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黑虎牽著阿菱的手從山頂走下,新一天的晨光灑在九江村落。
炊煙裊裊升起,空氣中彌漫著泥土與青草交織的氣息。身后是金色的陽光鋪滿整片大地。
日子一天天過去,村民們的生活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節奏。孩子們在村口追逐打鬧,大人們忙碌于田間地頭,老槐樹下的石凳上常坐著幾位老人,談論著那場驚心動魄的斬龍之戰。而關于黑虎的故事,也隨著風傳到了更遠的地方。
這天清晨,村中央忽然響起清脆的銅鑼聲。孩子們紛紛停下手中的游戲,循聲望去,只見黑虎站在石臺之上,手中提著一只小銅鑼,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
“快來聽故事啦!”他輕聲喊道。
幾個調皮的小孩立刻圍了過來,眼巴巴地望著他,還有幾個躲在大人身后,偷偷探出腦袋。不一會兒,越來越多的孩子聚集到村中空地上,像一群嘰嘰喳喳的小鳥,興奮地等待即將開始的故事。
“安靜啦。”黑虎輕輕敲了敲銅鑼,聲音不高卻清晰入耳,“精彩的故事要開始咯。”
孩子們頓時安靜下來,一雙雙亮晶晶的眼睛齊刷刷望向他。
“你們知道惡龍有多可怕嗎?”他故意壓低聲音,神秘地說。
一個小女孩忍不住拉住他的衣角:“它……它會噴火嗎?”
“當然會。”黑虎點點頭,隨即做出一個夸張的動作——他張開雙臂,瞪圓眼睛,嘴里發出低沉的咆哮聲,模仿惡龍撲來的樣子。
孩子們嚇得往后一縮,接著又笑作一團。有個小男孩笑得最歡,結果不小心摔倒在地,惹得大家更加熱鬧起來。
“那天,”黑虎重新坐回石凳上,目光深遠地望著遠方,“惡龍從東海而來,它們盤踞在九條支江之上,噴火吐霧,毀壞村莊,百姓流離失所。”
孩子們屏息凝神,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場戰斗之中。
“我站在山頂,高舉斬龍劍,一聲怒喝,驚雷四起,惡龍當場被劈成兩半。”
他說這話時語氣平靜,沒有一絲炫耀之意,但那份堅定和無畏卻深深烙印在孩子們心中。
“后來呢?”一個年紀稍大的男孩急切地問。
“后來啊……”黑虎笑了笑,伸手摸了摸男孩的頭,“后來我找到了它們的老巢,用斬龍劍封印了殘存的龍魂,讓這片土地重歸安寧。”
孩子們聽得如癡如醉,仿佛眼前站著的不是那個幫他們修屋頂、帶他們放風箏的大哥哥,而是傳說中的英雄。
“黑虎哥,你還會去斬別的惡龍嗎?”一個小女孩怯生生地問。
黑虎看著她天真的眼神,心頭微微一動,溫柔地說:“只要惡龍還在禍害人間,我就不會停下腳步。”
這句話落在孩子們心里,像一顆種子,悄悄生根發芽。
自那天起,黑虎便時常給孩子們講故事。有時是在村口的老槐樹下,有時是在曬谷場邊的石臺上,也有時候,就在田野邊的一塊青石上。他講自己如何踏上尋師之路,如何在峨眉山修煉三年,又如何在南鄣山腳下與惡龍展開生死搏斗。
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常常纏著他問東問西。有的孩子甚至拿著樹枝在地上畫黑虎與惡龍戰斗的場景,畫完后還拉著其他小伙伴一起看,講述自己的理解。
有一次,黑虎在講完故事后,發現袖口不知何時被扯破了一角。他低頭看了看,笑著搖了搖頭,并未在意。可孩子們卻記住了這個細節,有人悄悄指著那破口說:“一定是當年戰斗太激烈,衣服都被龍爪撕破了。”
黑虎聽了只是笑笑,并未否認。
隨著時間推移,黑虎的形象在孩子們心中愈發高大。他們不再只是把他當作一個普通的青年,而是將他視為真正的英雄。每當村中有新的孩子加入,老孩子們總會自豪地介紹:“他是斬龍的黑虎哥!”
而在這些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關于黑虎的故事也成為他們童年最珍貴的記憶之一。
某日午后,黑虎正在幫一位村民修補籬笆,忽然聽到遠處傳來一陣喧鬧聲。他抬頭一看,原來是幾個孩子追著一只野兔跑進了田埂里,笑聲回蕩在微風中。
他放下手中的工具,走向田邊,遠遠地看著那些奔跑的身影,嘴角不自覺地浮起一抹笑意。
阿菱走了過來,站在他身旁,輕聲問:“你在想什么?”
黑虎沉默了一會兒,望著孩子們的身影,心中又涌起同樣的疑問:“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這段故事還會不會繼續流傳下去。”
阿菱笑了笑,輕輕握住他的手:“當然會。因為你已經不再是那個孤身尋仇的少年,而是這片土地的兒子。”
黑虎怔了一下,隨即笑了。
他忽然明白,真正的傳承,不是靠言語,而是靠人心。就像當年父母教他做人,如今他也成了別人眼中的榜樣。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
山風拂面,帶來遠方的花香與鳥鳴。陽光灑在他肩上,溫暖而明亮。
他轉過身,牽起阿菱的手,緩步走下山去。夕陽余暉灑在他們身上,九江村落沉浸在溫暖祥和中。