戶都門窗緊閉。
空氣中,飄蕩著一絲若有若無的,血腥味。
當楚歌最終沖到老楚的陶窯院前時,他平生第一次,感覺到了手腳的冰涼。
院門大開,里面一片狼藉。平日里擺放整齊的陶器,碎了一地。而那個曾為他引路的,老楚年僅七歲的孫子,正滿臉淚痕地被人用刀架著脖子。院子中央,老楚和他的兒子,已經被打得遍體鱗傷,奄奄一息。
而站在他們面前,手持馬鞭,一臉獰笑的,正是秦國武官,趙詢!
在他身后,數名“黑冰臺”的刺客,如同雕塑般,散布在院子的各個角落,封鎖了所有的退路。
“老東西,骨頭還挺硬。”趙詢用馬鞭拍了拍老楚的臉,獰笑道,“說!那個叫楚歌的狂徒,到底藏在哪里?他把從宋國偷出來的東西,交給了誰?”
老楚吐出一口血沫,嘶啞地說道:“我……我不知道什么楚歌……什么東西……我們只是本分的生意人……”
“還嘴硬?”趙詢眼中閃過一絲暴戾,手中的馬鞭高高揚起。
“住手!”
一聲怒喝,如同平地驚雷。
楚歌的身影,從院門外一步步走了進來。他摘下了頭上的斗笠,那張總是掛著不羈笑容的臉上,此刻,布滿了冰霜。
他的目光,掃過地上重傷的老楚,掃過那個被嚇得渾身發抖的孩子,最后,落在了趙詢的臉上。那眼神,像是在看一個死人。
“原來是你。”趙詢看到楚歌,不驚反喜,“來得正好!省得我們一個個地去找了。楚歌,你若乖乖束手就擒,交出東西,我或許可以讓他們死得痛快一點。”
楚歌沒有理他。他只是看著那個被劫持的孩子,聲音前所未有地輕柔:“別怕。閉上眼睛,叔叔唱首歌給你聽。”
說罷,他將玉笛,湊到了唇邊。
沒有悠揚的旋律,只有一個音。
一個越來越高,越來越尖銳,仿佛能刺穿耳膜的,單音!
那不是音樂,那是憤怒的嘯叫!
在場的所有“黑冰臺”刺客,都在那一瞬間,感到了心神不寧,仿佛有無數根鋼針,在刺向他們的腦海。
就在他們分神的這一剎那,楚歌動了。
他的身影,快如一道閃電,目標卻不是趙詢,而是那個劫持著孩子的刺客!
“找死!”趙詢又驚又怒。
但一切都晚了。
楚歌的笛,在空中劃出了一道不可思議的弧線,后發先至,精準地點在了那名刺客握刀的手腕上。刺客慘叫一聲,鋼刀落地。楚歌順勢一帶,已將那孩子卷入懷中,足尖在地上一點,便已退回到了院門之外。
整個過程,快到讓人眼花繚亂。
“帶他走!快!”楚歌將孩子塞到聞訊趕來的鄰居懷里,再次轉身,面對著院內的一眾強敵。
他知道,這是他欠下的一筆債。
他心中那份屬于江湖浪子的灑脫,在這一刻,被徹底粉碎。取而代之的,是滔天的,需要用血來洗刷的,怒火。
這,就是那首曠世神曲的代價。
是無辜者的鮮血,是善良者的哀嚎。
他將玉笛橫于胸前,眼中,殺意沸騰。
“今天,你們一個,都別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