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首功者岳飛
- 三國:劉辯的皇帝成長計劃
- 恩恩呦
- 2500字
- 2025-07-25 21:50:44
公爵在周朝并非周天子的臣屬,而是賓客的關系。
太祖高皇帝建立大漢,繼承秦朝的爵位制度,不設立公爵。
王莽被封為安漢公,那是因為當時的局勢,漢家天子早已經失去了皇權。
王莽不僅是安漢公,更是假皇帝!
不論如何,盧植和荀彧都不會認同封公的。
一旦開了這個先例,后續的功臣不封公的話,怎會滿足他們的野心?
荀彧深吸一口氣,跪地道:“臣懇請陛下收回圣命,臣作為尚書令,絕不受此詔書。”
眾人心里一驚,不可置信的看著荀彧。
這荀彧居然說出這樣的話,不受天子詔命,可見其立場與態度堅定。
王猛目光微動,果斷跪地道:“臣也不受此詔命,懇請陛下收回。”
劉辯并沒有想得太多,而是純粹想著設置公爵制度,好給臣子們封公。
設立公爵不代表什么人都能封公,皇甫嵩確實對大漢有功。
畢竟桓帝、靈帝賣官鬻爵,已經讓現有的爵位制度失去了原本存在的意義。
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盧植和荀彧的反應,這兩人這樣的反對也就罷了,畢竟都是忠于漢室的臣子。
王猛又是怎么個情況?
就在這個時候,曹操也開口表態了。
“陛下,臣認為荀令君說的沒錯。”
一連四位公卿反對,其余幾人也紛紛表示反對。
劉辯有些無語道:“你們沒理解朕的意思——”
盧植直接打斷道:“陛下,不論什么原因,不能封公!”
好吧,你們贏了。
劉辯第一次體會到公卿團結一致,對他這個皇帝的阻力有多大了。
如今還只是一個封公的問題,后續若是要進行改革,阻力豈不是更大。
就他這么個實權天子,仍然遭到盧植等人的反對。
荀彧跪在地上懇求道:“陛下,臣等并非針對陛下,而是為了漢室考量,亡陛下收回成命。”
“罷了,這件事暫且不提了。”劉辯搖了搖頭。
繼續討論下去沒什么意義,既然不讓封公的話,那就后退一步,把爵位制度調整一下。
劉辯笑了笑道:“都起來吧。”
這些人確實是為了大漢考慮,倒也沒什么可氣憤的,一步一步來吧。
或許在賞賜的問題上面,他的確激進了一些。
劉辯并不擔心皇甫嵩或者其余封公的人反叛,畢竟他手里面有系統,對所有大臣的情況基本都清晰。
可眼前的這些臣子們并不知道,他們只覺得封公是嚴重的。
大漢就封了那么一個安漢公,結果都看到了,直接把大漢給篡位了。
換成任何一個人,心里面產生擔心和憂慮是正常的。
“怎么賞賜的話尚書臺給一個范圍,到時候拿給朕看看就行了,你們暫且退下吧。”劉辯隨意的擺了擺手。
眾人紛紛行禮告退。
王振和魏忠賢大氣不敢喘一下,站在下面硬生生的聽完了全程。
實話實說,二人也覺得封公沒有必要。
劉辯并未讓魏忠賢和王振離去,反而將他們留了下來。
劉辯開口道:“你們兩個給朕想想,現有的爵位制度怎么更改比較合適?”
“陛下,臣懂封爵之事。”王振立馬回應。
說不懂是假的,但他認為此刻最好不要說什么想法。
天子的心情一定很不好,萬一說錯了話,就是自己給自己找不自在。
“不懂?你小子應該比任何人都懂吧?不用擔心什么,朕不會把你們怎么樣的,盡管說。”劉辯沒好氣的看了眼王振。
要說最渴望上升的人,當屬魏忠賢與王振。
兩人從召喚出來到現在,已經多少次私自行動。
這么做不就是為了博得好感,從而獲取獎勵么。
王振與魏忠賢對視一眼,猶豫了一下道:“陛下真的不會怪罪臣?”
