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洪武朝的轉折點
- 朱元璋的官,狗都不當
- 擺爛11
- 2284字
- 2025-07-18 13:35:02
如今大明的問題真的很嚴重。
就內政這一塊,基本上就是在內斗。
洪武三年了。
三年下來,朱元璋忽然發現,好像唯一辦了點正事的,似乎只有李可。
反觀不管是李善長,還是楊憲,都在爭權奪利。
當然!
李善長其實也還是做了一點事的,比如說各項制度、禮儀的制定。
然而沒用。
很多人都說他內心猜忌,不能做到完全公正。
意思就是什么?
就是作為跟他一起打天下的淮西勛貴,李善長容不得浙東那些士人,比如說劉基,比如說楊憲。
楊憲如今雖然因為放肆為奸事而被殺了。
但這并不代表李善長就是一個好人。
只是如今的李善長問題還沒那么嚴重,還沒到需要殺的時候。
可若是接下來繼續長此以往,那大明的朝堂就會好起來?
很顯然!
并不會!
別的朝代開國后,開國之君往往都不太需要擔心文官不夠用的問題,而且有大把人都想要來當官。
唯獨他大明,一上來就急缺文臣。
而且就在前不久,又有一個人跑了。
這個人名叫高啟,跟李可差不多是同一時間進的翰林院,只不過李可是典籍,而對方是翰林院的編修。
這兩年他看高啟干得挺不錯的,同時還兼任了一段時間的給諸王教授學業的職務,結果當他表示,接下來,想要擢升對方為戶部右侍郎時,對方卻以自己年少未習理財,然后辭官了。
那朱元璋還能怎么做?
當然是給對方兩個問題。
“怎么?是朕錢給少了?”
“還是你在朕這里干,覺得受委屈了?”
可對方都搖頭,反正……也不知道對方到底是怎么想的。
對方就說自己不太適合這官場,只想回去隱居。
要知道……
這高啟可是浙東一帶十分有名的文人,對方的號召力,是毋庸置疑的,而且這兩年在對方的號召之下,還真來了好幾個,是足以與劉基、宋濂并稱的文人。
“李可!你說說,這是為何?”
李可對這高啟有一點印象,不過其實也談不上有多熟悉。
聞言,也只能是回道:“陛下,這臣哪知道,臣跟對方又不熟。”
朱元璋便道:“你此前不是說的自己很懂這個?”
真想打李可一頓!
李可回道:“這高啟,我在翰林院時,確實是有過一面之緣,只是……這不同的人的情況,也不同啊。誰知道對方是因為什么事而受了委屈?除非……去親自問問對方。不過我跟他不熟,我去問,對方估計也不會把真話說給我聽。”
然后李可就看向了朱元璋。
朱元璋想了想,爾后道:“朕不管!此事得你來負責!”
李可還不知道日后這高啟有可能被朱元璋給腰斬呢。
接下來還是拒絕道:“我這銀行、專利局的事還有很多細節沒有打理好,目前還脫不開身。”
朱元璋回道:“到底是你的銀行、專利局重要,還是為國招賢納士重要?”
李可只好道:“銀行跟專利局都不是臣的,是陛下跟大明百姓的,可問題是……難道我去問了,對方就會說?”
別的人,朱元璋不太肯定,但李可,朱元璋感覺能成。
因為這小子身上有著一種很特殊的魅力。
“誰讓你此前說得那么頭頭是道,你不去,誰去?難道還讓朕親自去?”
李可回道:“這大冬天的!”
接下來朱元璋也是用白眼看著他,李可只好道:“他老家哪的?別幾百上千里那么遠。”
當得知就在蘇州,也不遠,就四百里地。
李可也是哎了一聲,“我才剛回來。”
干脆,接下來也是向朱元璋討要一點賞賜。
“臣如果問回來了,那陛下你能不能給我一點賞賜?”
朱元璋本想說,我給你一巴掌。
不過想想這么說,李可估計就不去了,便問道:“你想要什么賞賜?”
李可立馬精神起來!
隨后道:“其實一直以來,我都想說我想要一個小妾來著,只是吧……公主那么好,我要這么說的話,就太不是人了。那我改要五斤黃金,一千兩白銀吧。”
朱元璋問道:“你要五斤黃金,一千兩白銀做什么?”
李可便道:“那當然是給公主打造首飾,順便再買點香料什么的。”
朱元璋聞言,忽然心里面也是一軟,忽然就有種公主嫁得似乎還可以的感覺。
不是!
就這小子!整日把小妾掛嘴上,這人怎么可能是好人?
不過最后還是道:“朕允了!”
李可便道:“那行,我明日上午出發。”
第二天上午,李可直接輕車簡從就出發了。
他一個人,再加上三個仆從。
不過即便如此,也是花了好幾天的功夫,這才到達蘇州。
李可出發前也是把該交代的都先交代了,留張尚賢一個人在應天府坐鎮,至于這高啟嘛。
時間過于倉促,也不知道應天府對方跟誰熟,只好打算先到了地方再說了。
抵達蘇州后。
隨便找了一個人,就問到了高啟的住處。
畢竟高啟在蘇州這一帶可是有名的大才子。
甚至有人跟李可說,對方的詩文堪比李白。
李可心說這么吊?
此前在翰林院都沒留意。
然后向別人要來了幾首對方的詩來看了看,的確,寫得確實是有點好。
詩文堪比李白,然后辭官。
那估計跟李白也差不多了。
李白為啥辭官?
因為不受唐玄宗重用!
但對方已經被任命為戶部右侍郎,這明顯比李白的待遇要高多了,李白那職位,就相當于是陪唐玄宗玩耍的,可這戶部右侍郎可不是陪玩,而是實打實的實權官職。
那這個就有點棘手了。
爾后,李可又了解了一番對方辭官后的詩文,居然還有夸朱元璋,說朱元璋是位明君,只是出于自身原因,而無法報答君恩的詩句。
當然!
以李可對人情的認識,這詩未免有些為朱元璋挽尊的意思。
畢竟對方一個蘇州一帶的有名文人,不這樣去寫,那蘇州一帶的其他文人怎么看他?
進而又如何看朱元璋?
而且據說,一開始入朝為官的時候,對方還挺高興的,還寫了幾首很興高采烈的詩,里面暢享了新朝會如何如何。
那李可可就要頭疼了。
按理說,如今朱元璋求賢若渴,還沒到要整治這些文人的時候。
給對方一個戶部右侍郎,對方居然還不樂意了?
既然琢磨不透的話,那就直接登門拜訪吧!
“砰砰砰!”
在蘇州研究了兩天對方后,緊接著,李可便直接登門。
“我找高啟!”
“你是……”
“我是你家主人的同僚。”
此時豪宅的院子里,高啟正優哉游哉地跟妻子相處。
聽說有同僚,一開始還以為是朋友呢。
可問題是他的朋友也不會稱是自己的同僚啊。
“對方沒說名字?”
“沒。”
“請他進來、不,還是我親自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