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初出茅廬:那段記憶混亂的日子
- 一個大齡啃老蹲子的自述
- 蕉人
- 3686字
- 2025-06-19 11:55:13
在我面臨初中會考前,我阿嫲的健康逐漸恢復了,也順利出院了,于是家里人讓我回去阿嫲家住,畢竟他們說我是阿嫲的命根子,我原本就是住在阿嫲家的,所以現在阿嫲出院了,我回去住也是理所應當的。。。于是我就從二伯家搬回去我阿嫲家住了。。。在我回到阿嫲家住的那段日子,我小叔逐漸發現我人變得越來越沉默寡言了,這和我小時候經常在家有說有笑,是非常不同的。。。有一天我小叔問我,是不是在阿嫲住的不高興了。。。我笑著回答說沒有。。。其實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當時在學校里,我可以說是交友廣闊,結交了許多朋友。剛開始我也是非常享受這樣的,從無名小胖紙到受歡迎學長的改變的,但是我發現當同學們之間越來越熟悉,大家都變得活躍起來了,也越來越多話了,我就覺得在他們當中,我就越來越沒必要說話了。。。很多時候,我只是安靜的看著他們打鬧著開玩笑,然后我就會跟著他們一起笑,然后非常滿足,非常安逸于這樣的狀態。。。我就像一只驕傲的大公雞,自豪滿足的看著自己的一群小雞孩子一樣,讓他們繼續保持著這樣的和樂融融的氛圍就足夠了,我不需要再多說什么了。。。我想也許我又回到小時候那個窩囊胖紙的性格了吧,也不算是內向,就是人話不多,我發現當我和某人越來越熟悉,我在那個人面前越感覺到舒服自在,我就會習慣性的變得話少,那個小時候沉默寡言的阿陽又會跑出來了。。。這在我在家里與二伯,姑姑,小叔,甚至之后與小珊之間的交流,都是非常明顯的。。。
而從初中三年級開始,我的成績也變得越來越差,這從表面上,能簡單被理解為我阿陽變得外向了,在學校里結交了許多新朋友,我發現了嶄新的世界,獲得前所未有的自由,于是我越來越沒心思讀書了,一切都是那么得符合常理和邏輯。。。不過這在后來,在我得憂郁癥以后,我自己分析了一下,其實這又暴露了我家庭教育中所缺乏得另一項重要環節。。。就是沒有人告訴我或向我描述未來的規劃是怎么樣的,沒有人和我坐下來,告訴我一個正常的學生,是從小學讀到初中,然后高中/理工,接著就是大學,碩士,和博士。。。是的,你沒聽錯,我當時就是那么天真,我連最基本的升學過程我都不知道。。。天真到我連考完初中O水準會考后,我只大概從同學口中知道,我們的成績,能讓我們升學去高中或理工學院,但是我并不知道原來理工學院有那么多課程能讓我報讀,而這些課程的入選資格,和我O水準會考的成績是那么的息息相關。。。直到我捧著那本厚厚的報讀理工學校課程的手冊,我才一瞬間恍然大悟,當我看著那些琳瑯滿目的課程,我又不能報讀時,我就開始后悔了。。。真后悔初中會考前那幾個月,沒咬緊牙關多啃幾本書。。。其實雖然我的初中會考并沒怎么做準備,頂多只是臨時抱佛腳,但是最終我的成績,距離讓我進高中學院,只是差一科目的及格而已。。。這就是我的天真之處了,哪怕是我知道這一點,我心里有作戰的攻略,我多花點時間來專攻多一科目,我都能像小祥他們一樣,順利升上高中,然后繼續升學新加坡本地大學。。。你們聽了也許會感到荒謬,我有我的二伯和小娜姑姑一直在旁指導我,但是確實沒人告訴過我最基本的升學過程。。。因此,我就這樣和本地大學插肩而過。。。其實后來還有更多我不知道的,我的二伯和姑姑還沒有告訴我的是,就是其實我是可以在讀完理工學院后,再繼續報讀私人大學的,而在那以后,我的很多朋友,甚至我的親弟弟妹妹也通過這樣的途徑,順利升上大學并成功畢業。。。最后不出所料,我的O水準會考成績差強人意,勉強只獲得五個科目及格,看著理工學院的手冊里那些感興趣的課程,我只能選擇報讀入選資格最低的電子系。。。而我選擇讀電子系,很大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其他系我進不了,我看阿明也報讀了電子系,所以我也和他一起報讀了。。。
這個世上沒有比電子系更讓我討厭的科目了。在理工學院的那段日子,是一段灰色壓抑的時期。。。不但我的新校園生活非常不順利,我的阿嫲也剛好在那時候離開人世了。。。我也因此得了輕微的憂郁癥。。。所以現在回憶起來,其實那段日子對我來說,是非常混亂和迷茫的。。。和我童年的回憶比起來,是那么的模糊和順序不清,也缺少了很多童年時的快樂。。。我想如果我的人生中有什么不快樂,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我的人生開始不快樂起來的吧。。。
