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折翼的狀元
- 徐曉的人生故事
- 餉音
- 1770字
- 2025-06-12 13:05:18
高考放榜那天,徐曉握著發燙的手機,指尖幾乎要在屏幕上戳出個洞。當“徐曉 628分全省文科第37名“的字樣刺入眼簾時,教學樓走廊外的蟬鳴聲突然變得震耳欲聾。班主任舉著保溫杯沖過來,茶水潑在他校服褲腿上也渾然不覺:“我們班終于出狀元了!“
鮮紅的橫幅在校園里掛了整整一個月,徐曉的照片被鑲在宣傳欄最顯眼的位置。填報志愿時,父親的茶盞重重磕在玻璃茶幾上:“師范專業鐵飯碗,物理師資缺口大,就選這個。“徐曉盯著志愿填報指南上密密麻麻的專業代碼,那些“量子力學““電磁學“的名詞像陌生的外星文字。他想起高三模考時,物理選擇題永遠是隨手涂的C,卻還是在父親殷切的目光中,顫抖著按下了確認鍵。
九月的秋風裹著桂花香吹進校園,徐曉拖著行李箱站在物理學院門前,仰頭望著大理石門楣上鐫刻的“格物致知“四個大字,突然感到一陣眩暈。第一堂普通物理課,教授在黑板上推導麥克斯韋方程組,粉筆灰簌簌落在徐曉攤開的筆記本上,那些希臘字母像群張牙舞爪的怪物。他轉頭看向鄰座,后排男生正用MATLAB軟件模擬波動方程,而他連開機鍵在哪都不知道。
“聽說了嗎?咱們院來了個文科狀元。“課間休息時,幾個女生的竊竊私語飄進耳中。徐曉低頭翻著《大學物理》教材,第23頁的牛頓第二定律推導,他已經盯著看了二十分鐘。陽光透過教室的百葉窗,在課本上切割出明暗交錯的條紋,恍惚間竟像是高考倒計時牌上跳動的數字。
第一次單元測試的成績公布在教務系統那天,徐曉盯著屏幕上鮮紅的52分,喉嚨像被實驗樓前的梧桐絮堵住。班長在班級群里艾特所有人:“曉哥作為狀元,這次考試肯定是失誤,大家多向他請教學習方法啊!“對話框里彈出一連串鼓掌的表情包,徐曉卻覺得那些黃色小人都在對著他獰笑。
深秋的雨總是下得纏綿,徐曉縮在圖書館角落,反復看著習題冊上的受力分析圖。旁邊桌的同學正在討論超導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那些專業術語像加密的密碼。他翻開高中時的筆記本,清秀的字跡記錄著《紅樓夢》的人物關系和政治經濟學原理,而此刻面前的筆記本上,畫滿被橡皮擦破的受力分析圖。
平安夜那晚,徐曉獨自在實驗室補做實驗報告。示波器的藍光映在他蒼白的臉上,隔壁實驗室傳來同學們聚會的歡笑聲。他看著實驗數據里跳動的誤差值,突然想起高三晚自習時,和同桌偷偷傳紙條討論《百年孤獨》的時光。那時的月光溫柔地灑在課桌上,不像現在,實驗室的白熾燈照得人眼睛生疼。
寒假回家,親戚們圍坐在客廳里。“聽說咱們曉曉是狀元,以后肯定當大教授!“二姨夾了塊紅燒肉放進他碗里。父親笑得合不攏嘴:“學校領導說,只要好好學,保研留校都沒問題。“徐曉盯著碗里油亮的肉塊,突然覺得一陣惡心。他借口去洗手間,在鏡子前反復練習微笑,卻發現嘴角怎么都扯不上去。
新學期開學,徐曉開始頻繁逃課。他躲在宿舍里,看著窗外的櫻花樹抽芽、開花、落英繽紛。輔導員的電話一個接一個,父親的微信消息從最初的鼓勵變成了質問。有天深夜,他打開高考志愿填報系統的截圖,看著“物理學(師范)“幾個字,突然放聲大哭。
春末的傍晚,徐曉最后一次走進物理實驗室。夕陽的余暉透過百葉窗,在實驗臺上投下整齊的光影。他輕輕撫摸著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實驗儀器,想起第一次使用游標卡尺時的笨拙,想起被電路短路時嚇得跳起來的模樣。收拾好書包走出實驗室,他在公告欄前駐足,自己的照片還掛在“優秀學生“的展示區,笑容燦爛得刺眼。
退學手續辦得很快,徐曉背著空蕩蕩的書包走出校門時,正趕上新生入學。看著那些朝氣蓬勃的面孔,他突然想起三年前的自己,也是這樣懷揣著夢想走進校園。校門外的梧桐樹沙沙作響,像是在為他送行。徐曉深吸一口氣,轉身走向與來時相反的方向,夕陽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
后來的日子里,徐曉在一家書店找到了工作。他每天整理書架,為讀者推薦書籍,偶爾也會寫些書評。閑暇時,他重讀《百年孤獨》,發現原來馬孔多的雨不僅下在布恩迪亞家族身上,也會淋濕每個在命運迷宮中迷失的靈魂。某個雨后的清晨,他在書店門口遇見了曾經的物理教授。老教授看著他褪色的帆布包,只說了句:“人生的路,總要自己走才踏實。“
徐曉點點頭,轉身走進書店。陽光透過玻璃櫥窗,灑在他新整理好的文學書架上。他忽然覺得,或許人生的意義,不在于成為別人眼中的狀元,而在于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那片星空。窗外的梧桐葉又開始飄落,這次,它們不再是壓在心頭的重負,而是變成了翩翩起舞的蝶,帶著他飛向更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