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醉仙樓
- 犬子蘭陵王,我不靠臉吃飯
- 少天人
- 2418字
- 2025-07-01 22:16:38
“幾位客官里面請!貴客臨門,快請上座!官人,定要嘗嘗本店新推出的新炙羊肋!”醉仙樓前,一名小二扯著嗓子,賣力地招呼著過往行人。
樓前人聲鼎沸,車馬絡繹,更有不少胡商在此駐足流連。小二眼尖,遠遠便瞧見一輛懸掛著顯赫霸府標識的馬車駛來。他揉了揉眼睛定睛看去,果然見高澄世子殿下自車中踱步而下。
“世子殿下!”小二心頭一緊,連忙小跑著迎上前去,聲音都帶上了幾分惶恐,“不知世子殿下大駕光臨,小人該死,小人該死!”他一面告罪,一面朝樓內急喊:“掌柜的!世子殿下來了!”
話音未落,一個圓滾滾的身影便從酒樓里“滾”了出來,正是掌柜李松德。
他挪動著胖碩身軀,幾步路的功夫已有些氣喘吁吁。“哎喲!世子殿下恕罪,小人這就去把三樓給您清出來!”李松德深知這位世子爺的規矩,每每駕臨,必要包下整層。
“不必勞師動眾,”高澄語氣平淡地擺了擺手,“今日尋個清凈雅間即可。”
“是是是,雅間好,雅間清靜!”李松德忙不迭應承,揮手示意小二繼續攬客,自己則親自躬身在前引路,領著高澄一行人往樓上走。
高洋和元騭就跟在高澄身后。元騭雖不常來,但李松德仍記得這張臉
,至于高洋,那異于常人的尊容更是讓人想不知道他是誰都難。
李松德一邊引路,一邊討好地回頭笑道:“常山王,二公子,今兒可巧了!幾位胡商新帶來了上好的胡椒、芫荽,佐以炙烤的羊肉,那滋味真真是絕了!您二位可千萬賞臉嘗嘗!”
很快,雅間內幾人落座。方才路上所見流民的慘狀仍在高澄心頭縈繞,他略一沉吟,對李松德吩咐道:“李掌柜,今日樓里的用度,省下些來,做些實在吃食分給城外流民吧。”醉仙樓本就是高澄的產業,李松德豈敢不從,連聲應下,立時喚來心腹小二去操辦此事。
“世子殿下,”李松德搓著手,臉上堆滿殷勤的笑容,“可要喚幾位玉人(樂伎)上來度曲助興?”
“那是自然!速去,速去!”不等高澄開口,一旁的元騭已搶著應承下來。
高澄瞥了元騭一眼,心中暗笑:好你個元騭,看著濃眉大眼一副正經模樣,原來私底下煙酒都來啊!
不多時,一名容貌清麗的樂伎抱著琵琶款款而入,指尖輕撥,清越的樂聲便在雅間內流淌開來。
與此同時,小二也端上了香氣四溢的烤全羊。幾名侍女手持鐵叉,熟練地將烤得滋滋冒油、焦香撲鼻的羊肉分割成塊。濃郁的肉香撩人食欲,連高澄也忍不住食欲大動。
劉桃枝則佇立在旁,不動聲色地掃視著四周,確保高澄安全無虞。
烤肉入口,弦音悅耳,連一向拘謹沉默的高洋,眉宇間也漸漸松快了幾分。
正吃著,李松德又親自捧來一只烹制奇特的整羊,興致勃勃地介紹道:“世子殿下,這是胡人秘傳的‘胡炮法’!取上好羊肉切絲,調以西域香料,縫入羊肚之中,再埋入燒熱的灰坑里慢慢煨熟。您嘗嘗,這風味可是別具一格!”
