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白話驚江南
- 清穿:孝莊身邊的現代醫(yī)女
- 蘅蕪客
- 2452字
- 2025-07-07 20:38:17
血水順著車轅滴落,在官道上洇出蜿蜒的暗痕。我盯著康熙腰間那塊缺角的九龍玉佩,喉頭發(fā)緊——那分明是箭矢擦過的痕跡。
“寧妃。“
低沉的嗓音驚得我指尖一顫,銀鉗“當啷“掉在妝匣里。康熙不知何時已俯身過來,龍涎香混著血腥氣將我裹得密不透風。他修長的手指撥弄著匣中銀針,日光在那雙鳳眸里碎成危險的星子。
“臣妾...“我下意識去合匣蓋,卻被他一把扣住手腕。
“云南白藥配方早已失傳。“他捻起一撮藥粉在指尖揉開,“這止血鉗的構造,太醫(yī)院最老的供奉都說沒見過。“
雨絲斜飛入車簾,在我手背上凝成冰涼的露。阿瑾在車外急得直跺腳,我卻聽見自己心跳聲大得像擂鼓。穿越前急診科的經驗在舌尖打轉,卻半個字都吐不出來。
“朕記得...“康熙忽然貼近我耳畔,溫熱的吐息燙得耳垂發(fā)麻,“鈕祜祿氏祖上,出過隨鄭和下西洋的醫(yī)官?“
我猛地抬頭,正撞進他深不見底的眸光里。那里面哪有半分疑惑,分明是早已洞察一切的試探!
“主子!杭州知府來迎駕了!“阿瑾的尖叫適時打破僵局。康熙這才直起身,臨走前屈指彈了彈我的妝匣:“今夜錢塘宴,愛妃可要好好準備。“
車簾落下時,我癱在軟墊上,冷汗已浸透中衣。妝匣底層暗格里,那支現代工藝的彈簧針正泛著冷光——這東西要是被看見...
“娘娘,佟家的飛鴿。“阿瑾突然從窗縫塞進個竹筒。展開的絹條上只有寥寥數字:“錢塘詩會,芍藥將開。“
我攥緊絹條,望向車外煙雨朦朧的江南。佟家在這兒的勢力,怕是比想象中更深。
......
華燈初上時,西湖畔的望江樓已懸滿琉璃宮燈。我扶著阿瑾的手下車,鬢邊金步搖在晚風里叮當作響。樓前烏壓壓跪著一片官員,打頭那個青袍白須的老頭,正捧著卷軸念駢四儷六的迎駕詞。
“寧妃娘娘到——“
唱名聲里,我察覺無數道目光刺來。江南的閨秀們穿著淡雅,可那打量人的眼神卻像刀子似的,專往我旗裝下擺的金線牡丹上剜。
“這就是會醫(yī)術的那位?“鵝黃衫子的少女用團扇掩唇,“聽說在御前擺弄血糊糊的傷處,也不嫌腌臜...“
“北地胭脂嘛。“絳紫衣裙的接話,腕上翡翠鐲子晃得人眼花,“除了擺弄那些粗鄙玩意,還能有什么才情?“
我捏緊象牙骨扇,臉上仍端著得體的笑。這些閨秀背后站著誰,用腳趾頭都想得到——佟家雖倒了臺,可江南這些門生故舊,怕是早被喂得腦滿腸肥。
“皇上駕到!“
樓內霎時靜得落針可聞。康熙穿著靛藍常服進來,腰間卻掛著白日那塊殘玉。我心頭一跳,忙低頭行禮,卻聽見他道:“寧妃,坐朕身邊來。“
滿座嘩然。
紫衣少女的團扇“啪“地掉在地上。我款款上前,瞥見她袖口繡著朵若隱若現的芍藥——針腳與佟貴妃香囊上一模一樣。
“今日不拘虛禮。“康熙抬手示意樂師起奏,“聽聞江南才女云集,朕倒要開開眼界。“
知府立刻推上來幾個閨秀。黃衫那個先吟了首《詠柳》,咬字糯得能拉絲;紫衣的接著唱和《春江月》,七言律詩對仗工整得像尺子量出來的。
“久聞寧妃娘娘出身滿洲貴胄...“紫衣少女忽然轉向我,眼角那顆淚痣閃著狡黠的光,“不知可否賜教一二?“
樓外潮聲隱隱,我望著她發(fā)間那支點翠簪——簪頭分明是只蝎子!苗疆五毒教的標記,竟敢明目張膽戴出來?
