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8章 滿朝青綬亦藏污,清流體面需納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當群臣還在因為皇帝對于南陽瘟疫的處置而疑惑難解之時,新上任太學祭酒的蔡邕卻是突然離席起身,直言稟報:

“禮記有云‘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古之圣王,莫不立庠序以養賢才,興教化以隆國本。是故朝廷于京師而立太學,奉廩食而尊儒道。”

“可臣任祭酒尚不足月,卻發現太學之中可謂亂象叢生,沉疴遍布。”

“貴戚子弟憑恃恩蔭,游手好閑,令得太學之中懈怠成風。”

“學生不習經書章句,效仿商賈輸財納粟,甚至人雖亡卻籍長存,冒領廩食俸錢。”

……

“鑒太學積弊如此,臣愚以為,非痛加厘革,無以除沉疴!”

有資格參與朝會者,無不是朝中要員,僅僅六百石的太學祭酒在其中絲毫不起眼,甚至就連席位都是設在末尾。

蔡邕更是十年未踏仕途,不少年歲淺或是從邊地升入京城的官員更是對此人一無所知。

但蔡邕此刻所言之事,在群臣心中卻遠比剛剛司徒王暢所言之事更為震撼。

而且,最為關鍵的是,幾乎在場所有人都知道,蔡邕所言之事,句句屬實。

從根本上就斷絕了他們反駁的可能。

可問題是,在蔡邕之前,其他人難道就不知道太學有這些問題嗎?

自然不是。

而是太學最大的意義,恰恰就在于這些沉疴舊弊上!

試問天下誰沒有個不成器的后輩,沒有三姑六婆式難纏的親戚舊友?

當他們得知你入朝為官之后,這些人又不可避免的會來打點央求討個營生門路。

可是,明知是個粗鄙庸才,硬塞到官場之中只會令自己名聲掃地,以及為將來的仕途埋下隱患。

可若是置之不理,又恐寒了人心,傷了人情,對自己的官途名聲也是有害無利。

而也正是在這種兩難的情況下,能夠合法吃一輩子官糧的太學無疑就成為了一個絕佳的解決方案。

也正因此,原本不過定額幾百人的太學才會不斷膨脹,直到變為如今這般臃腫的模樣。

改革太學,誠然的確是掃除沉疴的善舉。

可沒了藏污納垢之所,那滿朝士人卻又要如何安置親戚舊友?

士人又該如何保持清流體面?

所以當蔡邕才剛剛提及改革太學積弊一事,甚至還未曾真正提及如何改革之法,滿朝官員心中卻已是掀起驚濤駭浪。

其中,又以比兩千石級別以上,也就是腰佩青綬的高官們反應最為激烈。

畢竟,也唯有他們才有能力和資格往太學之中隨意安插人手。

只是,蔡邕上任太學之后的舉動他們也是有所耳聞,知曉蔡邕所言皆是握有證據,并且占據大義,無法直接進行反駁。

也因此,這些青綬高官們不得不耐著性子,等待蔡邕真正提出改革方案后再進行批駁。

眼看滿朝公卿目光交錯,但卻并沒有人直接敢站出來反對,劉宏就知道蔡邕上任太學祭酒的這半個多月以來,的確是做了一些實事。

此刻在朝堂上提及此事,也是眼神堅定,中氣十足,顯然絲毫不擔憂此舉可能得罪大批高官所導致的后果。

不過,也正是看重這份敢冒天下大不韙的膽魄,劉宏才會選擇破例提拔蔡邕,并將改革太學的重任交給此人。

而眼下,劉宏自然還是要裝作對此茫然無知的樣子,以便引蛇出洞。

“哦?竟是此事?”

面對劉宏的疑問,蔡邕自然也是早有準備,語氣堅定至極:

“回稟陛下,千真萬確!”

說著,他更是從袖口之中取出一卷竹簡,遞交到了在御座下靜候的曹節手中。

自曹節手中接過竹簡,劉宏視線掃過,發現其上記錄的正是蔡邕對于太學徹查的結果,條理清晰,證據確鑿,也難怪沒有人敢貿然反對。

對此,劉宏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做出痛心疾首之態:

“太學之中,竟是這般藏污納垢!”

隨后將竹簡遞回曹節手中,重新看向蔡邕:

“愛卿可有改革之策?”

三舍法本就是在與皇帝商討之中產生,具體條文也早已呈送過,蔡邕自然清楚皇帝會站在自己一邊,當即也是朗聲道:

“依臣之見,太學諸弊,皆在考課不嚴、仕進失序兩點之上!”

“邕斗膽請將太學改制為外、內、上三舍,三舍各自定額,皆定期由學官主持考核,記錄學業品行。每歲擇優而升,多劣則降,至降無可降則清除名籍。”

毫不出所料,當蔡邕說出三舍法的細則,尤其是太學生再也不是可以當一輩子的身份之后,立刻就有言官御史跨步而出,朗聲駁斥:

“太學雖有積弊,可亦有盧植、穎容、金尚等品學皆優之人,是君王養士之地,朝廷儲才之所,縱需改革,也未必就要如此大刀闊斧。”

此言一出,立刻便有多位御史言官一同跳出,表示認同。

“臣附議!”

“臣附議!”

……

剛剛才被委以重任的王允還沒有想清楚皇帝為何會選中自己去查瘟疫之事,并且還如此信任,直接讓自己持節。

突然就看到身旁出身博陵崔氏的崔烈崔威考突然起身,并開始辯駁。

王允方才后知后覺意識到已經進入新一項政事的討論,并且崔烈剛說完,王允附近的幾乎所有言官同僚們就爭先恐后的跳了出去,立場鮮明的表態支持崔烈。

同為世家出身,亦有不成器的族人以太學生作為營生,王允自然也是本能反對對太學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再加上平日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同僚全都站出去表態,更是讓王允有種下意識跟隨的念頭。

只是,還不等他起身,被崔烈反駁的蔡邕就發動了反擊:

“太學之中確有名生不假,可卻也有足足九千余從未親赴太學的冒名頂替之輩,如不痛改,豈能正此風氣?”

“更何況,既是品學兼優,自會外顯,升入上舍,反倒更便陛下選拔,朝廷征辟。”

對此,崔烈亦是反唇相譏:

“不知是在下見識淺薄,還是蔡祭酒這三舍之策古所未見?”

“昔者孟嘗君禮賢下士,雞鳴狗盜之徒亦包容禮遇,方有之后化險為夷之事。至圣先師亦有有教無類之說,廣納門徒,方有如今儒學之盛。”

“身為太學祭酒,豈能沒有容人之量?”

看著二人唇槍舌劍你來我往,原本也想著出列表態的王允卻是不由有些遲疑了。

尤其是,他遠遠望見高居御座之上的陛下不僅絲毫沒有打斷二人的意思,反倒是饒有興致的注視著群臣的反應。

此事,絕非同為六百石的言官與太學祭酒之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江县| 桂阳县| 富顺县| 灌云县| 望城县| 酉阳| 略阳县| 营口市| 衡水市| 武功县| 湾仔区| 苗栗县| 庆城县| 夹江县| 静海县| 榆树市| 潢川县| 新田县| 凤阳县| 边坝县| 开远市| 正安县| 尼勒克县| 眉山市| 崇左市| 米泉市| 开阳县| 巴林左旗| 高尔夫| 卓尼县| 长沙县| 咸宁市| 赣州市| 瓮安县| 汉寿县| 巴彦淖尔市| 保康县| 龙山县| 东丽区| 云南省| 张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