看著眼前熱氣騰騰的羊肉,高澄腦中忽地靈光一閃,憶起前世嘗過的滋味。他招手示意李松德附耳過來,低聲將“北京烤鴨”的大致做法——選肥鴨、吹氣、掛爐、片皮、裹餅等關鍵之處——細細道來,末了道:“……余下的,你自行琢磨補全,務必做出個雛形來試試。”
因年歲尚小,高澄并未沾酒,只隨意啜飲著清甜的飲品。酒酣耳熱之際,元騭打開了話匣子,說起鄴城近來的新鮮事。
“阿惠郎君,”元騭湊近些,壓低了點聲音,“還記得數月前大王宣布重修鄴城新宮殿的事么?嘖嘖,征發了幾萬民夫,那場面,可真是壯觀!”
“鄴城……新宮殿……民夫!”高澄聞言,腦中如電光火石!方才城外的流民、急需安置的饑民、龐大的工程、眾多的勞力……幾個念頭瞬間貫通!一個絕妙的主意猛地蹦了出來——“以工代賑!”
后世無數經驗證明,此策在安置流民、興修水利上最為可行有效!他心中豁然開朗,但面上卻不動聲色,只順著元騭的話問道:“哦?工程進展如何?可有什么新鮮事?”
一旁的高洋也悄悄豎起了耳朵。
“咳,新鮮事……倒真有一樁大的!”元騭清了清嗓子,聲音更低了些,“上個月新建的閶闔門,竟遭了火災!高隆之將軍奏報大王,說是……太府卿任忻集私通西魏,故意縱火!”
此言一出,語驚四座!但元騭說完后才想起自己之后要干的事,心下不免發怯,下意識摸了摸鼻子,偷眼看向高澄。
高澄心下了然,元騭這是擔心他自己也算‘私通西魏’。
高澄微微搖了搖頭,遞去一個安撫的眼神,示意無妨。
緊接著,他開始消化元騭的消息,高隆之他自然知曉,是父王麾下的得力大將。至于這任忻集……
元騭見高澄面露疑惑,立刻補充道:“就是那個負責宮殿營造的太府卿任忻集啊!郎君您之前還夸過他夫人……咳,風姿綽約呢,這就忘了?”
高澄臉上一熱,連忙夾起一大塊噴香的羊肉,精準地塞進元騭嘴里:“胡說什么!快堵上你的嘴!”
他可不是曹孟德!
再說了,還有小孩在這呢!
高澄有些心虛地瞥了高洋一眼,卻見他正盯著碗里的肉塊出神,一副神游物外的樣子,似乎并未留意方才的戲言。高澄輕咳一聲,掩飾著尷尬,又夾了一塊鮮嫩的羊肉放進高洋碗中,溫聲道:“二郎,多吃些,正長身子呢。”
……
酒足飯飽,一行人離了醉仙樓。元騭惦記著要去辦“那件事”,匆匆告辭先行離去。高澄則與高洋同乘馬車返回霸府。
車輪碾過青石板路,轆轆前行,速度不快。車內的熏香和輕微的搖晃催人欲眠,不多時,高洋竟已靠在車廂壁上沉沉睡去。高澄輕輕扶正弟弟有些歪斜的身體,讓他睡得更安穩些。
馬車很快抵達霸府門前。家奴正要上前喚醒高洋,卻被高澄抬手制止。“桃枝,”他輕聲吩咐侍立車旁的劉桃枝,“你小心些,把五郎抱回他房里安歇吧。”
高澄自忖傷勢未愈,況且高洋這少年郎的體格,他抱著也頗為吃力,所以直接吩咐劉桃枝去了。
待安置好高洋,高澄回到自己房中,心緒卻難以平靜。“以工代賑”之策固然絕妙,但絕非一蹴而就。
鄴城宮室工程遠在鄴城,他必須得尋個穩妥時機,向高歡詳陳此策,并且連同今日所見鮮卑士兵當街鞭撻漢人、激起民怨之事一并稟報。
案頭,一份墨跡初干的公文已然備好,標題赫然醒目——《報霸府:查獲尉公景部屬XXX等當街劫掠傷人案處置事》!這樁案子,正是他整肅軍紀、緩和胡漢沖突的第一步。
高澄的目光變得深邃,既然公文已經有了,那么一份屬于霸府、屬于他高澄的“報紙”,也該是時候提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