“本宮粗通文墨...“我慢條斯理抿了口龍井,“比不得各位姑娘家學淵源。“
“娘娘過謙了。“黃衫少女突然笑吟吟捧上紙筆,“錢塘潮天下聞名,不如就以'觀潮'為題?“
滿座名媛都抿著嘴笑。我指尖摩挲著茶盞上凸起的蓮紋,忽然想起學生時代背過的那些現代詩。余光里,康熙正把玩著玉佩殘角,目光卻落在我妝匣上。
“拿墨來。“
我猛地撂下茶盞。阿瑾忙鋪開灑金宣紙,我提筆蘸墨,腕子懸在紙上三寸——要寫就寫個驚天動地的!
“浪拍岸,人驚嘆——“
第一句落下時,滿座響起壓低的嗤笑。可當我運筆如飛寫下“潮去潮來,不過百年“時,笑聲漸漸變成了抽氣聲。
“千古興亡多少事?“我筆鋒陡然一轉,墨跡如刀劈斧削,“浪淘盡,英雄血!“
最后一筆狠狠劃破宣紙,像道閃電劈開暮色。滿座鴉雀無聲,連樂師都忘了撥弦。紫衣少女臉色煞白,黃衫那個更是不自覺念出聲:“...潮去潮來,不過百年...“
“好!“
康熙突然擊掌,驚飛檐下一串銅鈴。他奪過詩稿,眼中燃著我從未見過的亮光:“白話入詩而意境蒼茫,寧妃之才,冠絕江南!“
我低頭抿唇,余光瞥見知府正偷偷擦汗。這些詩句揉碎了徐志摩的奔放、海子的蒼涼,再裹上蘇軾的豪邁,放在這年頭簡直是降維打擊。
“娘娘大才...“紫衣少女突然跪下來,聲音發(fā)顫,“民女有眼不識泰山...“
我虛扶一把,趁機捏住她腕子。指尖下的脈搏又快又亂,再瞧她耳后那片可疑的紅疹——分明是長期接觸毒物的癥狀!
“姑娘這鐲子...“我故意碰了碰她翡翠鐲,“可是苗疆來的?“
她像被燙著似的縮回手。康熙的目光立刻箭一般射來,在我與她之間打了個來回。
宴散時,潮聲已震得樓板微顫。康熙執(zhí)意要送我回行宮,龍輦上卻一言不發(fā)。直到路過一處暗巷,他突然扣住我手腕:“那首詩...“
我心跳漏了半拍。
“最后兩句化用辛棄疾。“他指尖劃過我掌心,激起一陣戰(zhàn)栗,“可前面白話般的句式,朕竟從未見過。“
巷口燈籠被風吹得搖晃,在他輪廓分明的側臉上投下詭譎光影。我正尋思如何搪塞,忽見一隊黑衣人掠過巷尾——為首的那個,腰間佩刀上纏著靛藍麻繩!
“小心!“
我本能地撲倒康熙。一支毒鏢擦著發(fā)髻飛過,“奪“地釘入車壁。那鏢尾赫然系著杏黃流蘇,在月光下像朵枯萎的芍藥。
“果然來了。“康熙冷笑,突然從袖中甩出枚金哨。尖銳的哨音里,數十名大內侍衛(wèi)從屋頂躍下,將巷子圍得鐵桶一般。
我癱在軟墊上,后知后覺地發(fā)抖。康熙卻俯身拾起那枚毒鏢,就著月光細看:“苗疆五毒教,佟家,江南文人...“他忽然掐住我下巴,“鈕祜祿·婉寧,你究竟還知道多少?“
遠處潮聲如雷,仿佛要淹沒整個杭州城。我望著他眸中跳動的火焰,忽然想起妝匣最底層那本記滿現代醫(yī)術的絹冊——若被他發(fā)現...
“臣妾只知道...“我緩緩摘下耳墜,露出內側刻著的閃電紋,“有人要借南巡之機,重現三藩之亂。“
他瞳孔驟縮。那是阿瑪給我的暗記,與太醫(yī)院毒參內壁的刻痕一模一樣。
夜風卷著潮腥氣灌入車簾。康熙忽然松開手,從懷中取出個物件——正是我妝匣里那支彈簧針!
“明日海寧觀潮。“他將針尖對準月光,藍汪汪的毒光映在臉上,“朕要看看,寧妃還能給朕多少...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