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晨露凝香時
- 我在靈氣復蘇時代當農民
- 佳佳布魯斯
- 2241字
- 2025-06-29 01:32:40
天剛蒙蒙亮,李青山就醒了。窗外還籠罩著一層青灰色的晨霧,院子里靜悄悄的,只有早起的山雀偶爾發出幾聲清脆的啼鳴。他從床上坐起來,揉了揉眼睛,昨夜的怪夢還殘留在記憶里——那片無邊無際的綠色原野,還有那些低語的青草。
灶屋里冷鍋冷灶,沒有記憶中母親忙碌的身影。這個認知讓他恍惚了一瞬——是啊,自從農學院畢業返鄉,這三畝薄田和破舊院落就是他一個人的天地了。
他穿好衣服,走到院子里伸了個懶腰。清晨的空氣帶著露水的濕潤,吸進肺里涼絲絲的,讓人精神一振。東邊的山梁剛剛染上一抹淡金,離日頭完全爬上來還有段時間。
走到后院,第一件事就是去看那簇長在石墻根的野草。晨霧中,草葉上掛滿了晶瑩的露珠,在朦朧的天光下閃爍著微光。莖部的胭脂紅色比昨日更加鮮艷了,像是吸收了夜間的露水,變得更加飽滿。最令人驚訝的是,一夜之間,莖頂竟然冒出了幾個小小的花苞,呈現出淡淡的粉紅色。
李青山蹲下身,指尖懸在花苞上方,沒敢觸碰。花苞呈鐘形,邊緣微微張開,似乎隨時都會綻放。這種生長速度絕非尋常野草應有。
“得弄明白你到底是什么......“他低聲自語,起身走向灶屋。
生火,淘米,煮粥。這套動作他已經重復了無數遍。灶膛里的松枝噼啪作響,鐵鍋里的水很快沸騰。他抓了把小米撒進去,又切了幾片昨天剩下的筍片一起熬煮。粥的香氣漸漸彌漫開來,混合著松脂燃燒的清香。
趁著煮粥的功夫,他從腌菜壇子里撈出幾根酸蘿卜,切成細丁。刀工利落,蘿卜丁大小均勻,紅亮的辣椒碎和翠綠的山椒圈粘在琥珀色的蘿卜塊上,看著就讓人口舌生津。
粥煮好了,米粒開花,筍片半透明地浮在濃稠的米湯里。他盛了一大碗,撒上點鹽,就著酸辣蘿卜丁吃起來。簡單的早餐,卻吃得渾身暖洋洋的。
吃完飯,他收拾好碗筷,走到院子里。晨霧已經散去,陽光開始變得強烈。今天他決定去趟鎮上,找找有沒有關于特殊植物的書籍。那簇野草和家里菜地的異常,始終讓他放心不下。
他走到后院,準備摘些新鮮蔬菜帶去鎮上賣。經過石墻根時,花苞似乎比剛才又張開了一點,隱約能看到里面淡黃色的花蕊。
蔬菜很快摘好——幾把水靈的小白菜,幾個中等大小的蘿卜,還有兩棵生菜。他動作麻利,不一會兒就摘滿了一竹籃。蔬菜青翠欲滴,還帶著晨露的濕潤。他又從井里打了一桶水,把蔬菜稍微沖洗了一下,洗去泥土,但不過分,保留那層天然的保護膜。
菜籃綁在自行車后座上,又帶了幾個空袋子準備裝要買的東西。臨出門前,他又去看了眼那簇野草。花苞的張開程度更明顯了,照這個速度,說不定今天就能完全綻放。
鎮子離村子有十幾里路,騎自行車要一個小時。李青山沿著鄉間小路騎行,兩旁的稻田綠油油的,長勢喜人。微風拂過,稻浪起伏,像一片綠色的海洋。
路上遇到幾個同去鎮上的村民,互相打了招呼。有人問起他家菜地的長勢,李青山只是笑笑說“還行“,沒有多說什么。關于那些異常,他決定先查清楚再說。
鎮子漸漸出現在視野里。遠遠望去,灰瓦白墻的房屋錯落有致,幾條主要街道上已經有人走動。李青山加快了蹬車的速度,輪胎在土路上揚起細小的塵埃。
他先去了農貿市場,把帶來的蔬菜賣掉。因為品相好,很快就銷售一空。收好錢,他推著自行車向鎮中心走去,那里有鎮上唯一的一家書店。
書店不大,但書架上整齊地擺放著各類書籍。李青山直接走向標著“農業科技“的那排書架,開始尋找有關特殊植物的書籍。大多數都是關于農作物種植的,偶爾有幾本藥用植物圖鑒。
翻找了半天,他終于在一本《華國野生植物圖譜》中找到了類似那簇野草的描述:“......莖部常呈紅色,葉緣有細鋸齒,夏季開鐘形小花......“但圖片上的植物葉片更窄,花形也不完全一樣。
“在找什么書嗎?“書店老板走過來問。
李青山猶豫了一下,還是拿出隨身帶著的一片野草葉子——他早上臨走前小心摘下的:“您見過這種植物嗎?“
老板接過葉子,仔細看了看,又聞了聞:“這個......“他皺眉思索,“有點像紅莖草,但葉子更寬......“他轉身走向柜臺,從下面拿出一本舊書,“你看看這個。“
書很舊,封皮已經泛黃,上面寫著《山野奇草錄》。翻開內頁,是一些手繪的植物圖譜和密密麻麻的筆記。
“這是我爺爺留下的,“老板說,“他以前是個草藥郎中,走遍附近的山山水水,記錄了不少罕見的植物。“
李青山小心地翻閱著。突然,一幅圖畫吸引了他的注意——一簇莖部泛紅、葉片寬大的植物,旁邊寫著:“紅玉草,生于山陰石縫,莖如血染,葉似碧玉,花開五瓣,色若朝霞......“
這不就是他家墻根下的那簇野草嗎?
他急切地往下讀:“......此草罕見,多生于靈氣匯聚之地。葉可入藥,治虛弱之癥;花有異香,聞之提神醒腦......“
李青山的心跳加快了。他繼續往下看,最后一段字跡有些模糊:“......但需謹記,此草若生于家宅附近,必是地氣有異。需查明緣由,否則......“后面的字被水漬暈染,看不清了。
“能借我看看這本書嗎?“李青山問。
老板搖搖頭:“這是家傳的,不外借。不過你可以在這里抄錄需要的部分。“
李青山點點頭,拿出隨身帶的小本子,仔細抄下了關于紅玉草的所有描述。抄完后,他又翻看了其他頁面,但沒有發現更多相關信息。
離開書店時,已是正午時分。烈日當頭,街上行人稀少。李青山推著自行車,思索著剛才看到的內容。如果那真是紅玉草,而且如書中所說“生于靈氣匯聚之地“,那他家附近......
他突然想起那把古怪的銹鋤頭,還有菜地里異常的蔬菜生長情況。這一切,會不會有什么聯系?
肚子咕咕叫起來,提醒他該吃午飯了。李青山決定先去填飽肚子,再慢慢思考這些問題。鎮子東頭有家面館,味道不錯,價格也實惠。
他騎上自行車,向面館駛去。車輪碾過青石板路,發出清脆的聲響。這個看似平常的中午,卻讓他感覺有什么重要的東西正在悄然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