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猶記初見心跳異
- 沈繡:繡娘也能名垂青史
- 狼山上的郎
- 2098字
- 2025-06-16 09:24:20
第19章 猶記初見心跳異
宣統二年(1910年)的五月,沈壽沉浸在失去母親的痛苦之中。
這一年,意欲革新的清政府在江寧府舉辦第一次全國產品展覽會,勸導民眾創辦實業,一些南洋華僑也紛紛回國參展,由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端方倡辦,故稱“南洋勸業會”。會場規模宏大,占地7000多畝,周圍長達7里,分設農業、醫藥、教育、工藝、武備、機械、美術、通運等館,還有各省展館,湖南瓷業館、博山玻璃館、江寧緞業館、江南制造局館、廣東教育品館、華僑暨南館、外國商品館等等專門館,陳列展品100余萬件。農歷四月二十八日開幕,十月二十八日結束,歷時半年。清政府任命農工商部右侍郎楊士琦為審查總長,農工商部頭、江蘇咨議局議長張謇為總審查官,農工商部繡工科總教習沈壽為繡品審查官。
沈壽正欲赴江寧參與前期籌備工作,突然接到母親宋氏生病的消息,只得和余覺、姐姐沈立南下回蘇州伺候母親。五月,宋氏病情加重,溘然長逝。辦完喪事,沈壽和余覺風塵仆仆趕到江寧。
才安頓下來,兩人抵達人頭攢動的勸業會會場,向總審查官張謇報到。
對狀元公張謇,沈壽早有耳聞。這位江南名士在慈禧太后六十大壽的恩科考試中狀元及第,名冠天下;后又辭官興辦大生紗廠,參與變法、東南互保和立憲等重大國事活動,是能左右政局的大人物,聲名遠播。
多年以后,沈壽借住南通博物苑謙亭養病,和張謇望著碧波蕩漾的濠河水里悠然游過的鴛鴦閑聊時,提到慈禧太后,都不禁感慨慈禧的兩個生日對他們命運的影響。為慶祝六十大壽,增加一次科考,張謇金榜題名;為賀七十大壽,沈壽敬獻了刺繡《八仙上壽圖》,博得太后歡心,御筆手書“?!薄皦邸眱勺郑仲浻嘤X夫婦,為紀念太后賜字,才把大名“沈云芝”改為沈壽,從此由著名學者俞樾夸贊的“針神”沈壽的繡名譽滿全國。太后又下旨設立農工商部繡工科,委派余覺夫婦赴日考察女子工藝美術教育,任命余覺為皇家繡工科總辦,沈壽為總教習。一時成績斐然,名揚海內。
眼前的張謇是個其貌不揚的小老頭,一身雪白的衣衫后,拖著條油黑長辮,額上幾道深深的抬頭紋下,濃眉聳然,目光炯炯,長須黝黑,看其舉手投足,虎虎生風,精力充沛。沈壽施禮:“張大人,繡工科沈壽報到,遲來為歉,還望大人見諒?!?
張謇在勸業會京畿館中,早已被繡工科選送的精美繡品折服。尤其是沈壽的作品《意大利王后愛麗娜像》,繡法精細,不露針跡,王后側身坐在寶座上,面含微笑,宛若真人,膚色、服裝、王冠、佩飾,纖毫畢現,栩栩如生,堪稱絕繡。一見風骨清秀的沈壽和身旁風流倜儻的余覺,張謇喜形于色,微笑著拱手還禮:“哪里哪里,沈教習沈女士,這位,想必是余總辦,一路辛苦。”
沈壽強作笑顏,但掩飾不了滿面戚容:“張大人,沈壽因私事耽擱,令繡品審查延緩,請大人吩咐,我想盡快開始審查?!?
張謇斂了笑,正色道:“令堂仙逝,還望節哀順變。各地刺繡展品形形色色,共計20類,數量眾多,沈教習不急,我想,你和大家先制定個評審細則,然后再一一審定。對了,有一件繡屏,據說是顧繡真跡,未知真假,還請沈女士鑒定。”
張謇帶著沈壽等來到美術館。
這是一個大型繡屏,12幅,白緞為地,藍色絲線繡成,內容是明代書畫大家董其昌行書的歐陽修文《晝錦堂記》,正文和跋大小文字近千,還繡有篆刻印章。
沈壽緩步而過,凝神屏息,細細察看。張謇小聲道:“此屏是一個叫張偉如的人送來,自稱得自杭州許氏。因是舊繡,無人識得真偽,我見刺繡大氣,與眾不同,又是董其昌手筆,故請沈女士鑒之。”
沈壽:“真跡。”
張謇:“何以知之?”
沈壽:“以針法知之?!?
顧繡系明嘉靖年間松江府進士、尚寶司丞顧名世長媳繆氏開創,所繡花鳥、香囊、人物,刻畫精巧,獨步天下。顧名世次孫媳韓希孟在針法和色彩上又有革新,選文人畫入繡,深得董其昌推崇。顧名世的曾孫女又以“露香園顧繡”為號,設廠招徒30多年,發揚光大,聲名遠播。顧繡幾乎成了刺繡的代稱,在江浙一帶影響深廣。張偉如手上這件繡屏繡于康熙六年,近兩百五十年過去了,依然精美絕倫。
“平生所見露香園顧繡,以立軸、手卷、冊頁居多,幅面較小,難得有如此精美之大件,唯有京城西山潭柘寺所藏的一幅刺繡佛像方可與之媲美,”沈壽感慨,“我就是再學20年,也難望其項背啊?!?
張謇不以為然:“沈女士謙虛了,你的意大利王后像,亦堪為絕品,我以為,其精美尤在此屏之上!”
“張大人過譽了。”沈壽的臉微微紅了。
張謇扭頭對余覺道:“余總辦,我看哪,賢伉儷同心協力,沈繡之名超過顧繡,指日可待!”
沈繡,由張謇之口首次提出,沈壽的臉更紅了。
那一刻,沈壽的心跳得厲害。
余覺不無得意地表功:“意大利王后像就是在下從駐意大利公使吳公索處取得照片,放大畫成鉛筆稿,賤內再以日本美術繡之法,兩年多才繡成?!?
在張謇頻頻的點頭和贊許中,沈壽的心跳得更厲害了。
時隔8年,沈壽還記得自己當時奇異的心跳,像是有一頭充滿活力的小鹿在草地上奔跑,它的蹄子活潑地彈跳出有力的節奏,讓快年屆不惑的沈壽猛然間看見遠方一副壯麗的風景。在那里,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流泉淙淙,山峰聳峙,而她沈壽,居然策馬揚鞭,長嘯疾馳。沈壽聽到風聲過耳,感覺到溫暖的陽光擁抱著她。那是她的天地。在這一方天地里,沈壽肆意揮灑著她的生命,把刺繡烙上她的名字,把沈繡,把仿真繡,做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