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蠻滋佳站在岔河村口的核桃樹下,粗糙的手掌撫過樹干上深深的紋路。這棵百年老樹是村里為數不多的經濟來源之一,每年秋天,村民們會小心地收集它的果實,背到鎮上去賣。但僅靠這零星幾棵老樹,如何能養活整個村子?
“烏蠻滋佳,又在琢磨你那些核桃樹的事?“阿秀的聲音從身后傳來,她手里抱著幾本作業本,剛從山野小學下課回來。
烏蠻滋佳轉過身,陽光透過樹葉斑駁地灑在阿秀的臉上,她那雙明亮的眼睛里帶著溫和的笑意。烏蠻滋佳的心跳突然快了一拍,他急忙移開視線,假裝整理自己的襯衫袖口——這件白襯衫是他特意為村委會工作買的,雖然已經洗得有些發黃。
“嗯,我在想,如果全村都種上這樣的核桃樹,幾年后大家的日子會好過多少。“烏蠻滋佳蹲下身,抓起一把紅土在手里搓揉,“這土質,最適合種核桃了。“
阿秀走近幾步,她身上有淡淡的粉筆灰味道,混合著山野間清新的空氣。“我聽我爸說,二十年前縣里也推廣過核桃種植,但失敗了。村民們怕了,不敢再嘗試。“
烏蠻滋佳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這次不一樣,我在省里學習過新技術,而且現在有扶貧政策支持。“他頓了頓,“阿秀,你相信我能做成這件事嗎?“
阿秀沒有立即回答,她抬頭看著高大的核桃樹,陽光透過樹葉在她臉上投下細碎的光影。“我相信任何一個真心為岔河村好的人。“她輕聲說,“但你要面對的困難,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多。“
烏蠻滋佳知道她指的是什么。父親烏蠻國程的反對聲仿佛又在耳邊響起:“我們烏蠻家的男人,要么像你大叔一樣去城里打工掙錢,要么像你老叔一樣好好種地養牲口!當什么村干部,搞什么核桃產業,那是你能干成的事嗎?“
“烏蠻滋佳!“一個洪亮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村民小組長趙大強騎著摩托車停在路邊,“村委會開會,書記找你呢!“
烏蠻滋佳向阿秀點點頭:“我先走了,改天再聊。“他小跑著追上趙大強的摩托車,跳上后座。
摩托車在崎嶇的山路上顛簸,趙大強頭也不回地大聲說:“聽說你爹又跟你鬧了?昨晚在段阿輝家喝酒,嗓門大得半個寨子都聽見了!“
烏蠻滋佳苦笑:“我爹覺得我放著城里好工作不要,回村里是沒出息。“
“老一輩都這樣想。“趙大強嘆了口氣,“我兒子去年大學畢業,非要回來搞什么鄉村旅游,我也差點打斷他的腿。可現在你看看,他那農家樂生意不錯,還帶動了三妞家賣土特產。“
村委會是一棟兩層小樓,門口掛著有些褪色的牌子。烏蠻滋佳走進會議室時,村黨總支書記王軍正在和縣里來的扶貧干部交談。王軍抬頭看見烏蠻滋佳,招了招手:“烏蠻滋佳,過來。這是縣扶貧辦的九妹同志,你高中同學吧?“
九妹站起身,她穿著干練的西裝套裙,與記憶中學校里那個扎馬尾辮的女孩判若兩人。“烏蠻滋佳,好久不見。“她微笑著伸出手。
烏蠻滋佳有些局促地在衣服上擦了擦手才握住:“九妹...不,張主任,沒想到是你來我們村。“
“別這么客氣。“九妹笑道,“聽說你回村當了副主任,主抓產業發展?正好,縣里今年有特色林果業的扶貧項目,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你們岔河村適合種核桃。“
會議持續了兩個小時。九妹詳細介紹了扶貧政策,王軍書記安排了具體工作。散會后,九妹特意留下烏蠻滋佳:“聽說你父親反對你搞核桃種植?“
烏蠻滋佳無奈地點頭:“他覺得這是瞎折騰,不如老實種玉米土豆。“
