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像窗格間悄然挪移的光斑,一周的光景無聲滑過。林溪兮指尖劃過書頁,目光卻不經意地落在鄰座的周逸霖身上。一種細微的認知逐漸清晰起來——那些足以讓她耳根發燙、指尖蜷縮的尷尬瞬間,于他,仿佛只是掠過湖面的微風,了無痕跡。這發現讓她心頭泛起一絲難以言喻的澀意。
三年同窗的時光,竟未能在咫尺之間鋪就一條言語的通道。整整七日,兩人交談的字句,單薄得甚至比不上林溪兮與后排素未深交同學的寒暄。每日的對話,被精準地裁剪成幾句干澀的必需品:“有什么作業?”“老師剛才講到哪里了?”除此之外,空氣便凝固成一種近乎透明的沉默。這熟悉的疏離感,像一枚沉入記憶湖底的石子,此刻被眼前的靜默輕輕攪動,漾開了往昔的漣漪。
記憶的潮水將她帶回初二那間陽光充沛的教室。每次大考后的位置選擇,如同一次小小的權力更迭。成績單是通行證,友誼是心照不宣的契約。林溪兮憑著名次,如愿坐在了李慶和另一位好友之間,三人一排,她居中。那是一種被熟悉與溫暖包裹的安全感,是少女時代微小而確定的幸福。
位置塵埃落定,班主任銳利的目光掃過全班,最終停在教室某處,眉頭不易察覺地蹙起。“周逸霖,”他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道,“你……和那邊換一下。”他指向的,正是林溪兮左側的位置。心,毫無預兆地猛跳了一下,像被無形的線驟然拉緊。她幾乎是倉促地轉過頭,撞上李慶同樣驚訝的眼眸。李慶很快鎮定下來,藏在桌下的手悄悄對她豎起拇指,嘴角彎起一個狡黠又鼓勵的弧度,無聲地做著口型:“加油!”李慶速來知道她的小秘密的。
書本窸窣,桌椅輕響。周逸霖的身影就這樣落在了她的左側。空氣似乎都染上了一絲陌生的氣息。林溪兮曾暗自期待,這近在咫尺的距離,能成為打破三年沉寂的契機,至少,讓陌生的河流匯入一絲名為“朋友”的支流。然而,現實卻像一本沉悶的舊書,翻開的依舊是空白頁。除了每日李慶枕著手臂,在課間沉入短暫睡眠時,林溪兮不得不輕聲對周逸霖說一句“我出去一下”,換來他沉默地起身讓開通道之外,兩人之間橫亙的,依舊是那片廣袤的、名為“零交流”的荒原。每一次起身,那簡短的四個字都像投入深井的石子,連回聲都吝嗇給予。
未曾想,這似曾相識的靜默劇本,竟在高中嶄新的章節里重新上演。粉筆灰在陽光里飛舞,課桌承載著更厚重的書本和更渺遠的夢想。只是這一次,林溪兮的心境悄然流轉。她不再刻意尋找話題,不再為那凝固的空氣感到焦灼的失落。當周逸霖沉默的側影再次成為她視野里熟悉的風景時,她只是平靜地垂下眼睫,目光重新落回攤開的習題冊上。筆尖劃過紙張,發出沙沙的細響。她比任何時候都更清晰地懂得,此刻窗明幾凈的教室,那無聲伏案的身影,那筆尖下流淌的公式與符號,才是青春航道里最需要全神貫注的燈塔。那些往事,如同被風吹散的蒲公英,終將飄向它注定沉寂的土壤,而成長,已在心底悄然抽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