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請命【求月票,求推薦票】
- 大唐:陛下,這個皇帝您當不明白
- 下雨啦收衣服啊
- 2253字
- 2025-06-23 00:00:12
鮮于仲通陷入長久的沉默,議事廳內只剩下粗重的呼吸聲與燭火搖曳的噼啪聲。
他眉頭緊鎖,仿佛內心正經歷著慘烈的廝殺。
黃忠嗣那句“詔令如火,避無可避”如同冰冷的楔子,反復敲打著他緊繃的神經。
更沉甸甸壓在心頭的是楊國忠那封私信——字里行間透著長安的焦灼與威壓:一場勝仗,哪怕是微末之功,也勢在必行。
楊國忠急需這場勝利穩住朝堂,而他鮮于仲通,只能毫無保留的執行命令,否則別說長安了,怕是這劍南道也無他立錐之地了。
掙扎的陰云在他臉上變幻良久。
終于,他猛地抬眼,眼中最后一絲遲疑被決斷取代。
“黃旅帥所言極是!”
鮮于仲通的聲音沉郁如鐵,目光掃過帳下諸將“朝廷旨意便是天憲!抗旨不遵,你我皆是大唐的罪人!莫道本帥無情,屆時兵敗追責,在座諸君,誰也脫不了干系!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這話如同冰冷的鎖鏈,瞬間將所有人的前程乃至身家性命都捆綁在了這輛破敗的戰車上。
帳內溫度驟降,一股壓抑的寒意彌漫開來。
眾將臉色各異,或有憤懣,或有無奈,或有麻木,但無人敢出聲反駁。
短暫的死寂后,只聽得一片沉重的甲葉摩擦聲,眾人齊齊叉手躬身,聲音沉悶如雷:
“末將(卑職)遵命!”
鮮于仲通揮了揮手,像驅散一群惹人煩厭的蠅蟲:“下去準備!一月為期,各營兵馬與各州府守備輪換調防!
記住——各州府須留三成老卒彈壓地方,不得盡數抽調!”
“喏!”眾人再度應諾,隨即魚貫退出大廳,沉重的腳步聲帶著壓抑的怒氣漸行漸遠。
然而,帳內并非所有人都退下了。
黃忠嗣如同釘在青磚地上的一桿鐵槍,紋絲未動。
秦琮剛想回身提醒,目光觸及黃忠嗣那深潭般平靜的眼神,瞬間會意。
他腳步微頓,旋即一言不發,加快步伐跟上了離開的人群,厚重的帳簾在他身后落下。
鮮于仲通本已低頭準備處理案頭堆積的文書,眼角余光瞥見那道突兀留下的身影,動作不由一頓。
他心中略感詫異——今日召黃忠嗣前來議事已是臨時起意,如今軍令已下,諸將皆退,此人為何獨留?
一抹探究之色取代了方才的煩躁,他索性放下朱筆,身體微微后靠,目光如鷹隼般攫住黃忠嗣,不露喜怒地開口,聲音在空曠的大帳里顯得格外清晰:
“黃旅帥?軍務已畢,尚有何事?”無形的壓力隨著問話彌漫開來。
他倒要看看,這個屢次出人意料的年輕人,此刻葫蘆里究竟賣的什么藥。
黃忠嗣待眾人腳步聲徹底消失在廳外,這才深吸一口氣,上前一步,單膝及地,聲音清晰而沉穩:
“大帥容稟,卑職斗膽留下,是想向大帥討一份差事。”
鮮于仲通眉梢微挑,眼中掠過一絲真實的訝異。
他身體微微前傾,審視著下方跪著的年輕旅帥:“哦?討差事?你想要什么差事?”
黃忠嗣抬起頭,目光如炬,直視著鮮于仲通:“大帥明鑒!南詔此刻,怕是已探得我劍南道再起大軍的消息。
以彼等狡黠,定會向吐蕃求援。
然則,聯絡吐蕃、調集軍需、協調各部,皆需時日,快則一月,慢則兩月!此乃天賜良機!”