九妹從公文包里拿出一份資料:“這是我整理的全縣核桃種植成功案例,還有經濟效益分析。你拿回去給叔叔看看,也許能改變他的想法。“她頓了頓,“烏蠻滋佳,鄉村振興需要你們這樣的年輕人。別輕易放棄。“
傍晚,烏蠻滋佳回到家時,院子里已經飄著飯菜香。阿媽段阿英正在灶臺前忙碌,三姐烏蠻阿花在幫忙燒火。大姐烏蠻阿菊和二姐烏蠻阿香坐在院子里剝豆子,她們的孩子在院子里追逐打鬧。
“烏蠻滋佳回來啦?“大姐夫力寶從屋里走出來,手里拿著旱煙,“聽說你今天又去搞什么核桃產業的事了?“
烏蠻滋佳點點頭,還沒來得及說話,力寶就嗤笑一聲:“你呀,讀書讀傻了。種核桃?那得多少年才能見錢?還不如跟我去昆明工地,一個月四五千穩穩當當!“
“大姐夫,我...“烏蠻滋佳剛要解釋,父親烏蠻國程從屋里走出來,臉色陰沉。
“又去開什么會?“父親劈頭就問,“我跟你說了多少次,別整天想那些虛的!你看看寨子里,誰家是靠種核桃發財的?“
烏蠻滋佳深吸一口氣,從包里拿出九妹給的資料:“爹,這是縣里的扶貧政策,還有核桃種植的成功案例。您看看...“
“看什么看!“父親一把打掉資料,“我大字不識幾個,看這些有什么用?我只知道,地里種什么能當年見收成!核桃?等它結果子,黃花菜都涼了!“
阿媽趕緊過來打圓場:“國程,孩子也是一片好心...“
“好心?“父親更生氣了,“好心能當飯吃?他大學畢業,省財校的高材生,人家李有田的兒子李洪平都當上農機站副站長了,他倒好,跑回這山溝溝里來!“
烏蠻滋佳蹲下身,一張一張撿起散落的資料。這時,弟弟滋桂和小妹阿惠放學回來了,看到這場面,懂事地站在一旁不敢出聲。
晚飯吃得異常沉默。飯后,烏蠻滋佳一個人走到屋后的山坡上,望著遠處起伏的群山。月光下,村寨的燈火星星點點,大部分人家還是用著昏黃的白熾燈。
“給你。“阿秀的聲音突然響起,她遞過來一個烤土豆,“聽說你晚上沒怎么吃飯。“
烏蠻滋佳驚訝地接過:“你怎么...“
“三妞告訴我的。“阿秀在他旁邊坐下,“她說聽見你爹又在發火。“
烏蠻滋佳苦笑:“我爹覺得我辜負了他的期望。全家省吃儉用供我上大學,結果我回來了。“
阿秀輕輕咬了一口土豆:“我父親當年也反對我回村教書。他說,山里的孩子讀了書就該走出去,哪有走回來教書的道理。“
“那你怎么說服他的?“
“我沒說服他。“阿秀望著遠處的山影,“我只是每天早出晚歸,認真教每一個孩子。兩年后,我們學校有了第一個考上縣重點中學的學生,那孩子是我父親堂兄的孫子。從那天起,他再沒說過讓我走的話。“
烏蠻滋佳轉頭看著阿秀的側臉,月光下她的輪廓顯得格外柔和:“阿秀,你覺得核桃產業能成嗎?“
阿秀沉思了一會兒:“我查過資料,我們這里海拔、土壤、氣候都適合種核桃。但關鍵是要有技術,還要解決銷路問題。“
“縣農機站的李洪平答應提供技術支持,九妹說扶貧辦可以幫助聯系銷售渠道。“烏蠻滋佳的聲音漸漸有了信心,“我想先動員幾戶愿意嘗試的村民,搞個示范點。“
阿秀點點頭:“趙大強家可以試試,他思想比較開明。還有余阿登,他雖然話不多,但在傈僳族村民中有威信。“
烏蠻滋佳驚訝地看著阿秀:“你...你都幫我想好了?“
阿秀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頭:“我只是...隨口說說。“
烏蠻滋佳突然覺得心里暖暖的。在這個所有人都質疑他的時候,阿秀不僅理解他,還默默為他出謀劃策。
“阿秀,謝謝你。“烏蠻滋佳輕聲說。
阿秀站起身,拍了拍衣服上的草屑:“明天學校組織孩子們去河邊寫生,我要去準備材料了。“她走了幾步,又回頭說,“烏蠻滋佳,我相信你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