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五斗天仙(下)
- 三國:從曲阿小將到大漢脊梁
- 梅山的老君
- 2031字
- 2025-07-11 21:59:39
“此子……非同小可。”
張魯的聲音帶著前所未有的鄭重,他端起茶杯,卻未飲,目光仿佛穿透了墻壁,望向遙遠的東方,
“其勇,竟能陣斬呂布麾下悍將,逼退狼騎!
其謀,那‘黑火堞陣’聞所未聞!
更兼練兵有術,自成體系,假以時日,其軍必成勁旅!
劉備本就有關張之勇,如今再得此獠為爪牙,如虎添翼!
其勢……恐非池中之物。”
他頓了頓,眼中憂慮更深:
“更令人憂心者,是此子與劉備之關系。
據聞劉備對其極為倚重,小沛軍務幾由其獨掌!
關張二人亦對其頗為認可。
劉備漂泊半生,屢遭敗績,然其人心志堅韌,仁義之名播于海內,若得此等猛將傾心輔佐……其志,恐非區區一郡之地啊。”
偏廳內燭火搖曳,將張魯凝重的側影投在繪著云篆符箓的墻壁上。
檀香的氣息似乎也染上了一絲沉郁。
“哦?”
張琪瑛放下素帛,指尖無意識地劃過那“陳洛”二字。
她沒有立刻回應父親的憂慮,而是抬起眼眸,那清澈的目光中帶著一種超越年齡的通透與平和:
“父親所慮,是此人崛起,恐危及我漢寧之地?”
張魯緩緩點頭,
“不得不慮。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劉備若得勢,其志在天下,漢中富庶,又扼秦蜀咽喉,他豈能不覬覦?這陳洛,便是他手中最鋒利的刀!”
“父親,”
張琪瑛的聲音依舊平靜,卻帶著一種撫慰人心的力量,
“女兒以為,若這陳洛輔佐劉備,真能滌蕩群丑,廓清宇內,還天下一個太平,使黎庶免于戰火流離之苦……那縱然其崛起如旭日東升,又有何懼?”
張魯微微一怔,看向女兒。
他倒是沒想到女兒倒是“反水”挺快,只是不知道是身為老父親的哀傷,還是欣慰女兒對于局勢的看法。
張琪瑛繼續道,聲音清越,如同道觀檐角懸掛的銅鈴在風中輕響,
“我五斗米道,立教之本,非為割據稱雄,亦非為一家一姓之私利。
道祖垂訓,‘致虛極,守靜篤’,所求者,是‘萬物并作’,是天下蒼生能‘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的太平之世。
若真有英雄出世,能行此正道,解民倒懸,我道門自當順應天命,襄助其成,何來懼其崛起之說?”
她頓了頓,目光落在搖曳的燭火上,仿佛看到了素帛上未曾描繪的血火沙場,和那個名為陳洛的身影,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探尋與好奇,
“女兒倒是好奇,這陳守仁究竟是何等人物?其行止,其心志,是為一己功名,還是真懷匡扶之念?
若他真如情報所言,勇武智謀兼備,又得劉備信任,或許……真乃應運而生之人。
若能一見其人心,觀其氣象,或許更可明天下大勢之所趨。”
張魯聽著女兒這番言論,臉上的凝重漸漸化開,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復雜的神色,有驚訝,有感慨,更有一絲玩味。
“不過現在不少人都打著行俠仗義,為國為民的旗號到處張揚跋扈,傳聞此子生得俊俏,若是有緣,倒想近距離窺視一二……”
他放下一直未飲的茶杯,捻著長須,目光在女兒清麗脫俗又帶著堅定神采的臉上逡巡片刻,忽然發出一聲意味深長的輕笑:
“呵呵……瑛兒啊瑛兒,為父今日方知,你這一顆玲瓏剔透的道心,識人之明,竟比為父這雙閱盡滄桑的老眼,更為通透深遠!”
他眼中帶著慈愛與調侃,
“你這一席話,倒顯得為父有些心胸狹隘,只知守成自保了。”
張琪瑛被父親說得微微一赧,玉白的臉頰飛起一抹極淡的紅暈:“父親取笑了,女兒只是據理而言。”
張魯笑意更深,帶著幾分促狹,
“據理而言?只怕……若真有那么一日,你這丫頭親身去了小沛,見了那傳聞中‘勇冠三軍、智謀不凡’的陳洛陳守仁……
以其少年英雄之姿,又懷扶漢濟世之志,怕是為父這靜虛觀,就再也留不住你這顆想要‘觀其氣象’的心咯!”
他故意拖長了語調,眼神帶著洞悉一切的揶揄,
“到那時,只怕你眼中所見,便不止是‘天下大勢’了。若是……不舍得離去,又當如何?”
“父親!你在說甚!”
張琪瑛臉上的紅暈更甚,如同天邊晚霞浸染白玉。
她嗔怪地看了張魯一眼,隨即卻又恢復了那份清冷自持,只是眸底深處,因父親這番話,悄然蕩開了一絲連她自己都未曾察覺的漣漪。
“哼,天下英雄者我都略知一二,又怎會被這無名小卒亂了心智……”
她微微側首,避開父親戲謔的目光,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聲音輕而穩,帶著一種道家子弟特有的從容與一絲若有若無的向往:
“不過真英雄者,自當有吞吐天地之氣概,光照寰宇之鋒芒。女兒若真有機緣得遇其人……”
她停頓了一下,長長的睫毛如蝶翼般輕顫,聲音愈發輕靈,如同自語,
“若能同行一程,觀其如何以手中刀兵,劈開這亂世混沌;如何以胸中丘壑,重鑄那朗朗乾坤……未嘗不是一段印證大道的機緣。至于去留……”
她收回目光,重新看向案上那卷記載著陳洛事跡的素帛,燈火在她眼中跳躍,映出一片澄澈的星芒。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緣起緣滅,順其自然便好。”
張魯聞言,臉上的戲謔漸漸斂去,看著女兒那在燈火下愈發顯得靈秀出塵、卻又隱隱透出堅定執著的側影,心中百感交集。
對啊,畢竟行盡力之事,剩下的聽從天意就好,何須多慮。
他不再言語,只是重新端起那杯早已涼透的清茶,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
東方天際,小沛的方向,似乎有一顆新星,正穿透厚重的亂世陰云,悄然升起。
其光雖微,卻已攪動了這漢中秋夜的風云,也悄然映入了漢水之畔,這位“神女”澄澈的道心之中。
“女兒大咯,不中留咯。”
“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