“你的廢話太多了,不愿意說就滾出去。”劉辯不耐煩的坐了下去。
王振趕忙開口道:“如果陛下打算修改現有的爵位制度,臣以為可以省去一下其它的軍功爵位,以侯爵為最高等,并且取消關內侯,侯爵之下設置伯爵、男爵和子爵。”
“你的意思是恢復周朝的五等爵?只是不設立公爵?”劉辯挑了挑眉,饒有興致的看著王振。
王振深吸一口氣道:“是,宗親最高者封王,其次封侯,外臣有功者最高封侯,自此為伯子男,至于原本的二十等軍功爵位也可以保留,但不能設立侯爵,這些爵位賜予那些有戰功的士卒。
臣知道陛下希望設立公爵,但眼下并不能這么做,我們可以一步一步來,先把爵位拆分成三個不同的體系,而后如果陛下繼續希望設立公爵,便可以試探一下公卿的態度和意見。”
把爵位分成宗室、外臣以及士卒三類,三者之間互不影響和干擾。
好比某個士卒立了大功,可以封為第一等爵位,但這個爵位不是原本的侯爵,朝廷可以新設立一個最高的軍功爵位。
外臣有功者,最高封為侯爵,再把侯爵分為縣侯、鄉侯和亭侯,關內侯就不需要了。
侯之下為伯子男三等爵位,用來代替原本的關內侯。
至于宗室之中,最低的爵位是侯,依舊分為縣、鄉、亭三級別,最高等級為王。
劉辯理解王振的意思,不禁覺得有道理。
這倒是可行的方法。
反正本身就要對大漢進行改革,先把爵位體系更改一下,后面再逐步的修整即可。
劉辯滿意的點了點頭道:“說得不錯。”
爵位體系改革要仔細研究一下,暫時不用著急。
幾位有功者如何封賞,相信尚書臺會給出合理的答案。
“好了,你們也下去吧。”劉辯活動了一下筋骨。
“臣告退。”
王振和魏忠賢離去。
...
三日之后。
岳飛、孫堅、丁原、張任、公孫瓚以及何苗全部回歸雒陽。
雒陽城內外一片歡呼。
幾人面對公卿和百姓的迎接,顯得非常興奮與激動。
繞是沉穩的岳飛,見到這樣的場景也不免激動起來。
孫堅是平定黃巾的功臣,當初沒有享受過這樣的待遇,可見當今天子看重他們這些軍事將領。
回京的第一件事就是交出兵權,這是岳飛提前交代幾人的。
劉辯在朝堂鄭重接待了眾人,等接待儀式結束,他將這一眾將領和盧植、曹操、荀彧等人集結在云臺殿。
“諸位將軍辛苦了,涼州之亂是我大漢心頭之患,而董卓又是涼州最強的軍閥,你們對我大漢有功,朕替大漢的列祖列宗,替天下百姓謝謝你們。”劉辯說完沖眾人行禮。
這一下可把岳飛等人嚇得夠嗆。
他們何德何能讓天子行禮?
眾人紛紛跪地行禮。
“陛下,臣等怎敢受大禮。”
劉辯笑了笑道:“你們當得起,都起來吧。”
“臣為漢臣,平定叛逆是臣的職責,請陛下莫要這般。”岳飛心里感動的稀里糊涂。
所謂士為知己者死!
天子知他們,懂他們,更尊重他們。
能遇到這樣的明君,當真是他們的榮幸。
“臣等叩謝陛下。”
在岳飛的帶領下,眾人再次行跪拜禮。
“好了,說說正事吧。”劉辯笑著抬了抬手,示意眾人起身。
方才在朝堂上,岳飛已經將涼州的細節說了一遍,除了一些核心的事情,該說的都說了。
作為此次最高統帥,岳飛是當之無愧的首功者。
劉辯笑瞇瞇道:“鵬舉,下一步朕打算讓你去并州。”
“是。”岳飛果斷領命。
天子指哪里,他就打哪里。
他岳飛要做天子和大漢手里面最鋒利的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