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父慈子孝
- 犬子蘭陵王,我不靠臉吃飯
- 少天人
- 2002字
- 2025-06-22 18:05:51
高澄跟在司馬子如的身后,由劉桃枝攙扶著。
暮色降臨,晉陽丞相府內宅的回廊依次點起燈籠,暈黃的光暈在漸深的藍夜里暈染開一片暖意。
甫踏入內宅庭院,高澄的目光便遠遠鎖定了廊下的高歡。
“大王,世子殿下已帶到。確是婢女誣告”司馬子如躬身稟報,聲音沉穩。
高歡微微點頭,目光掠過司馬子如,徑直落在高澄身上,對婢女的結果渾不在意,“阿惠,過來。”他抬手抹去眼角未干的淚痕,嗓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沙啞。
高澄凝神望去。不過幾日未見,高歡眉宇間確乎添了幾分難以掩飾的憔悴,但眼眸依舊銳利如初。
高澄側過頭,向身旁的劉桃枝微微搖頭示意。
劉桃枝會意,松開了攙扶的手臂。高澄深吸一口氣,強壓下腿上傳來的陣陣鈍痛,挺直腰背,試圖邁出平穩的步伐走向高歡。
但還沒走出幾步,一股撕裂般的劇痛猛地自腿根竄起,他身形一晃,再也支撐不住,“噗通”一聲重重跪倒在冰冷的青石地上。
劉桃枝下意識要搶步上前,卻被高澄一個堅決的眼神制止。
“開玩笑,都不小心跪了還讓你扶干嘛?”高澄心道。
從小調皮的高澄深諳——認錯態度必須要端正!既然腿麻導致失儀跪倒,那不如干脆做戲做全套。
眼見兒子竟是如此“跪拜”而來,高歡心頭劇震,眼眶不禁發熱:“阿惠!莫怪父王心狠……父王何嘗忍心傷你?”他聲音哽咽,“傷在你身,痛在我心啊!”
司馬子如適時開口,語帶感慨:“世子殿下至純至孝,誠心拜服于大王膝前!”
一時間高歡,高澄二人倒是顯得父慈子孝。
恰在此時,門外的家奴趨前低報:“大王,王妃到了。”
高歡微微頷首。司馬子如與劉桃枝對視一眼,極有眼力地悄然躬身退出了庭院。
令人驚愕是,婁昭君竟一步一叩首,姿態卑微地緩緩挪了進來!
原來,自從高洋將高澄受刑之事告知婁昭,婁昭便深知其中利害,立刻轉告了姐姐婁昭君。
此刻婁昭君便深知此事干系重大,稍有不慎便會在夫妻間劃下難以彌合的裂痕。如此這番做派,只為求得夫君的寬宥
“夫人,你這是何苦!”高歡心痛如絞,再也按捺不住,大步上前一把將發妻緊緊摟入懷中,那溫軟身軀上傳來的微微顫抖更讓他心如刀割。
“大王,妾已然知錯,管教無方,累及阿惠,累及大王憂心。”婁昭君伏在他胸前,聲音帶著哀泣。
高歡長嘆一聲,摟著妻子的臂膀緊了緊,目光再次投向咬牙跪地的長子。看著婁昭君萬分憔悴的面容,再思及高澄腿傷未愈卻強撐至此,心中最后那點責難也煙消云散了。
他松開婁昭君,大步走到高澄面前,伸出雙手,一手用力將高澄攙扶起來,另一手則緊緊攬住了妻子的肩背,將這一對母子一同擁入自己的懷中。
高歡感受著懷中微微顫抖的高澄,以及妻子單薄肩背上傳來的冰涼,連日來的憂懼、憤怒……種種情緒洶涌而至,一時間再也抑制不住。
這位權傾天下的梟雄,竟像個受了委屈的孩子,將頭埋在妻兒之間,放聲大哭起來!
婁昭君也被丈夫這突如其來的真情流露所感染,積蓄已久的淚水也決堤而下,伏在他肩頭嚶嚶哭泣。
與此同時,高澄的眼中,也瞬間涌上了晶瑩的淚花!
高歡與婁昭君這淚中有幾分真情實意,高澄無從分辨。他只知道自己這眼淚絕對貨真價實!
原因無他,高歡這一抱好死不死的碰到自己的傷口了。
痛啊!
三人就這樣相擁痛哭。高歡是情難自已的宣泄,婁昭君是委屈后怕的釋放,而夾在中間的高澄,則是真真切切地“淚流滿面”。
一場酣暢淋漓的痛哭之后,高歡終于松開了兩人。他雙手仍搭在高澄肩上,目光復雜地看著兒子蒼白的臉:“阿惠,莫要怪父王……”
高澄強忍痛楚,勉強搖頭,聲音低啞:“父王責罰,天經地義,孩兒不敢有怨。”
高歡眼中掠過一絲復雜,點了點頭,,又轉向婁昭君,伸手輕撫她哭紅的眼角,語氣滿是疼惜:“夫人也無需如此自責。一家人……終究是一家人。”他低聲安撫,用指腹輕輕拭去妻子臉上的淚痕,動作帶著久違的溫柔。
燈火搖曳,高歡溫言安撫著妻兒,婁昭君低聲訴說著愧疚與擔憂,高澄則強忍疼痛,恰到好處地回應著父母的關切。
片刻溫存后,高歡輕輕拍了拍高澄的肩膀,又深深看了一眼婁昭君,這才轉身,步履沉穩地走向院門。司馬子如與劉桃枝如同影子般侍立在外。
“子如兄!”高歡大步上前,一把握住司馬子如的手,眼中是毫不掩飾的感激與激賞,“此番能使我父子冰釋前嫌,重拾天倫,皆賴子如兄從中斡旋,功莫大焉!”
司馬子如連忙深深躬身,幾乎將頭埋到胸前,連聲道:“大王言重!折煞微臣了!此乃臣分內之責,能為大王、為世子、為王府安寧略盡綿薄,是臣莫大的榮幸,實不敢當大王如此盛贊!”
話雖謙卑,然其微微上揚的嘴角與眼底閃過的自得,卻難掩其心中快慰。
高歡用力拍了拍他的手背,抬頭望向天際。夜幕籠罩四野,星辰微現,丞相府各處廊下的燈籠也愈發顯得明亮。
他朗聲道:“今日天色已晚,本王心緒亦難平復。子如兄,明日,本王當在府中設宴,專為答謝兄臺今日之大德!此宴非為酬酢,實乃本王一片誠心,子如兄萬勿推辭!”
司馬子如聞言,心頭大定,面上感激之色更濃,再次深深一揖,姿態恭謹無比:“大王言重!臣惶恐!此皆大王洪福齊天,世子純孝感格,臣不過略盡綿薄,分內之事,豈敢居功!大王厚恩,臣…感激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