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劉備撤圍誘敵軍
- 中國歷史上的智囊故事:三國篇
- 龍人編著
- 738字
- 2025-06-24 16:39:37
東漢晚期,黃巾農民起義,對東漢朝廷的統治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朝廷委派朱俊前去鎮壓,劉備、關羽、張飛隨行。
黃巾軍的將領韓忠占領了宛城,朱俊便命軍隊主力攻入城門,韓忠不得不出城交戰。此時,劉備受命,暗中率兵前去攻打宛城的西南部,韓忠又趕去支援西南部。朱俊迂回,趁虛進攻宛城的東北部,韓忠生怕宛城失守,又急忙趕回。
腹背受敵,韓忠無路可退,只能據守宛城內。朱俊當即令重兵將宛城圍得密不透風。沒過多久,城中彈盡糧絕,韓忠只能派人出城請降,但朱俊斬釘截鐵地拒絕了。
“昔日高祖皇帝能得天下,正是因為有一顆容人之心,容下投降者,安撫順從者,故能萬眾歸心,一統天下。您何必拒絕韓忠的投降呢?”劉備勸道。
“此一時,彼一時啊。秦末大亂,是群龍無首,所以才需安撫民心。如今只有黃巾造反,若是允許他們投誠,就不能懲惡揚善。其他有心之人,就會隨心所欲地燒殺搶掠,失利時再投降,也能保全自己。不可如此啊。”說完,朱俊就讓劉備退下了,并傳令三軍,盡力攻城。誰知幾日下來,朱俊竟不能得手。
劉備獻上一計:“您要嚴懲他們,我十分同意。只是我軍重重包圍,斷了韓忠的后路,他們必會死戰到底。眾志成城,將不可阻擋,何況城內盡是亡命之徒,怕是要玉石俱焚了。孫子兵法有言‘圍城必闕’,不如我們撤去宛城東南方的軍隊,作勢全軍進攻西北方。韓忠看見東南方有一條生路,必定棄城逃亡。我軍埋伏,前后圍攻,就能手到擒來了。”
朱俊沉吟半晌,采納了劉備的計策。果不其然,韓忠殺出了東南方。朱俊與劉備等人全軍圍剿,射殺了韓忠,余部死傷不計其數,全軍潰散。
“圍城必闕”是指,在包圍敵人時要留出一個缺口,一個逃生的缺口足以擾亂對方的心理防線,讓他們搖擺于“戰死”還是“逃生”之間,失了同仇敵愾,負隅頑抗的決心。任何時候,都要留有余地,防止過猶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