他語速漸快:
“卑職斗膽請命!請大帥允我安戎軍右廂兩百敢戰之士,為全軍鋒鏑!
趁南詔、吐蕃聯軍未成、防御未固之際,星夜兼程,潛行突進,為我大軍奪下渡口,搶占幾處關鍵隘口!
哪怕只是毀其工事、焚其糧草,使其不能據險而守,亦是大善!
若待彼等從容布防,大軍再行強攻,則我劍南子弟,不知要填進去多少性命!”
鮮于仲通的眉頭深深鎖起。
他鷹隼般的目光在黃忠嗣臉上逡巡,試圖穿透那“忠勇”的表象。
廳內寂靜了片刻。
終于,鮮于仲通緩緩開口,聲音聽不出喜怒:
“黃旅帥……告訴本帥一個理由。一個……讓本帥信服,且愿意聽的答案。”
他身體微微后靠,等待著。
黃忠嗣迎著他的目光,眼神沒有絲毫動搖,聲音堅定:
“大帥,答案很簡單——我們要立功!”
他頓了頓,語氣帶著一種近乎狂妄的自信與冷靜的分析:
“在旁人眼中,此戰或許是絕地,九死一生。但在卑職看來,這正是我等建功立業、力挽狂瀾之機!”
他挺直脊背,話語鏗鏘:
“而要做這把撕裂敵陣、焚關毀隘的尖刀,非精銳、果敢、不惜命之卒不可為!
卑職不才,自安戎軍右廂成軍招募新兵以來,日夜操練,不敢懈怠。
營中兩百兄弟,皆是以重金募得、敢效死命之士,披堅執銳,弓馬嫻熟!此等重任,舍我其誰?!”
最后,他再次叉手,將忠心的姿態做到十足:
“況且,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大帥坐鎮劍南,威震西南,乃我等頭頂之天!
身為大帥麾下將佐,為大帥分憂解難,為劍南道謀一線生機,正是卑職本分!此乃公心,亦是私愿!”
鮮于仲通靜靜聽著,眼神從最初的審視、疑惑,漸漸轉為復雜。
黃忠嗣的話語,句句都敲在他最需要的心坎上——分析鞭辟入里,膽魄令人心驚,更將這“搏命”之舉與對他本人的“忠心”緊密捆綁。
那份“舍我其誰”的銳氣與擔當,在如今一片死氣沉沉的將校中,猶如暗夜中的火炬!
他猛地從帥案后站起,繞過桌案,快步走到黃忠嗣面前,伸出雙手用力將其扶起:
“好!好一個‘舍我其誰’!好一個‘分憂解難’!黃忠嗣,本帥今日才真正看明白了你!
路遙知馬力,板蕩見忠良!你有此心,有此膽,有此能,實乃本帥之幸,劍南之幸!”
他重重拍了拍黃忠嗣的肩膀,聲音帶著決斷:
“本帥允你所請!安戎軍右廂兩百壯士,即為我劍南道先鋒!所需糧秣軍資,優先配給!
本帥在成都,等著你們的捷報!等此戰過后,本帥再給你請功!”
黃忠嗣心中一喜:“謝大帥信任!卑職與麾下兩百弟兄,必誓死效力,以報大帥知遇之恩!”
看著黃忠嗣挺拔的身影領命告退,鮮于仲通緩緩踱回帥案后,捻著短須,眼中精光閃爍。
黃忠嗣此人……有勇有謀,知進退,更難得的是這份在絕境中敢于搏命、銳意進取的銳氣!
若麾下多幾個這般人物,何愁劍南不定?何懼長安責難?
縱使沒有楊相公這座靠山,有這樣一群敢打敢拼、忠心耿耿的虎狼之士在手,他鮮于仲通在劍南道的根基,也將穩如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