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嗣之所以和盤托出是因為,秦琮沒有獨占功勞,選擇了分享,這為黃忠嗣的“坦誠”提供了最堅實的基礎。
否則,他只會成為一個聰明的工具人,那些關乎性命的底牌,將永遠深埋心底,直到清算的鍘刀落下那一刻才會作為最后的籌碼拋出。
亂世將至,安祿山叛旗將舉……
他們這點微末力量,只有擰成一股繩,才有掙扎求存、乃至博取更大機會的可能。
秦琮為人忠義,是柄好刀,也是塊招牌。
黃峒赤誠,阿木踏實,老爨穩重。
將他們與我捆綁得更緊,用共同的后路、共同的危機,才能真正形成屬于我的班底。
黃忠嗣心念電轉,目光掃過眼前幾張歷經生死、此刻寫滿信任的臉龐。
時機正好!
黃忠嗣深吸一口氣,打破了短暫的沉寂:“校尉,諸位兄弟!我等從洱水潰圍,密林浴血,瀘水泣淚,一路生死與共,情同手足!
今日既已同心,不若更進一步,歃血為盟,結為異姓兄弟!自此禍福同擔,生死與共!”
此言一出,黃峒和阿木眼中立刻爆發出熱切的光芒,齊聲道:“好!忠嗣哥(黃旅帥)說得對!”
爨弘盛也捋著短須,沉穩地點點頭:“正該如此!”
然而,秦琮臉上卻掠過一絲猶豫。
他并非不愿結義,黃忠嗣的謀劃雖是為自保。
但也與他素來信奉的“忠義”有些微的沖突,讓他內心有些擰巴。
結為兄弟,無異于將這份可能的不義也一同背負了。
黃峒最是機靈,立刻嚷道:“校尉!忠嗣哥也是為了大家伙的性命著想啊!
那劇本的事,咱們現在可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了!結了兄弟,心才更齊!”
阿木也用力點頭:“是啊校尉,黃旅帥……忠嗣哥他,想得長遠!”
爨弘盛緩緩開口,聲音帶著歷經世事的滄桑:“校尉,忠嗣此計,是為我等眾人留一條活路。
結為兄弟,正可同舟共濟,共御風浪。些許權宜,無損大義。”
眾人的勸說如同暖流,漸漸融化了秦琮心頭的冰碴。
他看著黃忠嗣坦誠而堅定的目光,回想著這一路走來他的智謀與擔當,最終用力一點頭:“好!結拜!從今往后,咱們就是生死兄弟!”
他隨即卻又瞪了黃忠嗣一眼,帶著幾分被蒙在鼓里的怨氣:“不過忠嗣,這等要命的謀劃,你下次可得先跟我們通個氣!
自己悶頭想,萬一想岔了怎么辦?害得我方才心里七上八下!”
黃忠嗣立刻躬身抱拳,姿態放得極低,語氣誠懇:“大哥教訓的是!是小弟思慮不周,過于謹慎了。
此事確應早與大哥和諸位兄弟商議,是小弟的不是,甘愿受罰!”
他主動將稱呼換成了“大哥”,巧妙地將秦琮置于結義的首位。
秦琮見他認錯態度誠懇,心里的那點不快也煙消云散,大手一揮:“罷了罷了!念在你一片赤誠為兄弟們著想,下不為例!
黃峒、阿木,速去弄酒來!今日咱們就在這營舍里,拜把子!”
兩人應聲飛奔而去。
爨弘盛默默收拾著屋內唯一的破桌子。
黃忠嗣則走到墻角,拿起三塊相對平整的木板和那根熟悉的炭筆。
他凝神靜氣,手腕懸空,炭筆在木板上行云流水般劃下:
第一塊木板:玉清元始天尊神位
第二塊木板:上清靈寶天尊神位
第三塊木板:太清道德天尊神位
三塊簡陋卻莊重的牌位被立于桌案中央。
他又取過一張鮮于仲通賞賜的上好宣紙,提筆蘸墨,略微沉吟,筆走龍蛇,一份簡潔而鄭重的祭文躍然紙上:
維天寶十三載八月六日,弟子秦琮、黃忠嗣、爨弘盛、黃峒、阿木等,謹以誠敬之心,昭告于三清道祖座前:
吾等凡塵微軀,生于亂世,幸于征伐之間,戮力同心,共歷生死,情逾骨肉。
今感天道無常,世事難料,為求同心勠力,禍福相依,特于道祖尊前,焚香立誓,結為異姓兄弟。
自今而后,生死不渝,富貴同享,患難相扶。若有二心,背棄盟約,天人共戮!
伏惟
道祖鑒之!
弟子等頓首再拜!
秦琮俯身湊近木板:“玉清…上清…太清…唔,這是道門的三清祖師爺!”
他臉上露出恍然又帶著點敬畏的神色。
目光掃過下面那篇祭文,眉頭卻擰了起來,“忠嗣,這底下寫的……是啥?
老子就認得‘天寶’、‘兄弟’、‘生死’幾個字,還有這個‘戮’字怪嚇人的,組合起來咋就看不懂咧?”
黃忠嗣正將最后一塊寫有“太清道德天尊神位”的木板端正放好,聞言解釋道:“大哥,既是結拜,自然要敬告天地神明。
這三清祖師乃道教至高尊神,最是靈驗。
至于這篇祭文,便是我們結拜的誓言與心意,待會兒歃血盟誓之后,便將它焚化,上達天聽,請三清祖師為我們見證今日之盟。”
“哈哈哈哈!好!好小子!”
秦琮聞言大喜,蒲扇般的大手重重拍在黃忠嗣肩上,力道大得讓他一個趔趄,“還是你這讀過書的腦子好使!這都讓你想到了!
弄這三清爺的神位,還有這寫滿字的‘帖子’,嘿!這可比光喝碗血酒磕個頭有排面多了!
老子當了十幾年兵,頭回見結拜整這么明白的!痛快!”
他眼中滿是贊賞,覺得黃忠嗣不僅本事大,心思更是玲瓏剔透,連拜把子都透著股說不出的“雅”勁兒。
黃忠嗣揉了揉被拍得生疼的肩膀,嘿嘿一笑,心中暗道:“這才哪到哪,我研究過的古代祭文和儀軌多了去了,要不是條件簡陋,我能給你整得更像樣兒……”
不過這話自然不能說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