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蓄水池
- 1992:從養(yǎng)豬開始
- 最愛吃苕皮
- 2166字
- 2025-07-15 23:07:48
飯后王建安領(lǐng)著妻子娘家人參觀自己的兩個大棚。
眾人都驚嘆大棚里的溫度如此暖和。
尹彬蹲下身,手指撥開根部的土捻了捻:“這土有點干啊。”
“是啊,”王建安眉頭微皺,“棚里溫度升得快,水分蒸發(fā)也厲害。
現(xiàn)在靠挑水澆,費時費力不說,水量還不好控制。”
尹彬直起身,看著這一大片番茄:“那咋整?總不能天天這么挑,你這還兩個棚呢。”
“我琢磨著準備搞個滴灌系統(tǒng)。”
“滴灌?”尹彬沒聽過這詞兒,一臉茫然。
“用專門的管子,埋土里或者鋪地上,管子上開小孔,水就從小孔里慢慢滲出來,一滴一滴地直接送到蔬菜的根邊上。
就像輸液掛點滴一樣。”
尹彬想象了一下:“哦,懂了懂了,所以你是想我?guī)湍阏覗|西?”
“對的,三哥,我需要幾樣東西,你幫我看看能不能買到。”
“你說,只要市面上有,我都能給你弄來。”
王建安拿出早就寫好的清單,遞給尹彬:
“塑料管子,要兩種。
粗的,當主管道,從水池子通到棚里,起碼得四分管那么粗,要厚一點,經(jīng)用一些,不容易壞。
細的,當?shù)喂鄮В种割^粗細就行,我自己來扎洞。
數(shù)量,先按兩畝地算,主管道300米,細管子1500米。”
尹彬看著清單點了點頭。
“然后是閥門,三通的,還有大的總開關(guān)。
還有過濾網(wǎng),放在蓄水池那兒,方便拆下來清洗的。”
尹彬聽得認真,腦子飛快地轉(zhuǎn)著:“應該都能找到,我回去看看,過幾天你來找我嘛。”
“要的,三哥,謝謝你了哈。”
第二天一大早,王建安揣著包煙就去了張澤安家。
張澤安剛吃完早飯,正蹲在院壩邊抽著煙。
“澤安舅舅,早啊。”王建安笑著打招呼。
“建安兒,吃了沒?屋里還有稀飯。”張澤安抬頭招呼。
“吃過了吃過了。”王建安掏出煙遞過去一根,“找您商量個事。”
“啥事?坐下說。”張澤安接過煙,指了指旁邊的小板凳。
王建安坐下,開門見山:“我想在我大棚那邊挖個蓄水池。”
“挖水池?”張澤安有點意外,“你要水池子干啥?澆菜?挑水不就行了嘛,費那勁。”
“澤安舅舅,挑水太慢了。”王建安解釋道,“我那兩個大棚,加起來兩畝多地。光靠肩膀挑,我們一家人都要忙不過來了。
我打算弄個滴灌系統(tǒng),省水又省力。”
張澤安不知道什么是滴灌系統(tǒng),但也沒有細問:“那你看中哪塊地了?”
“就是您家挨著大棚東頭,靠近河溝上面那塊柴坡。
地方不用太大,我算好了,長五米,寬四米,深兩米就夠用。”
張澤安瞇著眼想了想那塊地方。
那確實是他家的柴坡,不過位置比較偏,坡上的柴也不如別處厚實,平時砍柴都不太愛往那兒去。
張澤安爽快地一揮手:“那地方空著也是空著,你要用就拿去用。”
“謝謝澤安舅舅,但這地是您家的,我不能白占,這樣,我一年給您五十塊錢,就當是租金,您看行不?”
“五十塊?”張澤安眼睛一瞪,“建安兒,你這不是打我臉嗎?
那塊破柴坡,一年能打出五十塊錢的柴火?
你帶大家搞養(yǎng)豬場賺錢,我已經(jīng)很高興了,錢我不能要,你再提錢,我翻臉了啊!”
“舅舅,一碼歸一碼,我這是為了賺錢,又不是為了過活,我用了就得給您補償。
這是規(guī)矩,合作社要長遠發(fā)展,也一樣得講規(guī)矩,不能光靠人情。
五十塊不多,您就當支持我立這個規(guī)矩,成不?”
張澤安看著王建安認真的眼神,沉默了幾秒鐘。
隨后他嘆了口氣,臉上露出無奈又欣慰的笑容:“你小子啊……行,聽你的。”
下午,王建安叫上爸爸和大哥,還有正好在家的張春城兩兄弟,來到了張澤安家那塊柴坡。
“爸,大哥,辛苦你們,按我畫的線,先用石灰粉撒出池子的框框來。”
王建平看著弟弟畫的圖紙,又看看這片坡地:“建安兒,挖這么大個坑?”
王建安笑道:“先放線,把位置定好。只挖一半,有一半在地面上,用水泥和磚壘起來。”
王建平二人不再多說,拿起工具開始干起來。
“取水點就定在下邊河溝那個小回水灣。”王建安帶著張春城兩人來到崖邊,指著下方不遠處的河岸,“那里水相對深點,也穩(wěn)當,那里要修一座房子,放抽水機。
春城,麻煩你跑一趟,看看河面到這池子頂,高度差多少?”
張春城跑到河邊,又跑回來:“我看著接近3丈。”
“10來米揚程……”王建安心里盤算著,“那還是整個大點的抽水機。”
王太平撒完最后一段石灰線,拍著手走過來:“線放好了,建安兒,費這么大功夫,就為了澆水?”
“對啊,我們現(xiàn)在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給大棚澆水施肥,太浪費人力了,有了這個東西之后,一個人就可以搞定。”
聞言王建平雙眼一亮,不只是大棚,還有養(yǎng)豬場也是一樣,全靠大家擔水上去:“那抽水機養(yǎng)豬場是不是也可以用?”
“那是當然,我本來也打算大家一起用。”
“那機器哪個買喃?”張春華問道,畢竟不是所有社員都在新養(yǎng)豬場,用合作社基金肯定不行。
而且大部分社員,要他們掏錢買機器,估計他們寧愿天天去挑水。
王建安直接說道:“機器我來買,養(yǎng)豬場要用的時候自己加油就行了。”
張春城開著玩笑道:“哎呦,那又占你的便宜了,這多不好……”
王建安:“那你給我錢嘛。”
“不用白不用,蓄水池就交給我們,明天我去找澤安說一下,再喊幾個人來,免費給你修,就當抽水機的租金了。”
“要的,還有這兒。”說著王建安帶著幾人往山下走了一段距離,“這里還要修一個池子,裝肥料用的。”
王建平撓撓頭,疑惑道:“裝肥料?”
“對啊,水從上面送到這里面,把肥料在這里面混合,再流到大棚里面,既節(jié)約了澆水時間,又節(jié)約了施肥的時間。”
“還能這樣啊?”王建平喃喃道。
王建安不知道這個時候有沒有滴灌技術(shù),至少在他上一世關(guān)于這個時代的記憶里,是沒有相關(guān)的。
嫁接、滴灌……這些都是他現(xiàn)在以及未來一段時間內(nèi)能領(lǐng)先其他大棚種植者的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