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壓縮成本
- 文娛:我能看見情緒價值
- 臨淵照影
- 2426字
- 2025-06-23 22:11:02
陳凱的胸膛劇烈起伏著,他死死攥著劇本,仿佛攥住了自己失而復得的半條命。
過去的幾年里,他拿著這個本子。
見過多少張輕蔑嘲諷,不耐煩的臉?
聽過多少句“不合邏輯”、“胡鬧”、“沒有商業價值”的判詞?
那些拒絕的話語,讓他一度心灰意冷,幾乎就要認命。
可現在,許諾,這個比他年輕十幾歲的青年,卻用最瘋狂的行動告訴他。
你的夢,不是垃圾,是蒙塵的原石。
這種被人無條件信任的感覺,比拿到任何獎項,都更能擊潰一個創作者內心的防線。
然而,許諾卻沒有讓陳凱這種激昂的情緒持續發酵。
他上前一步,輕輕拍了拍陳凱的肩膀,遞過去一杯溫水,將他從激動的情緒中拉回現實。
“凱哥,喝口水,平復一下。”許諾的語氣恢復了慣有的平靜。
“從這一秒開始,我們開‘回響影業’的第一次項目啟動會。”
“回響影業……”陳凱念叨著這個名字,他接過水杯一飲而盡,像是飲下了一杯出征的壯行酒。
“好!開會!”陳凱一把將劇本拍在桌上,整個人的氣場都變了。
“你說得對!干活!我馬上把劇本再重新過一遍!
“比如包世宏和三寶在車里爭論那場戲,節奏可以更快,對白里的包袱還可以再響一點!”
“還有道哥那條線,他出場的鋪墊可以做得更戲謔……”
“媽的,以前是沒指望,現在看,哪哪都是寶貝,必須給它打磨到最亮!”
“劇本是根基,辛苦你了。”許諾表示贊同。
“但與此同時,我們必須找到能把這個根基蓋成大樓的人。”
“你是說……導演?”陳凱瞬間冷靜下來,坐到了許諾對面。
“對,導演。”
“我們的預算……二百七十四萬,滿打滿算。”陳凱掰著指頭給許諾算賬。
“器材租賃,好一點的攝影機加鏡頭組,一天就得好幾萬。”
“一個靠譜的攝影師,跟組三個月,沒有二十萬下不來。”
“還有美術、燈光、錄音、后期、配樂、宣發……哪一樣不是吞金巨獸?”
“二百七十四萬,真的是勒斷褲腰帶都未必夠。能留給導演和演員的薪酬空間,小得可憐。”
“那些圈內有名氣的導演,別說請了,我們連遞本子的資格都沒有。”陳凱最后苦澀地總結道。
雖然說陳凱是金牌編劇,但是隨著好幾年沒有做出過爆款劇本,還得維持自己工作室的正常運行。
其實陳凱手里也不寬裕,所以說當許諾提出要翻拍他的劇本的時候,他是相當感激的。
“所以,我們不去敲那些名導的門。”許諾說道。
“我們要找的,是一個才華橫溢,但正處在人生低谷的潛力股。”
“潛力股?”陳凱皺眉,“這跟賭博有什么區別?電影是集體創作,導演是靈魂,靈魂要是選錯了,滿盤皆輸。”
許諾沒有爭辯,而是走到陳凱那面巨大的影碟收藏架前。
這里是陳凱的精神寶庫,收藏了上千張來自世界各地的經典電影。
許諾的目光掃過一排排包裝精美的影碟,最終,從最下層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里,抽出一張只用牛皮紙袋裝著的DVD。
上面用馬克筆潦草地寫著兩個字:《香火》。
“這是……”陳凱愣了一下,似乎想起了什么。
“哦,我想起來了,前兩年一個在電影學院當老師的朋友送的,說是他一個學生的畢業作品,后來自己借錢拍成了長片。”
“當時在圈內好像有點名氣,說拍得很有靈氣,但……票房慘敗,賠得底褲都沒了,還欠了一屁股債。我一直沒來得及看。”
“現在,是時候看了。”
許諾將影碟放進播放器。
很快,電視屏幕上出現了有些搖晃的畫面。
沒有華麗的布景,沒有知名的演員。
只有一個關于一個農村代課老師為了籌錢修繕快要倒塌的廟宇,一路奔波的荒誕故事。
整個觀影過程,工作室里一片寂靜。
陳凱的表情,從一開始的漫不經心,逐漸變得嚴肅,再到后來震驚得身體前傾,死死盯著屏幕。
當看到主角為了“香火錢”,想盡各種荒唐辦法,甚至和一群小混混斗智斗勇時,陳凱先是放聲大笑,笑著笑著,眼角卻泛起了淚光。
一個半小時后,電影結束,屏幕上出現了導演的名字。
【導演:寧躍】
陳凱長長地呼出了一口氣,眼神復雜地看著許諾:“這個寧躍……是個他媽的天才!”
“他對多線敘事和黑色幽默的掌控力,簡直就是為《瘋狂的石頭》量身定做的!”
“我甚至懷疑他是不是偷看了我的劇本!”
激動過后,他又頹然地嘆了口氣。
“可惜啊……這種有才華又驕傲的導演,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他的處女作賠得那么慘,心氣兒肯定被打沒了。就算落魄了,也絕不會為了區區幾十萬的導演費折腰的。”
“那可未必。”
就在剛剛,許諾的眼前,關于導演寧躍的信息清晰地浮現了出來。
【導演:寧躍】
【情緒狀態:不甘(75%),迷茫(20%),驕傲(5%)】
【核心訴求:渴望執導一部能向市場證明自己,同時又不失藝術表達的電影,來償還處女作欠下的巨額債務。】
成了。
這位寧導,此刻比他們更需要一個機會。他需要的不是錢,而是一部能讓他翻身的“作品”。
“凱哥,你剛才說,二百七十四萬的預算是地獄難度,對嗎?”許諾問道。
“沒錯!”
“那如果,我們能把演員的成本,壓縮到極致呢?”許諾拋出了他真正的解決方案。
“二十六萬的缺口,我們不向外找,我們向內‘摳’出來。”
“怎么摳?”陳凱不解。
“我們不去請任何一個有知名度的演員。”
“明星自帶光環,也自帶枷鎖。”
“觀眾進電影院,看的是明星,不是角色。”
“但新人是一張白紙,他們能和角色融為一體!”
“我要的不是明星帶來的所謂‘票房號召力’,我要的是口碑的‘終極引爆力’!就像《消愁》一樣!”
“我親自去選角,”許諾繼續說道。
“去電影學院的畢業大戲,去小劇場,甚至回橫店。”
“很多新人現在片酬幾乎為零,我們可以把省下來的天價片酬,全部投入到制作中去!讓我們的攝影、美術,都達到一流標準!”
陳凱被許諾這個瘋狂的計劃徹底震驚了。
用一群純新人,去演一部結構如此復雜的黑色喜劇?
這賭得也太大了!這要是有一個演員不給力,整部戲都得垮!
可不知為何,當他看到許諾就想起了那首《消愁》,想起了被雪藏的江川,想起了被一步步逼到絕路的燦星。
這個年輕人,似乎總能把不可能變為可能。
“我明白了。”陳凱點了點頭。
“所以,陳凱監制,你現在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請動用你所有的人脈,幫我約到這位寧躍導演。”
“我要讓他相信,我們不是在施舍一個落魄的導演。”
“我們是在給他一個重新拿回尊嚴,向整個行業復仇的機會。”
“告訴他,錢,我們不多。”
“但是,我們有這個時代最好的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