我依稀記得,在我從二伯家搬回去阿嫲家的那段日子,我開始感受到,當時新加坡本地經濟的衰退,通貨膨脹,和生活上的壓力。。。其實當時我們在那懵懂的年紀,也不清楚通貨膨脹是個什么東西,就只是隱約的感受到生活上的改變。。。最明顯的改變就是,我們在阿嫲家,從每日的三菜一湯,到慢慢的變成兩菜一湯了。。。每當我看到阿嫲買菜回來時,那副愁眉苦臉的樣子,然后各種抱怨物價上漲了,說真的,當時阿嫲這副力不從心的樣子,我還是這輩子第一次見過。。。雖然阿嫲一向來都是省吃儉用的,不過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看到她這副力不從心的樣子。。。再來就是,我的零用錢也開始變少了。。。當時阿嫲給我的零用錢可沒我二伯給我的多。。。我也忘記是給我多少了,反正和二伯給的比起來,是相差很遠。。。我只記得在那段日子,我是非常的明顯的感受到生活質量上的改變。。。我從以前和朋友出去,都是請朋友吃飯的,到那時候我跟朋友出去,有時候還得私底下跟朋友借錢才能出去。。。有一次連小祥也開始調侃說,以前開阿陽的錢包來看,最少都有一張50新元鈔票的,現在都沒有了。。。反正那段時間,不僅僅是我看到阿嫲那副力不從心的樣子,連我這懵懂的青少年的生活,也過得非常的力不從心。。。
就這樣,我開始了理工學院的生活。。。我剛開始報讀課程時,和阿明選的是同一系的,不過雖然我和阿明報讀的是同一個電子系,最終我們被分配去了不同的班級,所以雖然是同一所學校,我們也沒機會經常見面,只是偶爾在上課休息時的間隙,或是在來往上課途中或學校食堂里,才和他碰面快聲打聲招呼。。。
就這樣,我開始了在理工學院一個人獨來獨往的生活。。。
在我看來,理工學院是一個初中生畢業后,從校園群體生活,到初次體驗成年人上班生活的開始和踩踏板。。。在這里,不像初中學校一樣提供校服,在這里,我們每天都穿著自己的衣服上學,有各種形形色色的人,各種裝飾和打扮,有潮流的也有不潮流的,有好看的也有不好看的,有自己開車上學的,也有搭公交地鐵上學的。。。初出茅廬,我在這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階級之分。。。
之前提到,我在初中畢業前,搬回阿嫲家后,我逐漸變得越來越沉默寡言了。。。就這樣,我帶著這樣的狀態,進入了理工學院的新生活了。。。在這里,我也沒有像以前在初中時那樣外向,也沒有那么喜歡主動交朋友了。。。在那以后,我看過一份心理學報告,那篇文章說我這樣的狀態,是我對目前所擁有的朋友和社交圈子感到非常滿意,在潛意識里,我覺得我目前的生活不需要更多的朋友,所以我就沒興趣主動去和別人開始一段新的友誼吧。。。
的確,剛從初中的群體生活,初出茅廬的我,開始嘗試適應,一個人上學放學,一個人去學校餐廳吃飯,一個人在上課間隙去逛街看電影,一個人去游戲廳打游戲。。。其實當時我還是有認識一些朋友的,只是有時候和朋友的課程表不一樣,就只是偶爾有機會在一起,而不在一起的時候,我發現在我內心里,隨著每一天,逐漸開始感到焦慮,我不喜歡這樣的狀態,我不知道一個人要去哪里,不知道一個人要做什么,不知道要找誰陪我聊天,不知道找誰和我一起吃飯。。。每天一個人獨自來回學校的那兩小時車程,一來到學校面對那一棟棟死灰死灰的建筑,更是讓我在內心里感到極度的壓抑和郁悶。。。
逐漸的,我對上理工學院是越來越沒有興趣和動力了,我對我所報讀的電子系也幾乎一無所知,每天面對那些實驗室里儀器所呈現的各種Sin和Cos的圖形,我看的是一頭霧水,有時候想嘗試問問同學,因為我經常翹課,很少和他們在一起上課,同學們基本上把我當做一陌生人看待,他們也沒興趣教我作業。。。逐漸的,我開始了每天去學?;烊兆?,一個人經常翹課,一個人獨自去電腦室上網聊當時流行的ICQ,或者去吉他社找人彈吉他。。。表面上,別人看我似乎很享受這樣的翹課自由,其實我在內心里,是一點都不享受。。。每當翹課時,我就感覺自己像個沒人家要的孩子一樣,到處迷茫的尋找某個人或某個地方,能讓我暫時呆上一陣子,能陪我一段時間,直到熬過這段上課的時間就好了。。。就這樣的,在理工學院里,我每天像個行尸走肉一樣,到處漫無目的,迷茫的尋找一個能讓我暫時待的容身之處。。。這每一天,我只知道這一整天我不能回家,回去阿嫲會問我為什么翹課,但是我又沒有地方去,現在回想起來,我終于知道我為什么在理工學院是那么的不快樂了,這種感受是極度孤獨和痛苦的。。。與其說翹課對我來說是好玩的,不如說翹課讓我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焦慮,迷茫和沒安全感吧。。。
現在回想起來,雖然我在理工學院的日子,和我在小學時是一樣內向的,不過這兩個是截然不同的事情,在小學里,雖然我人話不多,但是我從來不缺乏朋友,也不缺乏朋友陪我玩。。。而在理工學院里,我是一個人也沒有,就連在學校里,看到往日初中時那些曾經的好兄弟,都只能是表面上敷衍幾句,然后匆匆的擦肩而過。。。各忙各的,各有各的朋友,各走各的路,各奔各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